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8篇
  4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囊膜蛋白E2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中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E2,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pVSVg质粒经磷酸钙共转染法转入293T细胞中包装逆转录病毒假病毒.用包装的假病毒感染SP2/0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后进行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结果表明CSFV E2基因在SP2/0细胞膜上成功表达.将表达E2蛋白的SP2/0细胞腹腔免疫BALB/c小鼠,成功诱导小鼠产生了抗E2蛋白的抗体.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分泌抗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抗可与CSFV产生特异性反应并具有中和活性.  相似文献   
452.
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优势基因型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株基因型的变化,本研究对1999年~2009年NCBI中登录的556个PCV2分离株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2002年所登录的PCV2的优势流行毒株为基因A型(PCV2A);从2003年开始基因B型(PCV2B)逐渐为优势流行毒株,在PCV2分离株中基因B型所占比例,2004年为95.4%,2007年~2009年均超过76.0%。2003年~2009年国内的PCV2分离株有287个,其中250个为PCV2B,37个为PCV2A,表明PCV2B是国内猪群中的主要优势毒株。通过建立PCV2A和PCV2B PCR检测方法,对70份临床病料的检测显示,PCV2检出率为34.29%(24/70),基因型均为PCV2B,无PCV2A的检出,表明PCV2B为检测猪群中的主要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453.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支持人大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最适培养条件,以人隐静脉内皮细胞(HSV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础培养基(14种),胎牛血清(FBS)和有丝分裂原(3种)的影响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另外还测定了几种胞外基质(ECM)包被的培养皿的效果。结果表明,促进细胞增殖最有效的培养基为MCDB131,与更常用的M119培养基相比,MCDB131可使细胞增殖提高2.3倍,与不加血甭的培养基相比,培养基中加入20?S可使细胞增殖提高7.5倍,肝素(50μg/mL)和内皮细胞生长补充物(ECGS)(50μg/mL)能显著提高细胞增殖,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不能提高细胞增殖,与生长在用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明胶或胶原Ⅰ和Ⅳ包被的培养板上的细胞相比,生长在未包被的培养板上的内皮细胞在增殖和形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HSVEC和HUVEC增殖最大的培养条件为MCDB131培养基中加入2mmol/L谷氨酰胺,20?S,50μg/mL肝素和50μg/mLECGS,ECM包被培养皿无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54.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序列,分别选取各自的保守区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PPV、PRV和PCV-2的多重PCR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部分猪场的286份病料及血样进行检测,从对临床健康猪全血样品中PPV、PRV和PCV-2的检测结果看...  相似文献   
455.
1999年伊犁地区某水貂场发生仔貂大批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可确定为巴氏杆菌病。用分离菌株制备铝胶沉淀灭活菌苗,免疫接种水貂,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力。使用此灭活菌苗对水貂进行免疫接种,2001年至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56.
强毒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防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陕西发病鸡群中分离出8株病毒,分离毒大多为速发型NDV强毒株,对经典NDV La Sota株免疫的雏鸡及52周龄高抗体母鸡仍有强的致病力,采用NDV SH1-SH8病株制备成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鸡群有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457.
用自制并纯化的马立克病肿瘤相关表面抗原(MATSA)免疫SPF级BALB/c小鼠制备阳性对照抗体,以SPF级BALB/c小鼠血清为阴性对照抗体,筛选间接ELISA检测MATSA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包被液为0.1mol/L 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抗原包被浓度为4μg/mL,封闭液为含10g/LBSA的PBST,抗血清稀释比例为1:800,酶标抗体稀释比例为1:1200,酶标抗体作用时间为37℃温育45min,底物作用时问为37℃温育15min,终止液为2mol/LH2SO4,洗涤4次,每次1min为最佳反应条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MATSA单克隆抗体研制过程中阳性克隆的筛选,成功获得了MATSA的单克隆抗体,表明该优化条件为间接ELISA检测MATSA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58.
研究朱砂七多糖(Polygonum cillinerve polysaccharide, 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用MTT法和ELISA等方法分别检测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毒性、细胞增殖及小鼠脾淋巴细胞IL-2、IL-4、IL-10、IFN-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PCP浓度为1.95μg/mL~31.25μg/mL时,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无毒性,能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L-10、IFN-γ等细胞因子,表明PCP在体外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459.
陕西省牛猝死症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死症(Sudden death syndrome,SDS),又称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征,该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20世纪80年代,本病只在我国河南商丘、周口地区零星发生,以犊牛发病为主,成年牛很少发病;但90年代以后,家畜发病数量及品种逐年增多,发病地区也逐年扩大,涉及到河南、吉林、宁夏、山东等20多个省和500多个县(市),给我国的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作为一种综合征,  相似文献   
460.
用猪肺炎支原体人工感染仔猪。发病猪临床表现轻度咳嗽和气喘。尸体剖解可见肺呈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边缘胰样变,支气管淋巴结肿胀,切面湿润;右心室肥大、心包积液;肾脏稍肿大,色褐黄;肝脏轻度肿大,色泽较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细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增生,形成"管套"或结节,肺泡壁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