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建立一种塞内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针对塞内卡病毒3C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引物和探针,将3C基因克隆到pCR-4 TOPO载体中,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SV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达到2.5×10 copies/μL,灵敏度高于普通PCR;与其他相关病毒及细菌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试验重复性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建立的一种塞内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检测SVA的定性和定量,对SVA快速诊断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巴州牦牛俗称天山耗牛,原产于西藏高原,后由西藏引进新疆与当地品种杂交而来.它以肉用为主,属肉、乳、毛兼用的原始牛种.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巩乃斯林场、和静县、和硕县等海拔2 400~3 000 m的高寒草原上.为了摸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天山牦牛群中的流行,为检疫、防疫部门掌握疫情动态和制定可行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对此进行了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1种特异、灵敏、高效的检测IBRV gE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为鉴别IBRV野毒株和gE基因缺失疫苗株的感染提供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IBRV g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利用10倍梯度稀释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以检测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用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MDBK细胞、牛血清等进行特异性检测.用模拟样品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 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其灵敏度约为70 DNA拷贝/μL,除了IBRV从其他病毒和样品未扩增出曲线,临床模拟样品检测结果为0.03TCID50.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快速,低污染等优点,因此临床上可以用于IBRV的检测和病原学调查.  相似文献   
34.
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ELISA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3个盟市457头牛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除兴安盟、巴彦诺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以外,其他盟市均查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阳性牛,最低感染率仅为5%,最高感染率达100%,中东部地区疫情较严重.本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制提供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5.
为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RV gE和gB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对牛支原体、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巴氏杆菌、牛和羊布鲁菌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等优点,可以用于IBRV的检测。  相似文献   
36.
禽流感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禽类发生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Fowl plague)、欧洲鸡瘟。该病传播迅速,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有急性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隐性经过等多种临床表现。禽流感是所有禽病中最致命的,而且常常引起家禽几乎100%的损失。是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从发病鸡群分离一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命名为NM98a),并用分离株和ILT王岗株对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尿囊腔及鸡胚肾细胞上培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ILTV经不同途径接种鸡胚和鸡胚肾细胞上培养,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和鸡胚肾细胞上引起的病变不同,但最终增殖达到的感染性病毒量没有明显区别。鸡胚尿囊腔接种是ILTV增殖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8.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驯鹿狂蝇蛆及其成蝇(Ccphenemyia trompe)的线粒体COI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进行了研究。DNA核苷酸测序结果证实:中国内蒙古株驯鹿狂蝇蛆(C.trompe CIML)及其成蝇(C.trompe CIMA)线粒体COI种属特异性基因片段长度约为672bp~676bp。种系发生进化树分析显示:第三期幼虫与成蝇两者在核苷酸碱基序列上存在一定差异;它们与同种不同挪威株(C.trompel同源性较为接近:与同属不同种(C.stimulator和C.ulrichii)同源性稍差;与不同属种的羊狂蝇(Oestrusovis)同源性较远,狂蝇科不同属间序列差异明显,差异性在18.6%~23%之间;鹿蝇属不同种间差异性在1.9%~9.9%之间:驯鹿狂蝇不同株间差异性为0.9%。说明生物线粒体COI基因核苷酸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种属及株间在进化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9.
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 3种 ,一直是鸡的重要传染病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 ,病毒性传染病依靠良好的疫苗和完善的免疫程序 ,基本得到控制 ,而细菌性传染病日趋严重 ,特别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使得极易形成耐药性的沙门氏菌的流行愈演愈烈。为了解内蒙地区鸡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 ,我们对内蒙东西部广大地区的部分养鸡场进行了鸡白痢鸡伤寒血清抗体抽查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鸡白痢多价凝集抗原 农业部成都药械厂生产 ,批号 :980 1 ,4℃保存。1 .2 被检血清 采自呼和浩特、包头、东胜、临河、集…  相似文献   
40.
通过采集一匹患病马的病料及后续的病毒分离、病毒核酸提取、RT-PCR、连接T载体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测序,经NCBI比对分析,获得一株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将获得的毒株与我国分离的A/equine/Jilin/1/1989禽源性毒株、2002年美国肯塔基分离株A/equine/Kentucky/1/02(美洲谱系Florida亚型)、A/equine/Argentine/77(美洲谱系Argentine亚型)等有代表性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该毒株与Florida-2型马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同源率最高。根据马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将这毒株命名为A/equine/Heilongjiang/1/2010。本次所分离到的黑龙江株马流感病毒,丰富了我国马流感病毒资源库,为我国马流感流行病学研究、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