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13年2月以来,我国华东地区出现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短时间内控制了H7N9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但是目前此病仍处于散发状态,并且可能在禽类中长期存在,因此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该病的病原学研究发现,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全部为禽源,为三源重排的病毒。病毒的HA和PB2蛋白已出现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NA和M蛋白出现了金刚烷胺和奥司他韦的抗药性突变。带毒禽类及其污染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在雪貂模型间传播,老年人对此病更加易感。对活禽市场的严格管理,对病毒流行和变异的严密监测,以及对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是对H7N9有效防控的保证。  相似文献   
32.
为估计山东省莱西市奶牛结核病(b TB)的流行率,分析场间传播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该地区548个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ELISA检测,估计b TB的群表观流行率(AP)为6.9%,群真实流行率(TP)为7.3%(95%CI:4.7%~10.0%);通过ELISA和单纯皮内变态反应(SICT)垂直试验,估计b TB个体AP为1.0%,TP为1.9%(95%CI:1.6%~2.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规模场、无隔离措施、无产犊场地、场外人员接生是b TB场间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P=0.05),ROC曲线面积为0.808(95%CI:0.736~0.880),预测概率较好。本研究可为该地区奶牛结核病防控策略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3.
为掌握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等西部5省区农牧民包虫病防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知信行"),分析影响"知信行"水平的关键因素,对1 213名农牧民进行问卷调查,用百分比描述"知信行"的每个条目,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群的"知信行"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西部5省区农牧民对包虫病防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57.0%,其中感染途径知晓率最低,为30.8%;55.6%的农牧民对包虫病防控持有积极态度,68.3%的农牧民对包虫病防控有较好的行为习惯。当地农牧民获取包虫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多来自医生和传统宣传资料,分别占60.7%和48.2%,未来还希望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媒体获取。青海省农牧民以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民族为汉族的农牧民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结果表明,西部5省区农牧民对包虫病的认知水平较低,获取相关信息途径较为单一。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包虫病源头防控;利用当前主流新媒体,丰富宣传方式,使宣传内容、载体更加契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习惯,切实推进农牧民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34.
第三方兽医检测机构是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本文从国家扶持政策、生产实际情况及未来立法要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第三方检测未来必将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指出了当前机构面临的服务内容单一、与政府职能交叉、检测结果运用存顾虑等挑战,这提示应不断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服务质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作为政府间的动物卫生技术组织,在新冠疫情期间,利用其专业技术网络,通过与成员密切合作,积极开展病毒溯源及人新冠疫情暴发研究,进而提升成员兽医机构能力,促进多方共同应对危机.OIE抗击新冠疫情主要措施是加强动物新冠疫情通报,加强动物新冠知识宣传,以及成立工作组/专业组积极应对.本文介绍了这3项措...  相似文献   
36.
捕获再捕获法是一种估算生物群体量或率的方法,由Peterson在1896年首次提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野生动物学、流行病学等领域。近年来,国外兽医工作者已将捕获再捕获法应用于痒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暴发数及流行率的估算,并通过漏报率等指标的计算来评价疫病报告系统。在我国兽医流行病学领域,该方法还未被推广和应用,也缺少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捕获再捕获法的特点,结合我国兽医工作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认为该法可应用于动物疫病报告参数矫正及系统评价、兽药滥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的估算等,依此抛砖引玉,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7.
入世后,当专家学者还在对诸如主体资格、举证责任和诉讼风险等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时,我们已在国际贸易中遭遇歧视性待遇,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出于维护我国产业合法权益的考虑,为了寻求可借鉴的解决途径,作者参加了对美国SPS措施贸易争端解决的具体运作情况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撰文总结了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提出了尽快建立国内政策审议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实施协议》(Agreement on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ory Measures)简称SPS协议,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结果之一。它较为科学合理地规定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行为和各成员方实施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的行为,结束了GATT时期实施动植  相似文献   
39.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分区域、分病种逐步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社会推荐的保障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安全的疫病控制模式。研究表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巨大;自然屏障优越,兽医队伍总体健全,防疫设施总体较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趋于精细化;同时在辽宁省和吉林永吉无口蹄疫区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建设大东北无口蹄疫区可行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分析表明,大东北地区地域宽广、载畜量大、养殖模式多样;外疫传入风险高、野生动物分布广;高频次流通难以避免、市场准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疫苗免疫仍是当地控制消灭口蹄疫的最主要手段。实现大东北地区无口蹄疫目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农超对接、以奖代补等相关激励机制同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0.
2021年5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发布了第七战略计划(2021—2025年).该计划主要目的是促进全球对动物卫生、动物福利和兽医公共卫生的认知,从而引领全球动物卫生管理工作.该计划共设5个目标:科学的专业知识、数据管理、为成员提供相关支持、与伙伴合作及OIE效率和灵活性.本文具体介绍了该计划的5个目标内容,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