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牛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5序列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向直接测序法测定中国5个牛种生长激素(GH)基因外显子5序列,并且在分析序列变异的基础上探讨GH基因外显子5序列的分子进化特征.序列分析表明,5个牛种GH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平均核苷酸变异率约为3.48%,而且绝大多数位点的核苷酸替换是同义突变,仅发现1个错义突变位点;从GH基因外显子5序列单倍型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来看,水牛与普通牛、瘤牛、牦牛及大额牛的分化相对比较明显,其他4个牛种之间并无明显分化,还享有共同的祖先序列.研究结果也说明牛GH基因外显子5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功能的约束表现相当保守,进化速率缓慢.  相似文献   
92.
以湖羊冷冻全血为材料,利用白细胞沉淀-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DNA纯度高,产量在正常范围内,PCR扩增效果良好,可以用于分子遗传学试验。  相似文献   
93.
在采用多座位电泳法检测江苏地方山羊群体结构基因座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分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并探讨了影响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4个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067~0.0368之间,平均仅为0.0177,说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遗传变异绝大部分存在于群体内;不同地域山羊群体的分布符合地理隔离模式,而且群体间的基因流十分通畅;亲缘关系的模糊聚类结果与已知的品种史也是吻合的。据此可认为,大而通畅的基因流是江苏4个地方山羊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的主要原因,而生境异质性则是引起群体发生轻微遗传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用于遗传共适应分析的合适组合座位模型,为遗传共适应理论增添关于绵羊品种间及与近缘物种山羊间遗传共适应进化机制差异比较的研究内容。【方法】以中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湖羊、同羊、小尾寒羊、滩羊和洼地绵羊为研究对象,以近缘物种山羊作为对照群体,选择多态程度不同的9个结构基因座。【结果】(1)"显隐性-显隐性"模型不适合遗传共适应的分析;"共显性-显隐性"和"共显性-共显性"模型可用于遗传共适应的分析。(2)对于与具有过多稀有等位基因的Tf座位组合的座位间的遗传不平衡的原因,经典的中性遗传不平衡原理并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解释的原因前后不一致。(3)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遗传共适应系数、遗传不平衡系数以及连锁不平衡系数与座位的组合有关。【结论】(1)在"显隐性-显隐性"组合不存在遗传共适应现象,而在"共显性-显隐性"模型和"共显性-共显性"模型中有可能发现存在遗传共适应现象。(2)由于起源不同,绵羊与山羊间遗传共适应存在较大差异,而绵羊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由于起源相同,在遗传共适应上差异不大,有趋向一致的倾向。(3)本文首次拟合得到的不同座位组合模型的遗传共适应系数与遗传不平衡系数的回归方程,对于探讨遗传共适应的作用机理与计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牛活体采卵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活体采卵是继牛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技术之后推出的一项新的胚胎工程技术。文章就目前牛活体采卵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几种常用方法的使用效果进行了阐述,综述了影响牛活体采卵效果的因素,最后对牛活体采卵技术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六个羊群体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采集了67只洼地绵羊样品,并用PCR—PAGE电泳技术检测了其7个微卫星位点(oarFCB11,oarFCB128,oarFCB48,oarFCB304,MAF33,MAF70和oarAEl01)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引用了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相同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标记在洼地绵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6个品种中均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评估;7个微卫星标记在6个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9182、13.9839、0.9511、0.9250、14.5013、0.9579、0.9157、12.9416、0.9446,0.9249,15.1723,0.9639,0.8835,10.0377,0.9333,0.8880,12.5156,0.9550,0.9078、12.1543、0.9389,其中oarFCB304遗传变异最大,oarAEl01最小;6个绵(山)羊群体中小尾寒羊和洼地羊的遗传变异较大,对照群体(山羊)最小。通过计算DA距离和DS标准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绘制聚类图,得出洼地羊先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和滩羊合并为一类;同时湖羊和同羊聚为一类;绵羊五个品种为一类后与山羊合并为一类。  相似文献   
97.
陕西境内三个山羊群体系统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境内3个山羊群体-陕西白山羊,子午岭东侧山羊及辽宁绒山羊分别进行了遗传资源抽样检测,在所检测的31个血液蛋白座位中,3个山羊群体只在5个座位具有多态,多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山羊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均应纳入我国北方山羊类型。  相似文献   
98.
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地处子午岭东西两侧的两个山羊品种3个层次共计42类标记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在血液蛋白质及毛色位点的分化程度较低(7%以下),而在形态特征分化程度较高(18.84%),进一步综合聚类分析表明,两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D=0.016),确认两品种属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99.
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汉武帝茂陵东侧(西汉)一号无名塚一号从葬坑的鎏金铜马,不仅展现了我国西汉前期高度发达的冶金、铸造技术和艺术家的卓越才华,而且为研究汉代马的体型、来源提供了又一个实证。这匹铜马的造型,使人联想到50年代在四川彭山县出土的陶马和70年代在贵州兴义县出土的铜马。其艺术风格虽然与前出两件迥然不同,然而马体质的干燥、细致和悍威勃然的神态却如出一格。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古代养马业空前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据《汉书》记载,汉景帝时期在西北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以三个主要血液蛋白位点(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运铁蛋白)探讨了亚州78个牛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亚州78个牛种分属家牛型、爪哇牛型及大额牛型三个集团.家牛集团由北方与南方两大类群组成;北方牛类群包含有中国、南朝鲜及日本之牛种,南方牛类群包含有东南亚、南亚八国牛种,两者群体间遗传关系较远(D=0.622),与爪哇牛(D=0.82)及大额牛(D=0.92)3更远.确认中国黄牛主要血统来源为早期饲养在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亚州原牛和瘤原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