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4篇 | |
综合类 | 135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286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弄清云南苹果产区根际真菌种群与分布,从云南主要苹果产区的6个市(县)采集根部病害样品,观察并记录其在田间的危害症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与纯化获得200份真菌分离物,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序列BLAST比对,同时结合真菌形态分析鉴定分离获得的真菌属种。研究表明,云南苹果根际真菌包含有致病菌、有益拮抗真菌、腐生菌、内生真菌与环境代谢真菌等几种类型。在分离获得的真菌分离物中,根腐病致病菌和拮抗真菌占大部分,分离率分别为31.15%和22.11%,其次为果实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8.04%,叶部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7.04%,腐生菌种群分离率为4.02%,枝干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2.5%,内生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分离率为1%,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粗糙脉孢菌分离率为0.5%。此外,研究发现一些功能尚无研究的根际真菌。根腐病优势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分布于马龙、泸西,具有较高检出率,宁蒗次之,其余果园没有检测出此菌;腐皮镰刀菌仅分布在宁蒗、泸西与丽江;引起苹果轮纹病和苹果枝干溃疡病的葡萄座腔菌分布于马龙、昭通、泸西;属于拮抗性真菌的木霉属和毛霉属真菌在云南苹果产区分布广泛。研究推断苹果园根际微生物存在致病菌与生物防治菌之间的互相对抗与斗争。根际腐生,功能不明的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构建猪瘟病毒囊膜蛋白(E2 prote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在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E2蛋白全长基因(E2qc)序列和去除跨膜基因(E2sh)序列,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A)中,构建pSecTag-E2qc和pSecTag-E2sh表达载体,分别进行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用脂质体法将阳性克隆瞬时转染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转染细胞进行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情况,同时对转染细胞及细胞上清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以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E2蛋白基因全长序列1119bp和去除E2蛋白跨膜基因序列999bp的目的基因。构建的表达载体经PCR、双酶切法及测序鉴定均无误。转染后细胞的RT-PCR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被成功转录。转染后细胞及细胞上清液的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被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猪瘟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分泌表达了猪瘟病毒E2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84.
应用病毒分离鉴定、荧光抗体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夹心ELISA 4种方法,分别对23份猪瘟病料组织中的猪瘟病毒(CSFV)进行了检测,并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病毒分离鉴定法准确性较高,诊断比较容易,但存在试验步骤繁琐,所需时间长的缺点;荧光抗体检测法所需时间较短,但需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来判定结果,且存在假阳性结果,特异性比较差;RT-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特别是样品保存不理想时更有价值,利用套式PCR(nested-PCR)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夹心ELISA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在样品保存不理想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85.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外动物疫病受关注的程度都在日趋增长。动物疫病之所以受到空前的重视,是因为它的爆发频率越来越高,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不但动辄造成数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波及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些动物疫病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军事意义。动物疫病主要包括由各类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动物群发病,但近年来流行最为猖獗的是动物病毒性传染病。发生在世纪之交的国外几次动物疫病大流行都是由动物病毒引起的。我国动物疫病每年造成数百亿至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病毒… 相似文献
86.
通过抗腹泻、抗炎、对免疫功能调节、体外抑菌和抗病毒等相关试验,研究了太白蓼乙酸乙酯提取物(PTKE)及PTKE柱层层析进一步分离物EB的药效学作用。结果表明,PTKE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乙酸所致家兔肠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皮内注射二甲苯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饮水中分别加入50、100、150 mg/kg的PTKE水溶液观察其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雏鸡生长的14~42日龄,各试验组雏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EB质量浓度为156μg/L时,其对脾脏、胸腺、法氏囊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P0.01);PTKE和EB对临床分离鸡的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沙门菌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EB对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内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太白蓼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并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发育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转移抗猪瘟病毒核酶基因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的绵羊金属疏因(oMT)基因启动子与抗猪瘟病毒核酶(HCV-Ribozyme.HR)基因融合的质粒pMHR_(32)线性DNA分子约200~400个基因拷贝导入兔原核胚的雄原核中,159枚导入基因胚移植给9只受体兔,产仔22只,移植成活率为13.8%。22只仔兔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检测,6只体内整合有外源目的基因,整合率为27.3%。再用100个半数反应量(RID_(50))的猪瘟病毒C系兔化弱毒兔体攻毒,4只外源基因整合的实验兔能完全或部分抵抗HCV弱毒攻击,不产生或无明显发热反应;而对照兔和6只HR基因未整合的实验兔不能抵抗HCV弱毒攻击,出现特征性的稽留热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NA探针杂交检测4只转基因兔,两只肝中表达出oMT-HRmRNA。认为微注射导入的外源HR基因在兔体内得到了整合和表达 相似文献
89.
动物致病性RNA病毒,如登革热病毒(DEN)、猪瘟病毒(CSF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和风疹病毒(RUBV)等,可诱发人或动物产生严重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在世界各地的间歇性暴发,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逆向遗传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动物RNA病毒的研究,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通过RT-PCR获得RNA病毒的全长cDNA分子,对该cDNA进行一定的基因工程操作后,利用 相似文献
90.
转录靶向猪瘟病毒3''''-UTR shRNA细胞株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质粒载体在细胞内转录并加工成siRNA的方法,设计3对针对猪瘟病毒3'-UTR不同位点的干扰片段,分别与干扰载体pGenesil-1连接,转化DH5a,筛选阳性克隆得到重组干扰质粒pGene-1,pGene-2和pGene-3,脂质体介导转染重组干扰质粒于PK-15细胞,G418抗性筛选得到转录靶向猪瘟病毒3'-UTRshRNA的PK-15细胞株,为今后应用RNAi研究猪瘟病毒Y-UTR调控病毒复制的功能以及抑制猪瘟病毒增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