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无菌采取犬抗凝血,分离淋巴细胞并制备成不同浓度.应用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浓度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PHA-p)、犊牛血清(F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猪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增殖的结果用MTT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当犬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PHA-P为12.5μg/ml,FCS为10%时,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佳.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猪TF浓度在0.195~25mg/ml时,对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猪TF单独或与PHA-P共同作用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刺激浓度均为1.56mg/ml,且猪TF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的效果优于与PHA-P的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证实,异源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同时本研究结果为异源TF在临床上应用于犬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研究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NSP) 2C在区分灭活疫苗免疫动物与自然感染动物方面的意义.本研究将FMDV NSP 2C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pFast-bac- HT-B,将其转入含骨架载体Bacmid的DH10Bac,经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骨架质粒Bacmid-2C.将Bacmid-2C转染昆虫细胞Sf9,鉴定正确后,经3次增殖获得高滴度的P-3代病毒后,在High Five细胞中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在High Five细胞中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93 ku的目的蛋白2C,Western blotting及Dot-ELISA结果显示,该表达产物对FMDV感染动物阳性血清有良好的反应性.以电泳纯化的2C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健康非免疫动物、免疫动物及FM-DV试验感染动物血清,结果表明2C-ELISA不但能区分免疫动物和感染动物的血清,而且还能检测FMDV感染早期动物血清中的2C抗体.说明昆虫细胞表达的2C蛋白可作为FMDV疫苗免疫动物与自然感染动物鉴别诊断的良好抗原.2C基因在Bac-to-Bac系统中的成功表达为建立通过检测几种NSP抗体,筛查感染及隐性带毒动物,净化畜群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为构建抗人整合素ανβ3单抗E10鼠/人嵌合Fab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采用PCR方法从整合素ανβ3单抗E10ScFv载体中,扩增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将VH基因与人重链恒定区CH1基因连接,VL基因与人CK基因连接,分别构建了鼠/人嵌合重链FD基因和轻链基因,将其克隆入pComb3,构建了鼠/人嵌合Fab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用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间接ELISA及竞争抑制ELISA检测鼠/人嵌合Fab噬菌体抗体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鼠/人嵌合Fab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并在噬菌体表面展示了可结合人整合素ανβ3抗原的鼠/人嵌合Fab抗体。  相似文献   
74.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虽然我国养殖业生产有了很快的发展,畜禽饲养量和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的养殖业水平还不高,尤其是畜产品的卫生质量还存在着严峻的问题.虽然我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但是我国出口的肉类仅占总产量的1%.我国的活猪、活鸡、冻肉的出口地方只有香港地区和东欧,而要向欧盟、日本、美国等地出口却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我国畜产品的卫生质量不过关.要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就要从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5.
RT-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区分NDV强弱毒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计的特异引物,采用RT-PCR对1996年以来分离的45株国内新城疫病毒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分析,并与其MDT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了RT-PCR结合BglⅠ内切酶分析区分新城疫强弱毒的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迅速,不仅能区分新城疫的强弱毒株,还可诊断AMPV-1引起的其他禽类的感染。  相似文献   
76.
【目的】构建整合素(Integrin)β1和β2亚基胞内区原核表达载体,高效表达整合素β1和β2亚基胞内区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迁移和信号传导中的定位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cDNA中扩增出整合素β1和β2亚基胞内区基因片断,并将其克隆到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了GST-β1和GST-β2质粒,然后将GST-β1和GST-β2质粒分别转化E.coliBL21(DE3)表达菌,用IPTG诱导,成功表达了整合素β1和β2亚基胞内区蛋白,并利用Glutathione SepharoseTM4B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结果】利用PCR扩增得到了整合素β1和β2亚基胞内区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GST-β1和GST-β2质粒;对GST-β1和GST-β2诱导表达发现,这2种融合蛋白均为可溶性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通过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GST-β1和GST-β2融合蛋白。【结论】整合素β1和β2亚基胞内区基因可以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7.
猪水泡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8.
为了弄清云南苹果产区根际真菌种群与分布,从云南主要苹果产区的6个市(县)采集根部病害样品,观察并记录其在田间的危害症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与纯化获得200份真菌分离物,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序列BLAST比对,同时结合真菌形态分析鉴定分离获得的真菌属种。研究表明,云南苹果根际真菌包含有致病菌、有益拮抗真菌、腐生菌、内生真菌与环境代谢真菌等几种类型。在分离获得的真菌分离物中,根腐病致病菌和拮抗真菌占大部分,分离率分别为31.15%和22.11%,其次为果实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8.04%,叶部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7.04%,腐生菌种群分离率为4.02%,枝干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2.5%,内生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分离率为1%,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粗糙脉孢菌分离率为0.5%。此外,研究发现一些功能尚无研究的根际真菌。根腐病优势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分布于马龙、泸西,具有较高检出率,宁蒗次之,其余果园没有检测出此菌;腐皮镰刀菌仅分布在宁蒗、泸西与丽江;引起苹果轮纹病和苹果枝干溃疡病的葡萄座腔菌分布于马龙、昭通、泸西;属于拮抗性真菌的木霉属和毛霉属真菌在云南苹果产区分布广泛。研究推断苹果园根际微生物存在致病菌与生物防治菌之间的互相对抗与斗争。根际腐生,功能不明的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79.
猪瘟病毒4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病毒分离鉴定、荧光抗体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夹心ELISA 4种方法,分别对23份猪瘟病料组织中的猪瘟病毒(CSFV)进行了检测,并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病毒分离鉴定法准确性较高,诊断比较容易,但存在试验步骤繁琐,所需时间长的缺点;荧光抗体检测法所需时间较短,但需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来判定结果,且存在假阳性结果,特异性比较差;RT-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特别是样品保存不理想时更有价值,利用套式PCR(nested-PCR)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夹心ELISA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在样品保存不理想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80.
猪瘟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猪瘟病毒(CSFV) C株E2囊膜蛋白全长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的CMV启动子下游,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293T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293T细胞瞬时表达了E2囊膜蛋白。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肌肉注射BALB/c小鼠,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证明成功诱导小鼠产生了抗E2蛋白的抗体,为下一步利用DNA疫苗免疫小鼠研制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