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十二烷酰肌氨酸法提取鸡沙门氏菌外膜蛋白,作为抗原,制备油乳剂型(Oil Emulsion OE)亚单位疫苗。该亚单位疫苗为油包水(W/O)型,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对3周龄雏鸡用该疫苗肌注接种,6周龄攻毒,结果表明,接种800ugOMP/只油乳剂型亚单位疫苗的雏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攻击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52.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扰素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产生的一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该文就干扰素的分类、分子结构、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体外重组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近年来关于益生菌的研究及应用发展较快。为了开发优质乳酸菌资源,试验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从酸马奶中分离了46株乳酸杆菌和24株乳酸球菌,对抑菌活性较强和生长较快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初步鉴定,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保守基因16S rRNA和gyrB基因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XM-38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抑制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XM-48菌株具有生长优势但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合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序列聚类分析,发现XM-38为干酪乳杆菌,XM-48为一株新的乳酸菌菌株。  相似文献   
54.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Rev.I株的基因结构、功能及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从Rev.I株基因组中扩增eryA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eryA并进行原核表达、Western-blot检测,同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并表达了eryA基因;经Western-blot检测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可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没有跨膜区结构,无信号肽,二级结构中α-螺旋比重最大;抗原表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较多的抗原决定簇。因此,推测eryA蛋白有望作为布鲁氏菌的免疫诊断抗原,这为进一步探索布鲁氏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及iELISA诊断试剂盒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禽呼肠孤病毒C-98分离株M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M1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M1-1、M1-2)。应用RT-PCR扩增禽呼肠孤病毒内蒙古分离株C-98的M1基因序列。将纯化的目的基因片断与PMD19-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将经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菌送生物工程公司测序。结果表明,ARVC-98株M1基因片段长2283bp,具有完整的开放性阅读框架,编码732个氨基酸残基的μ1蛋白。ARVC-98分离株M1基因与ARV参考毒株M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1%~99.7%,与哺乳动物M1基因序列同源性较低,约为28%。  相似文献   
56.
为评价牛轮状病毒(BRV)基因重组二价减毒疫苗(LLR-85和R191株)对怀孕母牛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RV LLR-85(G10)和R191(G6)株等比例混合后进行乳化,肌肉途径接种怀孕7个~8个月的母牛.采用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VN)试验对接种牛血清抗BRV的IgG、IgA以及VN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接种2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可以使原有的抗体滴度升高4倍~32倍,高滴度抗体可持续约2个月,接种母牛均未发生流产等副反应.犊牛通过饲喂初乳,可以在出生后1d内获得最高水平的血清和肠道粘膜抗体.结果表明,BRV基因重组二价减毒疫苗对孕牛不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其高滴度抗体可以通过初乳使新生犊牛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前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结构蛋白VP1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VP1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 I,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鉴定正确的菌落提取质粒。将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待有明显细胞病变后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随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V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滴度为6.8×105 pfu/mL;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7 kDa的表达产物,且其能够被SVA兔阳性多克隆血清识别;IFA试验显示,VP1蛋白能够在Sf9细胞内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BEVS表达的SVA 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其后期功能研究及SVA诊断试剂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8.
采用鸡胚传代方法从内蒙古地区两个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别命名为ILTV-NM98a、ILTV-NM98b株),进行了系统的常规生物学特性和部分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分离株对乙醚、氯仿、热均敏感。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近似球形,有囊膜,大小在150~300nm之间。两分离株均能被标准阳性血清中和。接种60日龄抗体阴性鸡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80%,死亡率分别为26.7%和6.7%。以两个分离株及参考株的DNA为模板,gB-1、gB-2为引物,以PCR方法扩增出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扩增产物经Pst Ⅰ、Bg1Ⅱ、HindⅢ内切酶酶切后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9.
参考GenBank中禽呼肠孤病毒176株(ARV 176)S2基因设计引物,对禽呼肠孤病毒内蒙古地区分离株C-98和禽呼肠孤病毒天津地区分离株T-98进行总RNA的提取,以其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S2基因的cDNA片段,将纯化的cDNA片段克隆到pEASY-T1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ARV C-98和ARV T-98的S2基因全长为1324bp,包括15bp的5′非编码区和58bp的3′非编码区,阅读框位于5′端第16位核苷酸和第1266位核苷酸之间。ARV C-98和ARV T-98分离株S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很高,达到了99.8%,将C-98、T-98株的S2基因核苷酸序列和参考毒株的S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ARV C-98和ARV T-98分离株的S2基因与参考毒株ARV 176、ARV 918、ARV 919、ARV 1733、ARV GX2010、ARV S1133和DRV YJLS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在99.2%~99.8%之间;与参考毒株ARV 138和ARV AVS-BS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2.1%~94.1%之间;与参考毒株ARV601SI、ARV 916和ARV 1017-1S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7.3%~87.8%之间;与参考毒株DRV 091、DRV S12和DRV S14 S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7.3%~78.2%之间;与参考毒株MRV 3、MRV 3-jin-1和MRV 3-T3D S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低,在2.4%~5.5%之间。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ARV C-98和ARV T-98分离株与参考毒株共分为4个遗传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60.
2009年2月~6月我国某奶牛场发生严重的犊牛多发性关节炎,发病犊牛的症状与最早发生于澳大利亚的犊牛Leachii支原体关节炎非常相似。为确定病原,我们无菌采集2份具有典型症状犊牛的关节液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2份样品中均检测和分离出支原体。将2个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和LppA基因与参考支原体菌株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这2株支原体的16S rRNA基因和LppA基因均与Leachii支原体具有最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6%。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2株支原体为Leachii支原体,分别命名为GN407和GN408。综合分析发病犊牛的临床病理学观察和关节液样品的实验室诊断结果,我们确定Leachii支原体为该奶牛场犊牛多发性关节炎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