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0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0篇 |
农学 | 138篇 |
基础科学 | 156篇 |
148篇 | |
综合类 | 930篇 |
农作物 | 141篇 |
水产渔业 | 107篇 |
畜牧兽医 | 531篇 |
园艺 | 140篇 |
植物保护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4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3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55.
56.
为了研究新西兰兔SOD1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了该基因编码序列。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PET-25b,经菌落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 PlysS,建立了分泌型原核表达系统。IPTG诱导培养重组菌后收集样品检测,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证实在培养物上清中检测到了SOD1蛋白的表达。至此,成功建立了新西兰兔SOD1基因的分泌型原核表达系统,实现了蛋白的可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在山西沁源县灵空山林场建设观测塔,用TDP探针对塔周围的不同胸径的ll棵油松林木在非生长季的树干液流速率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油松林木树干液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生长季的油松树干液流并没有停滞,正午的峰值逐渐消失,液流主要在夜间进行,最大值为16.11cm·h^-1,最小值为5.109×10^-5cm·h^-1,平均值为3.29cm·h^-1。在属于生长季末期的10月,不时有和生长季相同的单峰曲线出现,11月下旬后,白天和夜间的树干液流并无明显差异,趋于平稳。阴天则无峰或多峰。影响油松树干液流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三者都与液流速率既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又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正相关关系。与太岳山生态站2005年所做的油松林木夏季的树干液流速率研究成果相结合,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油松林木树干液流速率全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8.
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过程中密度、追肥、培土三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 ,提出“6 6 7m2 植 5 0 0 0穴 ,追施尿素 7 5kg ,培土二次”的原种扩繁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以期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9.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随着近年来我国对花生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培育高产优质的花生新品种是花生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花生荚果大小直接决定了花生的产量,明确花生荚果大小调控机制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EMS诱变是创制花生优异新种质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加速育种进程。通过对美国栽培花生Tifrunner进行EMS诱变,获得了一个分枝数减少、花期提前且荚果变大的突变体(ps)。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的长宽与荚果长宽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p<0.0001),且ps的果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粒型显著变长。进一步对果壳进行细胞学分析表明,ps荚果变大的原因是果壳细胞数量增加。通过EMS诱变创制了1个分枝数减少且早熟的花生种质,为培育适应机械化的早熟花生品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此外,花生的荚果和种子的大小具有不同的调控途径,针对ps荚果大小突变的研究更应关注果壳的发育。研究结果为探究调控花生荚果大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加速优质花生种质资源创制提供了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60.
ALA对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AM-21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50~200 mg·L-1 ALA处理的西瓜幼苗叶片,观察到ALA处理可以提高西瓜幼苗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以及叶片获取光能能力(1/F0-1/Fm)的效应.对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研究表明,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荧光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能量耗散(P)均随着光化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速率(PCR)、天线热耗散(D)以及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能量耗散(E)则随着光化光照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作用光照强度为40 μmol·m-2·s-1时,Fv′/Fm′、ΦPSⅡ、qP、P、E、D和NPQ等光响应曲线出现1个明显的转折点;当光化光照强度低于40 μmol·m-2·s-1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曲线呈相反趋势.外源ALA处理明显提高西瓜叶片Fv′/Fm′、ΦPSⅡ、P、PCR和ETR.当光化光照强度高于1 500 μmol·m-2·s-1时,ALA处理叶片NPQ明显高于对照,表现出更强的能量耗散能力.从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比率上看,ALA处理叶片D下降,E上升,同时保持较高P,说明ALA处理有利于能量进入PSⅡ反应中心,促进光化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