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8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51篇
  24篇
综合类   330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蛋种鸡眼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战荣善赵明晓①赵旭令**(烟台市畜牧兽医站264001)1997年10月,我市芝罘区某蛋种鸡场所养种鸡在育成末期发生以眼睑肿胀、蓄脓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诊断为眼型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种鸡场饲养海兰褐父母代种鸡...  相似文献   
982.
微粒子鉴定的现况蚕的微粒子病,虽然很早就知道是由Nosemabombycis所引起,但最近又发现有若干种微粒子孢子是蚕的微粒子病的病原。这些新型的微粒子孢子,现在在各地也有所发现。在这些新型微粒子孢子中,对蚕的致病力和经卵传染的能力虽各有所不同,但在病原力和经卵传染力的主要方面,恰似巴斯德时代大流行微粒子病那样,现在同样具有给养蚕业造成很大为害的危险性。因此,为了  相似文献   
983.
1株鸽新城疫病毒F和HN蛋白的潜在抗原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亲水性、抗原性、可塑性、表面可能性、二级结构等5项参数指标来综合预测1株鸽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 virus,NDV)JN08株F和HN蛋白的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比较其与疫苗株La Sota抗原表位的差异,同时对F和H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综合预测显示:JN08株F和HN蛋白预测抗原表位分别有21,26处;La Sota F和HN蛋白预测抗原表位分别有19,25处。就F蛋白而言,与La Sota相比JN08毒株在82~87、99~102、411~412aa多出3处抗原表位,而在450~455aa缺失1处抗原表位。其中82~87、99~102aa这2处抗原表位位于裂解位点之前,是否对病毒的抗原性、蛋白水解酶的敏感性、毒力等造成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就HN蛋白而言,JN08毒株与La Sota相比在128~132aa多出1处抗原表位,此表位位于HN蛋白的柄状部,该部分存在促进F蛋白融合活性的区域,JN08毒株在此区域多出1处抗原表位可能会对F蛋白的融合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为优化麻黄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并且建立其质量标准,以出膏率、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总生物碱含量为响应值,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麻黄配方颗粒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4次,提取时间2 h,加水量10.8倍,验证试验的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TLC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稳定。麻黄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参数合理可靠,具有可行性;质量评价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85.
为更好地控制苦虎益母口服液的品质和安全性,研究并制定苦虎益母口服液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苦参、虎杖、益母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虎杖苷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苦参、虎杖、益母草、黄芪薄层鉴别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较好,阴性无干扰,能很好地鉴别目标成分。虎杖苷质量浓度在0.035~0.28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 086x-173.16,相关系数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值为0.73%。苦虎益母口服液的质量控制中定性鉴别分离度好,含量测定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8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石灰(3.00、3.75 t·hm-2)、海泡石(12.00 t·hm-2)及石灰-海泡石复合(6.00 t·hm-2)4个钝化剂处理对低积累早稻品种Cd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钝化剂处理与对照相比籽粒中Cd的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在60.0%~72.5%,且水稻籽粒中Cd含量均<0.2 mg·kg-1。其中,海泡石效果最佳,石灰次之。各钝化剂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其中,12.00 t·hm-2海泡石处理效果最佳,pH增加了1.7;其次为3.75 t·hm-2生石灰处理,pH增加1.1;6.00 t·hm-2石灰-海泡石复合钝化剂和3.00 t·hm-2生石灰处理的土壤pH分别增加0.9和0.7。不同钝化剂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64.9%~93.2%。其中,海泡石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的降幅最高,其次为3.75 t·hm-2生石灰处理,降幅为74.2%。除3.75 t·hm-2生石灰处理外,其他钝化剂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无明显影响。3.75 t·hm-2生石灰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20.7%和21.0%。水稻籽粒中,Cd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钝化剂的施入提高了土壤pH,进而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本研究表明,施用生石灰、海泡石等钝化剂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而原位钝化结合低积累品种的种植是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稻米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87.
WRKY是植物特有的锌指型转录调控因子,参与调控植物抗逆、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为探索易裂品种壶瓶枣WRKY转录因子ZjWRKY22的生物学功能,同时为揭示枣WRKY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对克隆ZjWRKY22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对枣吊、茎、叶、花、果实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从壶瓶枣中克隆得到ZjWRKY22基因CDS序列长1 068 bp,共编码33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38.9 ku,等电点为5.92,分子式为C1682H2582N472O568S13;该蛋白中丝氨酸最多,占18%,为亲水不稳定蛋白质,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含有76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类型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该基因具有典型的WRKY结构域,三级结构预测主要由4个β-折叠组成,分别为WRKYGQK、RGYYR、RKQVER、FIVTYT;属于WRKY家族Ⅱe组。同源序列比对显示,枣与杨梅、桃、扁桃、梅的同源性分别为75.86%、74.88%、74.41%和74.88%,系...  相似文献   
988.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需要大量优秀的头胎母猪,优良的头胎母猪是制约整个猪场的关键一环。本文从母猪综合选种、母猪群体比例、头胎母猪健康管理与驯化饲养、种公猪的优化饲养、配种后饲养管理和头胎母猪淘汰原则等方面进行介绍,对头胎母猪精细化管理关键技术进行归纳,目的是确保全场能繁母猪繁殖性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9.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毒害草的蔓延威胁着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是新疆伊犁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毒害草之一。为了实现天然草原异质背景下快速、精准、自动检测毒害草的目标,以白喉乌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构建白喉乌头数据集。基于Faster-RCNN和SSD算法,采用ResNet50和ResNet101两种深度的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对比测试集的检测精度Faster-RCNN_ResNet50的mAP (平均精确度)值最高,达到64.74%,而SSD_ResNet50的mAP最低,仅为48.70%,Faster-RCNN_ResNet101的mAP值为63.37%,而SSD_ResNet101的为52.55%。本研究对从航拍正射影像中检测白喉乌头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0.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菌群、氮磷排泄率的影响,选用31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组蛋鸡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正常饮水不添加任何药物,3个试验组分别在水线中添加0.1%、0.2%、0.3%改良葛根芩连汤,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显示:水线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平均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沙皮蛋数降低,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比对照组降低了27.20%(P<0.05)和28.07%(P<0.05)。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对哈氏单位影响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19%和2.64%(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葛根芩连汤各组鸡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了13.46%(P>0.05)、25.70%(P<0.05)和27.27%(P<0.05),沙门氏菌数分别降低了25.04%(P<0.05)、 39.09%(P<0.05)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