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绿洲灌区膜下滴灌调亏对辣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滴灌水分亏缺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陇椒6号”为对象,在辣椒苗期分别施加轻度(65%~75%田间持水量)、中度(55%~65%田间持水量)和重度水分调亏(45%~55%田间持水量),在盛果期和后果期分别施加轻度水分亏缺,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75%~85%田间持水量)为对照,分别测定各水分处理辣椒青果营养品质(VC质量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比)和产量.结果表明:在辣椒苗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调亏对辣椒青果营养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盛期轻度水分调亏可提高第二次收获的辣椒青果VC质量比7.8%~9.1%,提高可溶性糖9.8%~10.6%,提高可溶性固形物4.2%~4.7%,提高蛋白质质量比9.4%~10.4%.苗期重度水分调亏降低VC质量比2.2%.由此得出:结果盛期轻度水分调亏可以整体提高辣椒第二次收获的营养品质.苗期轻度水分调亏产量最高,为36 107.61 kg/hm2.  相似文献   
132.
2021年5月,广西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和马路村发现一种严重危害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和茄瓜Solanum melongena L.的粉蚧,形态学鉴定为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Williams&Granara de Willink),且得到了28S r DNA分子鉴定结果的证实。这是广西首次发现世界危险性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文章介绍了该虫自然条件下的为害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结果,并讨论该虫可能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3.
红肉火龙果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张掖市万家墩村引进台湾红肉火龙果“蜜玄龙”进行日光温室栽培,通过几年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套适合甘肃张掖地区的火龙果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可以为红肉火龙果在张掖地区乃至河西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4.
在对Web信息采集技术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用户个性化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功能部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重点分析了个性化信息采集模型.从初步试验得出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采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5.
关于种公猪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猪站建设是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十一五"以来,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各地种公猪站建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建站规模、管理体制、平面布局、舍温控制、公猪运动、精液指标、器械配备等方面还存  相似文献   
136.
探讨了我国草原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政策现状,将我国草原管理的主要观点分为4类:系统发展论、本土发展论、替代发展论和游牧发展论。系统发展论是以任继周为代表的4个生产层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本土发展论是以达林太为代表的草原制度性退化和农耕对牧区的入侵理论;替代发展论是以张新时的人工草地理论、许鹏的生态置换理论和蒋高明"以自然之力...  相似文献   
137.
2000-2008年内蒙古草原MODIS NDVI时空特征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该文选用2000-2008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中温性草原、温性荒漠、低地草甸、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7类主要植被类型9 a来年度NDVImax空间变化趋势、波动程度、出现时间等植被指数时空特征。结果显示,2000-2008年间,内蒙古草原植被总体趋于恢复。各类型草原年度NDVImax平均值趋于增加,NDVImax介于(0,0.4]之间的低盖度草原植被面积趋于减少,NDVImax介于(0.4,1]之间的高盖度草原植被面积趋于增加。在空间上,67.15%的草原面积植被状况趋于好转,32.85%的草原面积植被状况趋于恶化,2008年植被状况是9年来最好的一年。除温性荒漠外,内蒙古草原各植被类型NDVImax从6月底开始集中出现,至9月底结束,其中8月是温性草原和草甸类草原NDVImax集中出现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8.
传统的调查研究手段因其局限性难以满足不断深入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要求,近年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为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3S技术应用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和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展望,以期引起从业人员对这方面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9.
动物防疫工作的目标不仅是要保护动物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更要保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为了做好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促进四都坪乡畜牧业安全增速发展,本文对四都坪乡基层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四都坪乡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西南边陲,东、南与沅陵县交界,西接永顺县,北邻大坪镇,是永定、沅陵、永顺三县枢纽之地。  相似文献   
140.
黑河中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河中游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开发历史较早,绿洲化程度较高的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本文用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构筑了黑河中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并提出了关键的技术措施,为西部大开发和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