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94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183篇
  117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315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云南树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 生物学特性树莓 (Rubusspp .)别名木莓、覆盆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 ,复叶 ,小叶 3~ 5枚 ,茎直立或匍匐 ,具刺或无刺。树莓喜光、喜冷凉气候 ,耐贫瘠 ,适应性广 ,抗病虫害能力强 ,对栽培管理要求不严。具有结果早、收益快、果实风味佳等特点。2 利用价值树莓  相似文献   
62.
中华猕猴桃原产我国。因其果实具有特殊的风味、含量极丰富的维生素C和医疗上的功效,而成为当今国际上一种新兴的栽培果树。 为了探索在苏北平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引种栽培中华猕猴桃的可能性,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等,于1975~1980年分别从北京植物园、河南西峡林科所、河南信阳地区林科所引进中华猕猴桃原种和硬毛变种的实生苗进行栽培试验,其后又从北京植物园、山东农学院等单位引进良种和优系接穗进行高接。  相似文献   
63.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近年来成为了国内严重毁坏型病害。如何治理该病害成为了当今植物保护界研究热点,降低该病害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迫切,现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前人对松材线虫病的研究成果:分析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多样性,发掘松材线虫伴生细菌与松材线虫的关系,结合国内外研究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致病性机理研究,总结得出松材线虫伴生菌种较多,没有明显的专一性,结合微生物细菌研究的发展,分离和鉴定出越来越多的细菌种类;指出了松材线虫与携带细菌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毒素在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对云南保山、德宏、普洱等地咖啡病虫害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咖啡锈病(Hemileia vastatrix Berk et Br.)、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ffeanum Noack)、褐斑病(Cercospora coffeicola Berk.et Cooke)、幼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旋皮天牛(Acalolepta cervina Hope)、灭字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和根粉蚧(Planococus lilacinus Cockrell)是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其危害较重。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防治方法,为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以河北地区蔬菜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土壤为原型,结合土壤材料MAT147模型、SPH算法和边界条件,利用ANSYS/LS_DYNA对纵向开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前进速度2 km/h、旋转速度540 r/min、耕深350 mm、刀辊倾斜角度45°参数条件下,前后处理软件LS_PREPOST仿真结果显示,SPH算法可以直观模拟纵向开沟刀辊切削土壤的整个过程,最大等效应力为43. 21 MPa,主要集中在与刀辊接触的土壤上;刀辊切削过程显示,在螺旋板及刀片螺旋布置的旋转刀辊作用下,土壤去向主要分为轴向升土和周向抛土,开沟效果明显;刀辊切削应力云图显示,土壤所受的等效应力变化小且整个过程切削比较平稳;切削稳定时的功耗为8. 23 kW,与试验中的纵向开沟装置功耗接近,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为新型纵向旋转开沟装置及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6.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在食品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前期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方法、技巧和手段等进行了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旨在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臭氧对离体华支睾虫囊蚴的杀灭作用,为探索一种既能杀灭寄生虫囊蚴又能保持肉品生鲜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采自广西横县横州镇上淇铺岭村河流的麦穗鱼和银飘鱼进行华支睾虫囊蚴压片镜检,以囊蚴阳性鱼为试材,采用人工胃液消化法从感染鱼中获取囊蚴;然后将囊蚴按50个/组分为若干组置于蒸馏水中,比较臭氧通入方式、时间及初始浓度对离体囊蚴的影响。【结果】在蒸馏水中通入臭氧均为10 min时,先通臭氧再放入囊蚴的囊蚴死亡率显著低于先放囊蚴后通臭氧。在先放囊蚴后通臭氧的处理方式下,随着臭氧通入时间延长,囊蚴死亡率明显提高;通臭氧10 min,囊蚴死亡率高于70.00%,且剩余未脱囊囊蚴中的后尾蚴已基本丧失活动力;当通臭氧20 min,囊蚴死亡率达到100.00%,后尾蚴全部停止活动。在密闭条件下,蒸馏水中臭氧初始浓度越高,囊蚴死亡率越高。华支睾虫囊蚴在臭氧水中的活动表现为:臭氧通入前期,后尾蚴活动剧烈欲冲破囊壁;随着时间延长,部分后尾蚴冲破囊壁脱囊而出,最后后尾蚴活动减慢直至死亡。【结论】臭氧处理对于杀灭离体华支睾虫囊蚴效果显著,其效果和程度与臭氧的处理方式、接触时间、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磷酸铵镁堆肥产品的氮磷养分释放特性及其肥效,分别采用土柱淋溶方法及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酸铵镁堆肥(MAPC)产品的氮磷养分释放特性及对油菜的肥效,并与普通化肥(CCH)、普通堆肥(CCO)、磷酸铵镁肥(MAP)3种肥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整个淋溶过程中,CCH和MAPC处理淋溶液的总氮及总磷浓度均较其他处理高;MAP肥具有缓释性,且堆肥对其养分释放具有促进作用;CCO处理的养分释放最慢。在最后一次淋洗(即第5次)后,总氮及总磷养分浓度排序均为:CCHMAPCMAPCCO。盆栽试验18 d后油菜快速生长,且与对照(不施肥)处理相比,MAP和MAPC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株高及生物量。在45 d盆栽试验结束时,CCH、CCO、MAP和MAPC处理的生物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4.8、4.8、20.5倍和16.0倍。MAP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的养分含量,TN和T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4 g·kg~(-1)和1.54 g·kg~(-1)。研究表明,4种肥料均可改善油菜的生长发育情况,且MAP和MAPC的肥效优于CCH和CCO,在堆肥中利用鸟粪石结晶原理可固定部分氮磷元素,提高堆肥产品肥效。  相似文献   
69.
为了评价玉米带耕沟播模式下机械培土对抗倒性状及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以生产常规模式不培土不化控为对照(T1ck),设生产常规模式不培土化控(T2)、带耕沟播模式不培土不化控(T3)、带耕沟播模式不培土化控(T4)、带耕沟播模式喇叭口期培土1次(T5)和带耕沟播模式抽雄期培土1次(T6),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带耕沟播喇叭口期培土玉米穗位高度比对照降低16.49cm,茎秆田间抗拉弯强度比对照增加30.72%,室内横折强度比对照增加28.50 %,百粒重增加1.51g,穗粒数增加64.09粒,比对照增产20.09%。带耕沟播喇叭口期机械培土不仅提高玉米茎秆的抗倒能力,同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0.
食糜在矛尾复鰕虎鱼消化道排空速度及其营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规格一致、健康无病、初始体质量(43.42±0.75)g的矛尾复鳙虎鱼240尾,随机分到20个水族箱内,每箱12尾.饱食量投喂鲜杂鱼.然后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胃、前肠、中肠、后肠内容物的质量及其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探讨食糜在矛尾复鰕虎鱼消化道排空速度及其营养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矛尾复鰕虎鱼在刚摄食后胃内容物达到最大值,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减少,至22 h排空为0.线性回归模型能较好地用来模拟食糜在胃中的变化;食糜在前肠、中肠和后肠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摄食后1、3 h和4 h.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摄食后12、9 h和10 h.试验结束时(投喂后26 h)前肠、中肠和后肠仍有剩余食糜.食糜中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在胃、前肠、中肠、后肠逐渐降低,但胃中粗脂肪含量高于食糜中的含量,而粗蛋白含量低于食糜中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