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6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长×荣二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试验猪20~35、35~50、50~80、80~100kg阶段的生产性能和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全期日增重平均为762g,平均日采食量2153g,饲料报酬(F/G)2.787,各生产性能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ADG(g/d)=293.03+15.1BW-0.1 034BW2(R2=0.9988);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227g/d;体蛋白沉积模型Y(g/d)=72.211-1.5275BW+0.0648BW2-0.0005BW3(R2=0.955);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8665.41-183.3BW+7.7788BW2-0.0612BW3+36BW0.75,据此模型推算出20~50、50~80、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11.12、15.76和13.42g/d,真可消化赖氨酸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比表示为0.61%、0.56%和0.41%,总赖氨酸需要量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  相似文献   
32.
植酸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植酸酶的作用机理,阐述了蛋鸡日粮中应用植酸酶对钙、磷水平的调节及对产蛋性能、蛋壳质量的影响。植酸酶与非淀粉多糖酶、蛋白酶等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3.
AMPK对动物营养代谢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一磷酸(AMP)激活的蛋白激酶。该酶的作用底物包括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R)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 ,激素敏感脂酶(HSL) ,糖原合成酶。当细胞能量被耗竭、腺苷一磷酸/腺苷三磷酸比(AMP/ATP)增加时 ,AMPK被活化 ,继而通过调节上述底物酶而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 ,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 ,从而使细胞能量得到迅速恢复。AMPK的这种“燃料开关“作用在动物抵御和适应环境应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MPK可能参与家畜应激营养代谢及营养代谢疾病的调节  相似文献   
34.
陈冬梅  张克英 《饲料工业》2002,23(10):10-13
试验以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为对照,研究在营养水平降低6%的低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纤维素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影响。试验用27周龄海兰灰蛋鸡576只设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36只,处理1为不加酶的正常营养水平饲粮(T1),处理2为不加酶低营养水平饲粮(T2),处理3为T2+200g/t植酸酶(25000FYT/g)(T3),处理4为T2+200g/t纤维素复合酶(T4)。处理3的产蛋率、采食量、料蛋比及破蛋率、脏蛋率与处理1、处理2为差异不显著(P>0.05),但料蛋比、破蛋率、脏蛋率都低于处理2,Ca、TP、植酸磷的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处理2(P<0.01),CP利用率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4的产蛋率、料蛋比及破蛋率与处理1、处理2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蛋率接近处理1,料蛋比、破蛋率都低于处理2,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处理2(P<0.01),脏蛋率极显著低于处理2、处理1(P<0.01),Ca、TP、植酸磷的利用率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P>0.05),CP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处理2(P<0.01),结果表明:在非常规原料比例较高的低营养水平日粮中,200g/t植酸酶添加量可能不足以水解植酸,添加200g/t纤维素复合酶,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能达到正常营养水平饲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甘露寡聚糖广泛存在于酵母细胞壁、魔芋粉、瓜儿豆胶及田菁胶中,目前商品用甘露寡聚糖(MOS)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的细胞壁成分。MOS是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α-1,2、α-1,3、α-1,6糖苷键组成的寡糖。哺乳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受限于α-1,4糖苷键,该寡聚糖不能被宿主所利用,而且MOS也不能被病原性微生物所利用。  相似文献   
36.
动物胃肠道内存在有大量的正常微生物,对动物的消化生理、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动物对外源有害微生物入侵的抵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动物的自然生物屏障,正常菌群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特别是黏膜免疫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肌纤维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三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 ,对可能影响肌纤维生长的 3个因素 (品种、氟烷基因型、营养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品种和组合对肌纤维的生长和杂种优势的产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F =9 0 3,Pr =0 0 0 0 1) ,荣昌猪 (RC)的肌纤维面积显著地低于长白猪 (L)和约克猪 (Y) ;约克猪 (Y)的肌纤维面积又显著地低于长白猪 (L)。长约猪 (LY)的肌纤维面积接近两亲本均值 ,表现出较微弱的杂种优势 (5 0 0 % ) ;长荣猪(LR)的肌纤维面积远高于两亲本均值 ,表现出极高的杂种优势 (12 6 3% ) ,达显著水平 ;氟烷阳性纯合子个体 (nn)的肌纤维面积明显大于阴性纯合子个体 (NN)和杂合子个体 (Nn) ,而阴性纯合子个体 (NN)和杂合子个体 (Nn)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肌纤维面积的影响不显著 ,但品种与营养水平的交互效应对肌纤维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所谓小麦染色体(注1)减倍育种,就是对于小麦的远缘杂交后代,改变染色体结构,缩减染色体倍数的育种方法。我们是从1973年以来,才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的.第一批材料今年是杂种第4代(F4),选获了一批株高70—80厘米,籽粒饱满,千粒重50克上下,对白粉病,锈病免疫,既有八倍体小黑麦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优点,而又排除了小黑麦植株过高、晚  相似文献   
39.
饲粮添加高铜和VE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用 36头约克猪研究了在 2 0~ 10 0kg饲粮中添加高铜和VE对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 2×2因子设计 ,在对照饲粮中添加 2 5 0mg/kg铜或 /和 2 0 0mg/kgVE。结果表明 ,单独添加高铜或VE或二者同时添加有提高ADG、降低F/G的趋势 ,二者同时添加显著降低全期F/G(P <0 0 5 )。单独添加高铜趋于提高眼肌面积 ,不影响屠宰性能和肌肉养分含量 ,对冷存肉 (4℃贮存 )的滴水损失、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TBA)值和肉色无明显影响 (P >0 0 5 )。单独添加VE有提高眼肌面积和鲜肉肉色评分、降低鲜肉滴水损失和失水率的趋势 (P >0 0 5 ) ,提高鲜肉Fe、Cu和VE的含量 (P <0 0 5 ) ,降低冷存 9天猪肉的TBA值 (P <0 0 1)和滴水损失 (P >0 0 5 ) ,稳定冷存猪肉的肉色达 6~ 9d(P <0 0 5 )。同时添加高铜和VE的作用规律与单独添加VE时相同 ,但作用程度略低于后者。本研究表明 ,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 2 5 0mg铜 /kg对猪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而添加 2 0 0mgVE/kg可改善猪肉品质 ,延长贮存期  相似文献   
40.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肉质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综合所选定的各项肉质指标的成绩 ,得到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肉质指数(MQI)。这个肉质指数能准确地反应个体间肉质的差异 ,各猪只的肉质优劣可根据其肉质指数的高低直接进行评判。这就将主观性极强的肉质评定过程转化成了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 ,为肉质性状纳入育种计划提供了可能 ,并为选育提高群体肉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