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84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基于GIMMS NDVI的黄土高原地区荒漠化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暖干化发展趋势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受到荒漠化发展的胁迫,植被覆盖度能有效地表达研究区植被分布状况及荒漠化程度。利用遥感技术手段监测区域植被覆盖和荒漠化发展趋势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为了给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荒漠化治理提供科技信息,利用1986—2006年的GIMMS AVHRR 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估算植被覆盖度;借鉴水蚀风蚀研究成果确定植被覆盖度和荒漠化关系并进行分级,对黄土高原地区荒漠化程度及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约64%的地区为植被覆盖度为10%~50%的中度和重度荒漠化区;约1/3的地区为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的轻度和非荒漠化区;约3%的地区为植被覆盖度<10%的强烈荒漠化区。2)1986—2006年间,黄土高原地区整体上荒漠化程度表现为降低趋势,期间,中度和重度荒漠化面积显著减少,非荒漠化面积明显增加,而强烈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程度的时间变化具有10年尺度特征。3)中度和重度荒漠化的区域具有转化频繁和连片性特征,轻度和非荒漠化区域空间转化零散破碎,强烈荒漠化扩大区域主要在宁夏甘肃的沿黄两岸。  相似文献   
72.
伴随着“本土资源论”、“民间法”等多元法律概念的流行,民间规范与法律的的互动也开始被认同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范式.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民间习惯着眼,考察了习惯对法律的影响,及习惯自身相对独立的社会控制功能,并对民间习惯对制定法的现实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法治思考.  相似文献   
73.
几种纤维素酶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商品纤维素酶和自产纤维素酶在蛋白组分及蛋白组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自产酶和商品酶的主要蛋白均为外切酶CBH,但在内切酶EG的分泌上存在差异,以蒸汽爆破和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为碳源的自产纤维素酶A和B,EG Ⅰ表达量分别占各自分泌组总蛋白的18%和7%,EGⅡ表达量分别占各自分泌组总蛋白的12%和...  相似文献   
74.
玉米苞叶,即玉米棒外面的包皮,淮北地区群众常在玉米收获时用其饲喂反刍家畜.1992年9月上旬,泗阳县屠园、中杨、仓集、临河4乡;泗洪县曹庄、金镇2乡耕牛发生以流涎、转圈、体温下降、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霉玉米苞叶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水貂的日粮     
水貂为食肉动物,其肠道较短,消化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有限,且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象猫一样,缺乏把色氨酸转变成尼克酸的能力,因此,饲料配合必须满足水貂对尼克酸的需要量。过去一直认为,水貂需喂肉类和鱼类的副产品,但有时这类副产品在各批次之间很难保证善养水平的恒定,常常需要冷藏和逐日更换,甚至产生硫胺分解酶等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76.
使用小型螺旋榨油机时,油料的榨前处理很重要。尤其要控制好油料水分,它直接影响出油率和出油量。现介绍几种油料的榨前处理方法。1 菜籽入榨前,要清除砂、石和金属等异物,然后加热烘炒,温度以80℃为宜。烘炒时要搅动,力求温度均匀。烘炒程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判断:取几粒热菜籽,用手指甲按破。( 1 )若菜籽壳心分离,心成两片,说明烘炒合适。压榨时加1 %的水拌匀,压榨出的油流顺畅,油质好,饼呈瓦块状。( 2 )若壳与心成粉状,说明菜籽太干,压榨时油流不畅,油成浆糊,饼不成型。此时要加入适量水拌匀再进行压榨;( 3 )若壳与心连在一起,说明菜籽太湿…  相似文献   
77.
采用参与性理论与方法对大南沟流域的退耕还林(草)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不同退耕方案对农户经济、水土流失等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南沟流域退耕还林(草)的基本动态过程。认为参与性理论与方法能将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农户经验很好的结合,在我国目前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8.
河川基流量的变化是区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反映,其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59-2005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基于Chapman-Maxwell数字滤波法的基流量计算,分析窟野河流域河川基流量的变化趋势与演变特征,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探讨了河川基流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50年来,流域内7个时段(全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汛期、非汛期)的基流量均表现为极显著减少趋势,全年基流量的减少量为0.628 mm/a,并在1980和1996年发生两次明显的突变;(2)与基准期(1959-1979年)相比,水土保持效应期(1980-1995年)的全年日基流量在5%,50%和95%的频率上相对减少率分别为30%,38%和54%,煤炭开发期(1996-2005年)的全年日基流量在5%,50%和95%的频率上相对减少率分别为57%,68%和100%;(3)流域河川基流量减少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量的变化一定程度影响基流量,但主要驱动因素是流域内大面积连片开采煤炭资源和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黄土高原植被的覆盖状况,为监测该区植被特别是非绿色植被盖度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为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FVC)在土壤侵蚀预测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7块植被样地,采用样带法进行逐半月的分层植被盖度调查,分析了绿色植被盖度(fPV)和非绿色植被盖度(fNPV)在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次结构下的年内变化,为侵蚀过程模型中植被因素的获取提供参数。[结果] ①沙地、草地、人工柠条林地、人工油松林地、黄陵和秦岭的天然林地等6个样地中,植被的年内投影总盖度变化不大。投影fPV和其所占投影总盖度的比例年内均随时间先逐渐增加,7—9月达到最大值,其后迅速减小。而投影fNPV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fPV相反。受耕作制度影响,耕地投影fPVfNPV年内变化剧烈。②7—9月,在黄陵和秦岭的天然林样地,投影fPV比例可达100%,其他4种样地分别可达60.6%,70.5%,58.8%和84.9%,意味着仅考虑投影fPV,将忽略占总盖度39.4%,29.5%,41.2%和15.1%的fNPV的生态效益。③人工柠条、人工油松林地,黄陵、秦岭的天然林地等4种具有明显植被垂直结构的样地中,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表层的fPVfNPV的年内变化与投影fPVfNPV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种样地植被的投影总盖度与地表层总盖度呈线性关系,其相关性可达0.85(R2)。[结论]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投影fPVfNPV年内变化剧烈,其他样地年内投影fPV先增加后减小,投影fNPV与其相反。占总投影盖度的15.1%~41.2%的投影fNPV,在该区是不可忽略的地被组成。不同层次的fPVfNPV年内变化趋势与投影fPVfNPV一致,地表层总盖度与投影总盖度也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在区域监测时应重点关注耕地植被盖度的提取季节与地表总盖度。  相似文献   
80.
采用集中期、集中度等方法及M-K,Pettitt等非参检验法对比分析了黄土高原北洛河子午岭森林流域与相邻丘陵沟壑区非森林流域近50 a来的径流稳定性差异及演变趋势,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的水文效应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和非林区流域径流量年际尺度分布表现出一致的强变异性,年内分布均为双峰型特征,但林区峰型平缓,非林区陡峭.林区流域年内分布较非林区流域均匀,前者径流集中期较后者滞后1个月.近50 a来林区流域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趋势,而非林区流域年、夏、秋及汛期径流量表现出显著性减少趋势,且有显著的跃变时间.无论径流过程或径流量年变化如何,林区稳定性要明显优于非林区流域.非林区流域的生态环境仍需要长时期的建设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