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振武 《北方牧业》2010,(11):18-19
<正>1生态型快大鸡是新能源型的生产方式1.1利用太阳能生态型快大鸡,夏季可以利用树木进行披荫降温,防止热应激。冬季利用塑料大棚保温增温,充分地利用  相似文献   
42.
应用非稳态传热理论的反应系数法建立了日光温室热平衡数学模型,编制了温度环境动态模拟计算程序TEMP,以理论和实验两种方法验证了数学模型与程序的准确性,利用该程序可对日光温室内气温、各内表面温度进行模拟和预测,也可以温度为评价指标,对日光温室的几何特征、围护结构的构造进行优化选择,解决日光温室的合理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3.
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生态的、环保的、创新的。只有这样,生产出的农牧产品才能打破贸易壁垒,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农牧业水平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农牧业承前启后,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中国农牧业出路在哪里?发展方向是什么?就是生态化方向,发展生态型农牧业,建设生态、创新型养殖小区。  相似文献   
44.
在新西兰乳品冲击下,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着潜伏的危机;在美国规模化养牛模式误导下,我国养牛业陷入误区。由此,提出我国大农业生态系统需要依靠养牛做为支柱,以肉奶两用牛为战略支撑,实现乳肉皆优,肉乳双收,并把农牧交错带确立为我国牛业突围、崛起的战略支撑点。  相似文献   
45.
发展节约型养羊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剧,我国许多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粗放生产方式失去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继续下去,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将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6.
<正> 最近,北京惠昌科技发展公司对目前广泛用于医院、宾馆、餐饮、学校等公共场所的第三代惠昌消毒液机销售战略作出调整,决定加快向畜牧业进军的步伐,通过消毒液机的使用改变养殖企业的传统消毒方式,推动畜牧业整体健康向前发展。惠昌消毒液机用盐和水生产的不含稳定剂等化学成分的消毒剂,是真正意义的次氯酸钠消毒剂。该消毒剂高效广谱、安全环保、成本低廉,与目前较为常用的消毒产品相比,具有  相似文献   
47.
1 昨天?今天?明天! 最近,媒体报道高盛斥资2~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湖南、福建全资收购十几家养猪场.与此同时,其他国际投行购并大型养猪场的活动在上海等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48.
自2007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暴涨之后开始下跌,并持续低迷至今。如果猪肉价格继续低迷,在养猪不断亏损的情况下,农民会弃养肥育猪,还会宰杀母猪。随着母猪减少,仔猪数量会减少,相应地肥育猪数量也会减少,猪肉市场会由过剩转为短缺。到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猪肉价格就可能出现上涨。  相似文献   
49.
大蒜是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的蔬菜。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国内外曾有过较多的观察和研究。本试验是对我省中北部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紫皮蒜和狗牙蒜在春播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动态及主要器官的植物解剖结构所做的观察。一、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77~1978年在铁岭和沈阳本院农场进行。品种为开原紫皮蒜和八面城狗牙蒜。1977年于4月7日播种,7月17日收获;1978年于4月5日播种,紫皮蒜7月16日收获,狗牙蒜7月31日收获。出芽后每7天取样5株,称量根、假茎、叶片、蒜头、鳞芽,蒜苔等的鲜重、干重;计数弦状根的条数,叶片数;并估算叶面积;记载烂母、花芽和鳞芽分化、抽苔的日期;观察主要器官的解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0.
施肥量对大棚黄瓜产量及土壤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981年在塑料大棚内每亩施1万斤农肥做基肥,以含N素50斤的尿素做追肥的少肥处理与施N肥量为上述用量3倍的多肥处理,两者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1982年在1981年各处理小区内继续进行少肥和多肥处理,产量仍无明显差异。说明大棚黄瓜适宜施肥量的幅度较广,多肥并没有显示出增产效果。2)在栽培期间,大棚黄瓜土壤浸出液的电导率(EC值)在定植后逐渐升高,采收前降低,在开始追肥后再次升高,停止追肥后下降。但多肥处理一直高于少肥处理,前者最高达0.88毫姆/厘米,后者为0.54毫姆/厘米。3)大棚黄瓜土壤中NO_3—N含量与EC值极显著相关(t=0.860),回归方程为Y=47.7x-1.8。初步认为,在本试验的具体条件下,如果土壤浸出液的EC值在0.3~0.5毫姆/厘米时,土壤中NO_3—N含量可保持在10~30毫克/100克土这一适宜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