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目的】研究棉田龙葵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为制定棉田龙葵的防治指标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密度(0、1、4、7、10、15株/m2)龙葵持续危害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取模型拟合法分析不同密度龙葵与棉花产量损失率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析龙葵的防治经济阈值。【结果】棉花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随龙葵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龙葵对棉花中部铃铃数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龙葵密度为1株/m2时,棉花产量损失率为60.92%;当龙葵密度达到15株/m2时,棉花产量损失率为100%。对数模型y =12.594 ln(X) + 58.025能较好地拟合龙葵密度与棉花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模型,人工防除龙葵的经济阈值为0.016 株/m2,96%精异丙甲草胺EC化学防除的经济阈值为0.017 株/m2。【结论】龙葵对棉花的抑制效应与其密度呈正相关,当田间龙葵持续危害密度高于0.016 株/m2时,即160 株/hm2,应及时防除。  相似文献   
32.
梨树花后管理是全年管理的关键时期,树体在此时期开花、展叶、长梢、座果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这一时期的营养水平、综合管理技术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座果率的高低、果品质量优劣和全年的经济效益.因此,花后除为树体准备充足的营养、水分外,还必须做好授粉、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等项工作.根据梨树花量情况特提出以下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33.
为提升水产良种化水平,帮助广大养殖户选育经济价值更高的鲤鱼品种,2020年6月到10月,笔者在通辽市早繁鱼种试验场和巴彦淖尔市纳林湖黄河鲤种质资源场分别开展了福瑞鲤与建鲤、黄河鲤与津新鲤的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养殖条件下,福瑞鲤在生长速度、产量及成活率方面均优于建鲤,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水网地区洪泽县的家禽蠕虫感染情况作了调查和提出了防治对策。共剖检鸡、鸭、鹅家禽236 羽,查出各种蠕虫40 种,采用丙硫苯咪唑,盐酸左旋咪唑及阿维菌素等于产蛋前后进行驱虫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5.
科技短波     
国家重大畜禽疫病病原研究进入实施阶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重大畜禽疫病病原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目前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是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史以来最高层次的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科技界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人民生活的动物卫生问题。   负责这一重大课题的几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家说,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我国畜牧业总量虽然很大,但远未摆脱广种薄收和自产自销的落后局面,产品质量卫生状况差,群众要求吃“放心肉”的呼声越来越高;畜产品出口比例小,仅占总产量的0.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集约化条件下动物群的流行性发病,动物卫生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乃至全球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介绍,这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技术,研究主要畜禽疫病病原的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以此为切入点,在个体、细胞、分子三个水平上了解病原的生命活动本质,力争在病原遗传衍化、感染和免疫机理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丰富或建立相关动物群发病分子病原理论,最终为我国动物群发病防疫政策制定、防检技术建立、新型兽药和生物制品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据悉,这一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十几个科研所联合攻关,国家投资达3000万元。  相似文献   
36.
37.
雏鸡生理特征包括:(1)对温度极其敏感,既怕冷又怕热;(2)消化系统发育不全,嗉囊容积小,消化能力差:(3)性情活泼、胆怯,对外界任何刺激都很敏感;(4)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在饲养管理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8.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养猪业由分散、传统、数量型向集约、规模、质量型的方向转变。由于我国猪病综合防治体系不够完善,疫苗的研制相对滞后,导致各类疫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日渐增多且日趋复杂。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已成为影响全球  相似文献   
39.
1 发病情况  1 999年 1 0月万集镇河口村某一专业户和县职教中心单位两家共饲养育肥猪 1 0 7头。均为 2 0~ 60日龄。中旬左右两家生猪先后突然发病。万集镇河口村一户 (饲养 95头 )猪先发病 2头按流感治疗 ,病情稍有好转 ,第 3天又发病 6头。职教中心猪先发病 3头 ,后发病 4头 ,其发病率分别为 1 2 .6%、 58.3% ,死亡率分别为 66.7%、42 .9%。  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脑炎症状 ,多数是突然发病 ,初期体温升高至 40 .6~ 41 .5℃ ,食欲废绝 ,精神不好 ,皮肤和眼结膜潮红 ,继而下耳、颈、背、腹下和四肢内侧等处出现紫红斑。有…  相似文献   
40.
添加EM发酵秸秆的日粮对绵羊育增重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开发农区秸秆资源,运用EM微生物发酵秸秆,开展一岁龄肉羊全舍饲育肥研究为目的。在71天的饲喂试验中,添加EM发酵秸秆组比对照组体重净增206%~299%,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秸秆地放牧加补饲且提高53.9%~65.7%,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舍饲组高于放牧组27.6%,达到差异显著(P<0.05)。为农区应用秸秆养畜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