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蛋白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牛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性状优良、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时间分别在培养的48h和96h,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高酶活力分别为221.57U/mL和54.06U/mL,最适温度分别为40~50℃和20~50℃,最适范围pH在6.0~7.0和pH6.0~8.0。  相似文献   
22.
分别选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2种包埋剂,对乳酸菌进行包埋固定。结果表明,经过包埋固定的乳酸菌在冻干后的存活率大于未包埋菌;在同样培养条件下,未包埋的乳酸菌及用SA、PVA包埋的乳酸菌在24h时的光密度(OD)值分别为1.35、1.67和1.49。在耐热性试验中,以PVA包埋菌的耐热性最好,在100℃下处理1h后仍能存活,海藻酸钠包埋的乳酸菌次之.只添加了蔗糖保护剂的无包埋菌最差。  相似文献   
23.
通过在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肉鸡日粮中添加AFB1降解剂,测定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及AFB1在血液、肝脏及肌肉中残留的影响。试验选择42日龄健康AA肉鸡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和E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0、200、400和800 μg/kg AFB1。B组为负对照组,C、D和E组分别添加0.15% AFB1降解剂,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体内AFB1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AFB1含量相同的B组相比,D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末重分别提高了32.45%、42.46%(P < 0.05);与B组相比,其余各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钙和磷的代谢率均有显著提高(P < 0.05),D组的有机物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提高了9.50%和178.75%(P < 0.05)。血液、组织中AFB1的测定结果表明,停喂AFB1前,C组肝脏中AFB1含量显著低于B组(P < 0.05),停喂AFB124 h后,A和C组胸肌中AFB1含量显著低于B、D和E组(P < 0.05),停喂AFB148 h后,C、D组胸肌中AFB1含量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同的水平。与B组相比,添加0.15% AFB1降解剂的C、D和E组,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P < 0.05)。由此可见,在含有AFB1的日粮中添加AFB1降解剂,可缓解AFB1对生长的抑制,提高养分消化率,加速AFB1在肉鸡体内的代谢,减少AFB1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硫酸铵、氯化钙、磷酸氢二钾、植酸钙镁和葡萄糖对米曲霉产木聚糖酶能力的影响,采用5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物元素和葡萄糖对木聚糖酶活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顺序为:硫酸铵>磷酸氢二钾>葡萄糖>植酸钙镁>氯化钙,最优组合的添加比例分别为1.00%、0.40%、0.00%、0.00%、0.00%。其最高酶活出现在固体培养的72 h,木聚糖酶活力达到537.56 U/g(P<0.05)。  相似文献   
25.
面对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毒副作用和禁用问题,研究高效复合益生菌来替代抗生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获得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高效益生菌组合,本研究首先选用3种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菌-1、芽孢菌-2、芽孢菌-3)进行组合,获得最佳配比后再与乳酸杆菌和酵母菌进行组合。通过测定菌液的pH值及大肠杆菌数来判断不同配比的复合菌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芽孢菌组合(芽孢菌-2和芽孢菌-3的比例为1∶1)、乳酸杆菌、酵母菌按0∶1∶1、1∶3∶0、2∶2∶3和2∶3∶2来制备复合菌剂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而且优于抗生素。而没有添加乳酸杆菌的几组复合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较弱,说明乳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6.
蒸汽爆破预处理和微生物发酵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效率,首先对玉米秸秆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压力2.5 Mpa,维压200 s),然后再进行米曲霉发酵,研究物理和生物学处理对秸秆成分及相关酶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使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47%、50.45% 和36.65% (p<0.05)。爆破预处理的秸秆再经米曲霉发酵6 d后,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7.89%和64.80% (p<0.05),发酵秸秆中的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分别达到335.10、1138.92、1954.20和201.99 U/g。爆破预处理后进行米曲霉发酵,对于提高玉米秸秆的降解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为了进一步探索抗生素与益生菌的关系,并为畜产品的安全生产服务,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粘杆菌素和金霉素作用于乳酸菌,通过测定培养液的pH、吸光度值及活菌数目来判断抗生素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在厌氧培养24 h后,0.025%的金霉素和0.05%的硫酸粘杆菌素可抑制乳酸菌的生长(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种抗生素对乳酸菌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减弱,说明益生菌的耐药性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28.
试验测定了侧孢芽孢杆菌在不同时间分泌溶菌酶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温度和pH预处理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孢芽孢杆菌在培养12h时产溶菌酶量最大,溶菌酶活力最高时的温度为33℃,最适pH为5.0。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Hepcidin的分子结构特点,从Hepcidin与机体铁稳态、炎症与感染、贫血和缺氧的关系角度,探讨了Hepcidin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枯草杆菌分泌淀粉酶的变化规律及酶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枯草杆菌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之一,主要用于淀粉酶和蛋白酶的生产。试验测定了枯草杆菌在不同时间分泌淀粉酶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温度和pH预处理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杆菌在振荡培养24h后所产淀粉酶的活力最高(P<0.01),其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