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4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淮稻5号为材料,烯效唑浓度分别为0、37.5、75.0、150.0、225.0、300.0 mg/m2,于一叶一心期喷施,三叶一心期分析了秧苗素质。结果表明: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水稻地上部第二叶、第三叶的叶长显著下降,叶宽显著增加,叶面积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先显著增加后显著下降,株高显著下降,茎基宽显著增加;单株根数、最长根长、根干重、根系活力和盘结力均表现出先显著增加后显著下降。综合而言,以烯效唑浓度37.5 mg/m2所育秧苗株高符合机插秧要求,茎粗苗壮,叶绿素含量较高,根数较多,根系活力较高,根系盘结力强,植株生物量大,可以增加秧龄弹性2.1 d。  相似文献   
92.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山东省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原产南美洲,2001年在我国河北省衡水湖首次发现,短时间内形成优势种群,并快速向周边省、市蔓延,成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新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粮食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2003年首次在山东省临清市发现,为掌握黄顶菊的生物学特性、查清其在山东的发生现状和分布范围,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开展了黄顶菊普查工作。经普查发现,黄顶菊在山东省主要分布在聊城、德州两个地市,危害面积459.03 hm2,目前属于局部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93.
藠头水旱轮作和旱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旱地种植一季藠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藠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94.
高密育种及自交系的选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高密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状况及玉米在高密的下的表现,并对高密育种中自交系的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在土培条件下,以对1,2,4-三氯苯(TCB)敏感性显著差异的宁粳1号(敏感)和扬辐粳8号(耐性)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1,2,4-三氯苯(TCB)胁迫对两种水稻分蘖盛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CB胁迫下,敏感基因型宁粳1号最长根长、株高、单穴分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随胁迫程度加深均显著递减; 耐性基因型扬辐粳8号在低浓度(20 mg kg-1) TCB胁迫下,最长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极显著增加,当中高浓度(40 mg kg-1、60 mg kg-1) TCB胁迫时,最长根长、株高、单穴分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显著下降。不同浓度TCB胁迫下,敏感基因型宁粳1号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 耐性基因型扬辐粳8号在低浓度(20 mg kg-1) TCB胁迫下,根系活力、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极显著增加,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极显著降低,当中等浓度(40 mg kg-1) TCB胁迫时,SOD、POD、CAT活性虽然增强,但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MDA大量积累,当高浓度(60 mg kg-1) TCB胁迫时,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根系中SOD、CAT活性显著降低,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增加。总之,低浓度TCB胁迫下,长势良好、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能力强、膜脂过氧化程度低是耐性基因型扬辐粳8号区别于敏感型宁粳1号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6.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推广优质高产的两系杂交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方法]对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6年该品种通过江西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安徽省及国家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种植,均表现突出。[结论]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97.
粳稻粒型与粒重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粳稻粒型与千粒重的相关关系。[方法]选用江苏省粳稻主推新品种(系)和现有亲本圃等60个种质资源为材料,对粳稻粒型与千粒重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供试品种谷粒型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大小为粒长〉粒厚〉长宽比〉粒宽,从偏相关分析来看,粒长和粒厚与千粒重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提高粒重的方法是在稳定粒宽和长宽比的基础上,主攻粒长和粒厚,协调优化四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氮硅互作对水稻硅素吸收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氮硅互作对水稻硅素吸收、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用量,水稻植株和各器官的硅素含量降低,而积累量则显著增加;增加硅肥用量,植株和各器官的硅素含量、积累量显著增加;增加氮、硅肥用量,在水稻茎鞘中的硅素分配比例减少,叶片和穗中的分配比例增加;植株硅素积累量与Q酶活性、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氮肥和硅肥对产量的互作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9.
对杜英进行了不同枝条年龄、不同生根剂类型以及不同浓度的扦插繁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杜英以嫩枝扦插为佳,生根剂IBA+NAA等量混合、浓度200 mg/L生根效果最好。采用植物非试管苗智能化扦插设施进行扦插繁殖,具有生根快、生根率高的优点,生根率最高可达90.7%。  相似文献   
100.
研究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效,结果表明:在生产上使用,安全性好,药效期长,推荐用药量为有效成份48~60 g/hm2(即用制剂量120~150 g/hm2),发生量大时用药量有效成份为60~90 g/hm2(即用制剂量150~225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