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1篇
  2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商业软件CFX的二次开发技术,将滤波器湍流模型(FBM)耦合进软件,并结合均相流空化模型对轴流泵在不同工况下的空化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空化模型中的水气最大密度比对轴流泵空化特性计算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RNG k-ε的FBM湍流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轴流泵的外特性;在3种工况下(320、392、480 m3/h),采用真实水气密度比43 197得到的临界汽蚀余量与默认值1 000相比更接近实验值,相对误差分别为1.93%、4.73%和8.09%;随着最大密度比的提高,计算出的空泡面积、空泡含气率和叶顶泄漏涡作用范围也随之增大,这是导致预测的临界汽蚀余量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2.
基于DEM-CFD的旋流泵大颗粒内流特性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抗堵塞性能较优的旋流泵在输送污水时,其过流部件仍存在磨损、半堵塞等问题,将DEM-CFD方法引入旋流泵数值模拟中,研究旋流泵在输送不同粒径、体积分数颗粒时的颗粒运动物理特性,以及颗粒与液相、固壁多向耦合的运动特征,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由旋流泵输送油菜籽试验可知,外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该旋流泵模型特征下,进口管与无叶腔区域由循环流引起的颗粒旋转流动现象较为严重,从无叶腔沿着进口壁面螺旋式逆向回流,与进口顺向来流相混达到平衡,试验拍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相符,说明DEM-CFD耦合方法具有一定可靠性;旋流泵内部存在3种不同的颗粒运输方式,第1种为颗粒随贯通流经由叶轮进入蜗壳,第2种为受循环流影响经由无叶腔直接甩入蜗壳,第3种为颗粒从叶轮前端面区域进入叶轮,再经叶轮进入蜗壳;对蜗壳内流特性进行分析,发现颗粒主要分布在蜗壳后侧,在扩散段到蜗壳出口区域,颗粒随液体以螺旋的方式流出,蜗壳断面叶轮侧形成大小不等的螺旋涡。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江苏大学流体中心实验室DN500 mm多功能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试验台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系统构成,分析了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利用不确定度理论,验证试验台精度.根据一台比转速为500的模型泵在某一工况点重复测量得到的10组性能试验数据,计算各测量量的A类不确定度;对测量仪器仪表精度进行分析,得到B类不确定度.将A类和B类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出该水泵模型效率测量的不确定度为0.25%,优于水利行业标准SL 140—2006中规定的0.40%.分析表明,水力循环系统、测量控制系统是影响试验台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该试验台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能满足多种用途的试验需求,对提高我国泵行业整体制造水平、模型泵及装置试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4.
使用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路面与车体相互作用的动力特性。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公路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概况,在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力学模型,阐述了各种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5.
针对海水淡化液力透平增压泵的高速运转稳定性问题,以核心部件水润滑轴承-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轴承模化与Matlab编程计算得到水润滑轴承的8个特性系数,并建立起水润滑轴承-转子耦合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Samcef Rotor,计算得到了转子系统前4阶临界转速与模态振型;利用CFX14.5对透平增压泵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统计得到不同流量工况下流体作用在透平叶轮和增压泵叶轮上的径向力,并以叶轮不平衡质量和径向力为外部激励,对水润滑轴承-转子系统进行瞬态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系统的第一阶弯曲临界转速为36 298 r/min,远大于设计转速16 000 r/min,说明该海水淡化液力透平增压泵的转子为刚性转子;当只给透平叶轮与增压泵叶轮同时施加不平衡质量激励时,透平端与泵端相比较瞬态响应更明显,振动位移幅值更大;当两端同时施加不平衡质量与流体激励径向力时,转子系统的振动与仅施加不平衡质量激励时相比明显加强,且不同流量工况下转子系统的振动位移幅值不同,在设计流量工况1.0Qd下振幅最小,转子运行最稳定.  相似文献   
156.
海水淡化能量回收透平水力模型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能量回收透平的回收效率,对透平叶轮的水力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分析透平叶轮几何参数交互作用对叶轮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透平叶轮性能最佳时的几何参数.以叶片进口角、叶片出口角和叶片数为试验因素,透平水头和水力效率为试验指标,基于BBD试验设计方法对透平进行多参数组合的数值计算,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  相似文献   
157.
正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是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成员。SPV2也称为甘薯脉花叶病毒(ipomoea vein mosaic virus,IVMV)和甘薯Y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Y,SPVY)~[1],是甘薯上常见的病毒之一。SPV2病毒粒体为线条状,长度为850 nm,在细胞质中形成风轮状或卷轴状内含体~[2]。SPV2可由桃  相似文献   
158.
为了降低脱毒地黄种苗的推广成本,在无土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质组合、施肥、种植密度对地黄出苗率、长势和种栽产量的影响,并将收获的地黄种栽进行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季(4月10日)使用蛭石∶珍珠岩∶草炭=3∶1∶1体积比的基质组合处理的地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93.33%和89.17%;夏季(7月15日)使用煤渣∶珍珠岩∶菇渣=2∶1∶1体积比处理地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92.50%和88.89%,且块根褐变率最低。每100m2基质施用复合底肥5kg,并结合1/8MS营养液浇灌,地黄产量可达2.24kg/m2。栽培密度应控制在60~80株/m2。直径不小于1cm的种栽适合大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避免连作障碍,所繁育的脱毒地黄种栽符合大田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159.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分子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对我国甘薯主产区11个省份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分子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FMV CP基因的RT-PCR产物表现了较丰富的图谱类型,50个分离物共产生9种主要的SSCP带型;对显示不同带型的20个样品的CP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进化树分析,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7.2%~99.9%.说明这些样品的SPFMV的CP基因存在较大的分子变异,可划分为EA、RC、O和C4个株系.  相似文献   
160.
斜流泵性能预测与叶轮进出口环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大型高比转数斜流泵内部流动规律,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高比转数斜流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得到的扬程和效率性能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有效地证明了该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分析了3个工况0.8Qopt、1.0Qopt和1.2Qopt稳态流动下叶轮进出口的轴向速度和环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个工况下斜流泵内部流动稳定,叶轮叶片背面存在明显的负压区;叶轮进口呈非线性环量流型,出口呈等环量流型,轴向速度均为抛物线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