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近年来,国内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而且可引起从业人员感染发病和死亡,已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猪链球菌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3.
兔瘟氢氧化铝佐剂苗与常规灭活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兔瘟氢氧化铝佐剂苗(简称佐剂苗)与常规组织灭活苗(简称常规苗)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HI抗体水平上,佐剂苗产生的抗体峰值极显著地高于常规苗;佐剂苗的免疫期可达12个月,而常规苗为8个月;在保存期方面,佐剂苗在室温存放一年仍保持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4.
观赏小南瓜在杭州试种,供试的10个品种均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同品种特性表现不同,不同栽培季节表现也不同.10个品种中以金童、玉女、佛手、五福等适应性较好,观赏性好,观赏期长.根据各品种株型及栽培目的可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5.
对近年来安徽省部分地区鸡、鸭、鹅等家禽出现的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进行临床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获得5株A型流感病毒(简称AIV)。这些病毒能在鸡胚传代和致死鸡胚,在鸡胚中传至第5代血凝价达6~9log2,均不被ND、EDS-76和MG阳性血清抑制;5株分离病毒制备的琼扩抗原进行AI琼扩试验均为阳性;病毒浓缩后经电镜观察,可见直径100纳米左右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典型AIV;5株AIV经亚型鉴定确定为H5N1亚型,经测定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在108.00~1010.50之间,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在36~56小时之间,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PVI)测定结果分别为2.23、2.05、1.96、1.84和1.75,对鸡均有高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近年来安徽省部分地区鸡、鸭、鹅等家禽出现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为H5N1亚型病毒引起的HPAI。  相似文献   
26.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病原学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2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病原学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28.
牙鲆弹状病毒(Hirame rhabdovirus,HIRRV)可以引起牙鲆、香鱼等肌肉组织器官及内脏出血,造血器官坏死,给鱼类养殖带来巨大经济损失。HIRRV具有囊膜,属于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的RNA,长约11 000 bp,主要包含5个基因,可编码核蛋白(nucleoperotein,N)、磷蛋白(phosphope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eotein,M)、糖蛋白(glycoperotein,G)、依赖RNA的RNA酶(RNA polymerase protein,L)和非结构蛋白(nonvirion perotein,NV)。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HIRRV的流行特点、生物学特征、分类地位、基因组及其蛋白产物的特征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该病传入我国以来,就一直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养禽业发展,尤其是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给该病的防制带来了困难,尽管我国采取了控制与扑灭IBD的措施,但由于目前养禽业管理的不规范化和污染源的存在,IBD迄今仍然是威胁养鸡业的头号传染病之一。IBD自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甘布罗镇(Gumboro)首次发生后,几十年来几乎遍及所有的养鸡国家。  相似文献   
30.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根据B.Lomniczi等建立的基因分型方法,鹅源副黏病毒在基因分型上归属于鸡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副黏病毒[1].国内自1997年发现该病以来,已在许多地区的鹅群中暴发流行,对养鹅业危害极大.笔者对合肥郊县鹅群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死因进行了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