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林业   558篇
农学   421篇
基础科学   346篇
  372篇
综合类   2871篇
农作物   479篇
水产渔业   340篇
畜牧兽医   1613篇
园艺   438篇
植物保护   14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低蛋白质日粮在养猪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的低蛋白质日粮(LPD)是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同时满足畜禽日粮中氨基酸的种类、比例和数量的需要,但畜禽生产性能不变,饲料转化率、畜禽氮沉积和氮排放、热应激能力均有所改善。如果进一步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无论如何保证氨基酸的需要,动物的生长成绩均达不到理想水平,胴体脂肪含量有所上升,这样的一种日粮便是低蛋白质日粮(宋  相似文献   
92.
石门汉唐引入的巴马香猪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石门汉唐公司引入的巴马香猪的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随机选取体重45 kg左右的巴马香猪6头,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巴马香猪屠宰率、瘦肉率分别为73.68%和50.8%;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43%和2.05%,贮存损失为2.95%,剪切力为3.44 kg;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1.72%、17.68%和9.73%;肌肉总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5.17%、40.7%、14.47%和44.84%;肌肉中钾、钠、钙、铜、镁和锌分别为0.43%、389.33 mg/kg、35.32 mg/kg、0.36 mg/kg、233.33 mg/kg和14.88 mg/kg。测定结果显示,巴马香猪产肉较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93.
三株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益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分离鉴定猪肠道内乳酸杆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乳酸杆菌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健康猪粪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和单克隆纯化,共获得三株乳酸杆菌,通过生化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确定分离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采用牛津杯法、活菌计数法和细胞试验等研究三株乳酸杆菌体外抑菌活性、黏附性及竞争性黏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株乳酸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圈直径(P0.01)和抑菌效果(P0.01)差异均极显著,并且以植物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抗菌效果为最佳;三株乳酸杆菌均可黏附于IPEC-J2细胞,并且以植物乳杆菌黏附IPEC-J2的菌数为最多;与对照组相比,三株乳酸杆菌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并且以植物乳杆菌抑制黏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柠檬酵素对其生长性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1.0%、0.5%、0.25%柠檬酵素拌玉米粉进行饲喂,并与市售黄芪多糖以及空白组进行比较,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取样。结果表明:15~28日龄,添加1%柠檬酵素显著提高了雏鸡平均日增重(P0.05),一定程度上降低料重比(P0.05);21日龄、28日龄时,添加1%柠檬酵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雏鸡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对胸腺指数影响不显著;添加柠檬酵素具有提高雏鸡血液中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以及血小板总数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柠檬酵素具有一定促进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作用,且以1%拌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
正犬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被皮系统肿瘤,高发于乳房、皮肤、皮下、淋巴结和阴道等部位~([1])。常见的动物皮肤肿瘤有乳头状瘤、脂肪瘤、纤维瘤、纤维脂肪瘤、纤维肉瘤和鳞状细胞癌等~([2])。临床上,犬的单发性皮肤肿瘤较常见,多发性皮肤肿瘤少见报道。因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9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250mm×4.6mm(id)Agilent C_(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50nm波长、柱温30℃和进样体积5μL条件下,对毒氟磷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毒氟磷的紫外吸收标准曲线方程为v=6 166 587.557 1x+79 698.995 7、吡唑醚菌酯的紫外吸收标准曲线方程为v=2 476 571.638 9x+26 998.154 9:毒氟磷和吡唑醚菌酯标准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9,有效成分的平均值为20.41%和5.34%,标准偏差为0.09和0.03,变异系数为0.46%和0.55%,平均回收率为99.91%和100.21%。  相似文献   
98.
正据报道:在南方,台湾泥鳅水花一个月后可达到3~6厘米,放养台湾泥鳅3~5厘米规格苗一个月后可达到10克左右,两个月后可达到30~40克,3个月后可达到60~70克,4个月后可达到120~130克。在台湾地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是台湾泥鳅人工繁育最佳时期,重庆山区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最适时间不曾有人研究。2014年4-10月我们在海拔400~800米山区里开展苗种培育试验,试图探索台湾泥鳅在本地区池塘培育苗种最佳时间,以期为山区开展台湾泥鳅品种推广和苗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Dvl1及其结构缺失突变体ΔDIX(dsh and axin)和ΔDEP(dsh,Egl-10 and pleckstrin)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并验证其在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中的表达情况。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pAdTrack-CMV穿梭载体上,并经PmeⅠ线性化后在BJ5183细菌中与pAdEasy-1骨架质粒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在QBI-293A细胞中包装及扩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lt验证Dvl1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经PCR、PacⅠ单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成功构建Ad-Dvl1、Ad-ΔDIX和Ad-ΔDEP腺病毒载体,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报道一致,并选出150 MOI为最适感染MSCs的感染复数,成功构建了Ad-Dvl1、Ad-ΔDIX和Ad-ΔDEP腺病毒载体,并获得高滴度的病毒子,qPCR和Western blot证实Dvl1在MSCs中高表达并增加了β-catenin在细胞中的累积,为进一步研究Dvl1在MSCs迁移过程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我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区,而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80%,农业生产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对整个国民经济作用很大。农业节水的具体方法主要是采用适宜的灌水方式,目前灌溉方式大多采用大水漫灌,严重的浪费水源。本试验主要是采用滴灌和漫灌的数值比较,总结出滴灌和漫灌的试验效果,达到节水、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