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探讨黏菌素对小鼠感觉神经传导速率(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率(MNCV)及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的影响,对50只昆明系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 h 1次,连续给药7 d。分别于第1、3、7、14天(以初次给药当天为第1天计)测定小鼠坐骨神经SNCV、MNCV及MUAP,并对腓肠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黏菌素给药3 d后,SNCV降低至(30.67±1.15)m.s-(1P0.05)。给药7 d后,神经传导速率(NCV)显著降低,MNCV降低至(24.47±0.41)m.s-(1P0.05),SNCV降低至(29.67±2.89)m.s-(1P0.05);此外,腓肠肌MUAP降低至(0.26±0.0153)mV(P0.05),运动单元动作电位持续时间(MUAPD)降低至(0.3±0.046)s(P0.01)。表明黏菌素可影响小鼠的神经感觉及运动功能,并可导致小鼠肌肉无力。SNCV变化较为敏感,可作为黏菌素诱发神经毒性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利高霉素和液态有机酸对不同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利高霉素和液态有机酸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有机酸AFL、WD和利高霉素对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并采用棋盘格法测定两种有机酸与利高霉素的联合用药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有机酸AFL和WD对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均为0.078125%,利高霉素对鸡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6ug/mL、16ug/mL和8ug/mL;有机酸AFL和WD与利高霉素联合药敏试验表明:两种有机酸和利高霉素的相互作用为无关作用,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生态制剂可直接饲喂动物并在动物消化道内起有益作用,它以活的形式在动物消化道中与病原菌进行竞争抑制,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并直接参与胃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达到胃肠道功能正常变化的目的。作者概述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为微生态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耐药菌所致的感染给人类健康及畜禽生产带来巨大威胁。细菌耐药可由多种机制所介导,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对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影响药物与作用靶位结合及作用靶位结构变化等机制介导的耐药受到人们的关注。论文将对作用靶位变化导致细菌耐药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辽宁阜新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采用体细胞计数法对奶牛场中94头临床表现健康的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筛查,对检测后的阳性乳样进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所得的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8.94%;对34株奶牛隐性乳房炎链球菌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菌株对头孢氨苄、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100%);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在82.4%以上;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环丙沙星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44.1%、50.0%及52.9%。结果表明:该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源链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临床研究和试验表明,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抗炎作用的不断深入研究,中药抗炎作用机制引起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包括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作用于细胞因子、调节一氧化氮水平、调节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平衡、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通路NF-κB(核转录因子kappa B)与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对基因转录环节的调控等方面。论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的抗炎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兽医临床开发抗炎中药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进行了复方乳腺康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5.21%和95.73%.高于对照药物如意金黄膏。经定期抽取奶样进行乳品质量检测,复方乳腺康膏比如意金黄膏更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牛奶品质,说明复方乳腺康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T.pyogenes)是一种能够引起动物和人化脓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菌已对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试验拟探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对T.pyogenes大环内酯类外排基因mef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将...  相似文献   
19.
20.
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是广泛存在于细菌表面的一种膜蛋白.PBPs为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肽聚糖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转肽酶,对细菌生长发挥重要的作用.PBBs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PBPs共价结合从而抑制PBPs的酶活性,阻碍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膨胀崩解[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