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近两年,一些饲料企业在罗非鱼饲料配方中印度菜粕的用量在8%~20%(有个别厂家用量在20%,甚至更高)。如继续增加印度菜粕的用量,会严重影响鱼  相似文献   
62.
选用900尾初重为0.61 g的凡纳滨对虾,棉籽粕和菜籽粕按照1:1比例,棉籽粕、菜籽粕使用总量由6%增加到22%,替代日粮中的鱼粉、大豆粕及花生粕,鱼粉分别为25%、20%两个水平,配制6种试验饲料,投喂8周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体成分.结果显示:(1)投喂6种试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4周和8周末重、增重率、饲料系数及8周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棉籽粕和菜籽粕使用比例的增加,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但是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6种试验饲料对虾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GOT和GPT无显著差异,不同组别间肝胰腺SOD存在显著差异.(3)投喂6种试验饲料对虾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组别粗脂肪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3.
在人工氧化条件下,测定猪油、豆油、大豆粉、菜籽油、菜籽粉、江苏棉籽油、新疆棉籽油、罗非鱼油的酸价、碘值、过氧化值、丙二醛、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罗非鱼油所测定的氧化指标变化较其它油脂明显,其氧化稳定性最差;②猪油、罗非鱼油、棉籽油、菜籽油、豆油在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POV)变化明显,应该成为油脂氧化程度评价的通用性指标;③大豆粉和菜籽粉的氧化指标变化最小,且其氧化稳定性明显好于相应的油脂;④0~70h内,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变化。结论:在氧化过程中,不同种类油脂的氧化指标敏感度有差别,评价油脂氧化程度时应根据油脂种类选择氧化指标进行评价;在油脂氧化初期阶段,用脂肪酸的组成变化来表征油脂在氧化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现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赖氨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630尾初始体重为(12.67±0.07)g健康湘云鲫,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63 d。对照组分别设高蛋白对照组(HP,粗蛋白质为35%)和低蛋白对照组(LP,粗蛋白质为33%),不添加赖氨酸。试验组是在LP组的基础上,分别为添加0.25%包膜赖氨酸1(试验Ⅰ组)、0.27%包膜赖氨酸2(试验Ⅱ组)、0.47%包膜赖氨酸3(试验Ⅲ组)和0.24%晶体赖氨酸(试验Ⅳ组),使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达到HP组水平。所用包膜或晶体赖氨酸有效含量分别是74.9%、68.9%、39.4%、77.6%。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成活率均达到100%。试验Ⅰ和Ⅳ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LP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与LP组相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但是,试验Ⅱ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仍然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而试验Ⅲ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HP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添加晶体赖氨酸和包膜赖氨酸1不能改善湘云鲫的生长性能,而添加包膜赖氨酸2或包膜赖氨酸3能够显著提高湘云鲫的生长性能,且添加包膜赖氨酸3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5.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国内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技术,有的甚至提前至10日龄。但仔猪早期断奶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和免疫力降低等早期断奶综合症。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问题。据报道,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此后降,到22~28d降到8.4%,断奶后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杨雪峰,2004)。如何降低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降低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五种发酵木薯渣在罗非鱼饲料中应用的养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水产业的蓬勃发展,水产饲料产量逐年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是饲料原料的短缺,除蛋白饲料不足外,能量饲料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来。近年来,各地都在开发廉价的饲料资源替代部分玉米等能量原料。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世界3大薯类作物之一,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之誉称。木薯的单位面积食物的能量超过水稻、小麦、高粱和玉米,是人类主要的食物资源之一[1]。许多国家研究木薯做畜禽饲料,以补充粮食的不足[2-5];我  相似文献   
67.
我国是饲料生产大国,蛋白饲料供应远远不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鱼粉和大豆以满足需求。发展酵母单细胞蛋白产业,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糟渣资源,改善现有蛋白质原料的营养品质,又可以节省部分豆粕和鱼粉的使用,从而满足生产需求。开发生产酵母单细胞饲料被世界公认为是解决饲料蛋白质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饲用酵母的营养特性及在养殖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草鱼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11.5%、6.0%的菜籽,同时比较鱼虾Ⅳ号对鱼体的保护作用,以4.0%的菜籽油作为对照,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经过52d的正式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草鱼饲料中直接使用11.5%的菜籽,在添加和不添加200mg/kg鱼虾Ⅳ号的情况下,使草鱼生长的速度分别下降20.4%、17.1%,使饲料系数增加27.3%、30.4%,并使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下降;而添加6.0%菜籽时,在添加和不添加鱼虾Ⅳ号的情况下,使草鱼生长速度分别增加18.7%、14.4%,饲料系数下降21.1%、17.0%,并使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显示出很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对草鱼肝胰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使草鱼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增高,使草鱼的非特异免疫力下降。如果同时使用鱼虾Ⅳ号则可有效减缓菜籽的上述不利影响。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后使草鱼体重/体长比、肥满度降低,使内脏比增加,草鱼全鱼蛋白质、脂肪含量增加,使肝胰脏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在鱼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限制菜籽用量、并使用相应添加剂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添加菜籽油更好的养殖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草鱼肝胰脏损伤与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 试验以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肝胰脏损伤实验模型草鱼为对象, 分别饲喂含有酵母培养物dv、姜黄素和水飞蓟素的饲料70 d后, 采集草鱼肝胰脏样品,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 检测了草鱼肝胰脏脂肪酸合成酶(FAS)、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PGC1-α)、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解偶联蛋白2(UCP2)、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Ⅰ)的mRNA丰度, 探讨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dv、姜黄素和水飞蓟素后, 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 TAA诱导草鱼肝损伤后, FAS基因表达丰度上调, 调控脂质分解代谢的上游基因(如PPAR-α、ΡΡΑR-γ、PGC1-α)表达丰度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而SCD1基因表达丰度显著性下调, 其结果可能导致脂质在肝细胞积累量增加, 诱发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dv、姜黄素和水飞蓟素后, 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TAA对肝胰脏脂代谢的损伤。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从粗放式养殖过渡到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养殖品种日益增多,养殖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伴随着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至水产动物疾病频繁发生。对鱼体肠道菌群破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水体环境、原料品质、饲料配比、季节变化和流行疾病等。其中,因配合饲料引起鱼类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鱼体肠道损伤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就近年来饲料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