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完善,这一形势的变化也为法律建设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民商法体系建设的优化越来越迫切,本文围绕民商法信用体系构建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生长及肝脏、鳃相关酶活性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设10、20、30 kg/m3 3个养殖密度组,每组设3个重复,在闭合循环水养殖系统(70 cm×40 cm×40 cm)中养殖初始体质量为(108.7±4)g的青石斑鱼50 d.结果表明:1)10、20 kg/m3养殖密度组青石斑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30 kg/m3密度组(P<0.05),但30 kg/m3密度组鱼的饲料系数高于其他两组(P<0.05);2)各组试验鱼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及肝脏和鳃的GPT活性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且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各组试验鱼血清中的皮质醇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1),而红细胞数则明显减少(P<0.01),30 kg/m3密度组鱼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0、20 kg/m3密度组(P<0.05);4)各组鱼的肌肉营养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过高对青石斑鱼生长不利,但从经济收益角度考虑,适宜的养殖密度应为20 kg/m3.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存在包衣配方不统一、包衣机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目前我国种子包衣合格率检测精度和效率较低。为此设计了一套丸粒化包衣种子识别检测系统,针对形状为类球体的包衣种子进行识别。首先,搭建拍摄平台,拍摄的图像传输至识别控制系统中进行图像前期处理。其次,根据图像处理后不同类型包衣种子特征提出了一种识别检测算法,根据破损包衣种子与其它包衣种子图像面积比例的差异,利用高级形态学处理实现破损包衣种子的识别。根据多籽种子与合格种子颗粒像素值的差异实现对多籽种子以及合格种子的识别。最后,对种子总数、合格数、多籽种子数及破损种子数进行检测,计算得到包衣合格率。以红三叶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整套系统图像采集、处理与识别时间约为3 s;运用高级形态学处理识别破损包衣种子准确率达98.8%;当试验样本为200粒时,总数识别算法的准确率达到99.1%;对合格包衣种子以及多籽包衣种子识别相对误差分别为1.18%与3.36%。该识别检测系统实现了拍摄、图像处理、检测识别以及结果保存等功能,实现了包衣种子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探讨LED光源在金线莲工厂化栽培中的应用,利用研发的具有不同比例红(R)、蓝光(B)的LED灯作为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CK),设置以下5个试验处理,T1:R/B(3/7), PPFD 20 μmol/(m2·s);T2:R/B(7/3), PPFD 20 μmol/(m2·s);T3:R/B(3/7), PPFD 30 μmol/(m2·s);T4:R/B(7/3), PPFD 30 μmol/(m2·s);T5:R/B(7/3), PPFD 50 μmol/(m2·s),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源及其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的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反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T4、T5处理的金线莲株高、茎粗、植株干鲜重显著提高;T5处理的金线莲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1、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2、T4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处理下金线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R/B(7/3)处理的金线莲叶片叶绿素含量大于R/B(3/7)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源处理的金线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II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红光比例减少,蓝光比例增加,可降低金线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II活性,同时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也随之降低。T2处理可有效提高金线莲叶片SOD和CAT活性,但POD活性降低;T4处理下金线莲叶片POD和CAT活性降低,SOD活性升高;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金线莲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较对照提高19.4%,而T5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各处理金线莲生长来看,T5处理R/B(7/3), PPFD 50 μmol/(m2·s)的金线莲生长最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及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不同光质对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生长的影响,找到最佳光质,以提高海鲜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使用闽真2号海鲜菇进行单色光和组合光试验。在单色光试验中,与白光相比,波长660 nm单色光抑制菌盖生长;除450 nm波长处理外,所有处理菌柄直径均显著小于白光;波长590 nm、660 nm和730 nm单色光促进菌柄伸长;波长450 nm利于菌柄笔直生长;425 nm和450 nm波长不利于子实体表面成色;590 nm、630 nm、660 nm和730 nm波长处理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较为一致。用红蓝组合光处理时,增加红光(660 nm)比例,菌柄长度增长,与单色光照射所得结果一致。因此,从海鲜菇子实体的外观形态看,590 nm、630 nm及730 nm为最佳光质;红光可促进菌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响应曲线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玉米先玉335为供试材料,用三种不同的红光干扰处理并加上白光为对照,探究不同光质下玉米叶片的光量子利用能力和二氧化碳利用能力。实验结果显示,B+R光下处理的玉米叶片光量子效率最高,G+R光下处理的玉米品种最低,B+R光下处理的玉米品种羧化效率最低,G+R光下处理的玉米品种羧化效率最高。结果表明,经过红光干扰后玉米叶片的光量子利用能力与二氧化碳利用能力有很明显的变化,其中B+R光下处理的玉米叶片和B+R光下处理的玉米叶片差别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控制红花尔基地区樟子松种实害虫为害,对红花尔基樟子松种实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明确了樟子松球果象甲为红花尔基地区主要种实害虫,占种实害虫危害率的72.0%;同时对樟子松球果象甲系统发育地位进行了分析,发现樟子松球果象甲rRNA28S基因与本属(Pissodes)象鼻虫同源性最高,其次为Curculio象鼻虫。另外,2016年在种实害虫发生情况监测的基础上,采取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140.4km^2松林进行航空飞机防治,平均防治成本为2.18万元/km^2,林间药效试验樟子松球果象甲校正死亡率为97.14%,防治区内樟子松球果象甲死亡率>52.00%;球果被害率减退25.32%,挽回种子损失55805.62kg,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