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不同添加剂对淮南麻黄鸡冷应激处理时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和冷应激处理后淮南麻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将480只40日龄的淮南麻黄鸡随机分为6组,第1~4组为冷应激试验组,分别在日粮和饮水中加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营养成分和生理调节剂,第5组为冷应激对照组,第6组为非冷应激对照组.结果表明,第1组采食量显著高于第3、4、5和6组(P<0.01),第3组饮水量显著高于第4、5和6组(P<0.05).淮南麻黄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含量与冷应激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冷应激处理后,不同处理组间淮南麻黄鸡血液中T3、T4、FT3和FT4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处理组的FT4、T4、T3和FT3分别于第1、2、4 d和4 d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冷应激处理后淮南麻黄鸡的生长发育以第1组最佳,第2组较差.当鸡处于冷应激状态时,在日粮中加入中草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淮南麻黄鸡种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淮南特色麻黄鸡种的种质特性,为品种保护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不同日龄对淮南麻黄鸡的外貌特征、屠宰性能、繁殖性能、屠宰性能、鸡蛋品质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公鸡体重和体尺性能明显优于母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分别达88.03%和70.61%;具有较强的就巢性;蛋品质优良;屠宰性能与性别具有相关性。[结论]淮南麻黄鸡具有很强的经济开发潜力,是宝贵的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卵形鲳鲹生长抑素(SST)家族基因的种类及其组织表达特征,为进一步揭示SST家族基因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HMMER 3.1对卵形鲳鲹全基因组数据进行搜索,然后通过Pfam、SMART及NCBI CDD等数据库确认搜索获得的基因是否属于SST家族基因;采用ProtParam和PSORT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ST家族基因在卵形鲳鲹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卵形鲳鲹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个SST家族基因(SST1、SST3、SST5和SST6),分别编码122、127、106和110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编码蛋白分子量介于12249.3~14316.1Da,理论等电点(pI)介于6.51~7.43,均定位于细胞外。4个卵形鲳鲹SST基因结构较简单且相似,均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SST1和SST3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SST6和SST5基因则分别位于8号和23号染色体上;4个卵形鲳鲹SST氨基酸序列相似性的平均值为33.42%,以SST5氨基酸序列与SST6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39.78%),SST3氨基酸序列与SST5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低(28.16%)。SST家族基因在卵形鲳鲹脑、胃、性腺和肌肉等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ST1、SST3和SST6基因在脑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下同),而SST5基因在性腺和肌肉组织中显著高表达;此外,SST3、SST5和SST6基因在卵形鲳鲹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在精巢中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从卵形鲳鲹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SST家族基因(SST1、SST3、SST5和SST6),其表达分布存在组织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可能介导卵形鲳鲹的神经调节、性腺发育及性二型性等多种生理功能,且不同物种的SST基因功能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鸡繁殖期间脑中圆核内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变化进行了研究。间脑冰冻切片,DAB显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发现在120d出现NGF免疫阳性神经元,随时间推移,NGF表达显著增高,于240d达到表达高峰,后随日龄增加表达下降,到产蛋后期,NGF免疫反应最弱。结果表明 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视觉信息的刺激和生殖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宁夏水利厅东干渠山水沟渡槽翻建工程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4月完工。渡槽槽身采用预应力结构,两侧墙吊装就位后再进行槽底混凝土浇筑,原设计方案采用满堂脚手架作底部支撑,项目部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改进施工措施,改用悬挂支撑,达到预期效果,节省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6.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我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近年来,人工养殖大鲵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总结出仿野生养殖大鲵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仍有相当多的家庭散养鸡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从春天捉雏至秋天开产,其成活率在60%左右,其中85%死于雏鸡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库筛选牦牛和犏牛附睾体部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了解DEGs对犏牛不育转录调控的影响。分别采集3头牦牛和犏牛的附睾体部,利用RNA测序分析(RNA-seq)技术,通过GO、KEGG富集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DEGs。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附睾体部DEGs总数有82个,其中54个DEGs显著上调,28个DEGs显著下调;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了8个DEGs,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通过GO和KEGG对DEGs进行分析,SLC22A20、T2R65A、TKTL1的下调与精子获能、运动和抗氧化活性相关;磷酸戊糖通路和嗅觉转导是显著富集通路,OR9K2、OR1E1、OR10AG1、TKTL1的下调可能与犏牛不育相关。本研究揭示了牦牛和犏牛附睾体部基因区域特异性表达与功能特异性表达的密切关系,进而为探索雄性犏牛不育的分子机制以及提高高原哺乳动物繁殖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四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4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的7项比例形态性状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地为菲律宾的群体C和群体D的形态最接近,与埃及群体B、泰国群体A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7.838%,主成分2为18.773%,主成分3为14.917%,累计贡献率为61.529%。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4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50.0%~80.0%,判别准确率P2为61.5%~78.6%,综合判别率达66.7%。3种多元分析结果说明,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尾柄高这5个形态性状上。分析结果显示4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淮南鸡”属优质地方草鸡,它耐粗饲,好饲养,觅食力强,采用生态型绿色饲养技术,利用山林、果园、茶园、荒坡、滩涂等地理资源,觅食青绿草料昆虫等自然饲料,可生产绿色禽产品,并且减少污染,促进种植业发展,降低了成本,形成综合效益,有利于鸡的健康,提高了风味和品质。具体饲养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