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篇 |
农学 | 31篇 |
基础科学 | 40篇 |
35篇 | |
综合类 | 365篇 |
农作物 | 30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54篇 |
园艺 | 20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依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的作者发文量和《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统计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安徽农业科学》2005-2008年的核心作者,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智能算法优化纤维素生物质秸秆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量对乙酰丙酸甲酯产率的影响。在温度170~190℃,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量0.3~0.7 g的条件下,进行了Box-Behnken试验方案考察,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与优化。研究表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精确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进一步对优化的BP神经网络寻优,得到了优化的醇解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4.4 h,催化剂量0.64 g。该条件下的乙酰丙酸甲酯产率达到51.1%,与乙酰丙酸甲酯产率预测值51.0%接近,表明利用智能算法优化纤维素生物质醇解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125.
在水稻基部第2节间伸长1cm以内时,茎叶喷雾植物生长调节剂30%矮·烯微乳剂,研究其对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公顷用30%矮·烯微乳剂900mL+芸薹素内酯45g可显著矮化株高,缩短节间长度,降低倒伏率,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穗粒数,增产6.0%。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129.
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对于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进行分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决基础,由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乡村分类识别体系已是当务之急.该研究分析了影响乡村布局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建立乡村类型识别的方法体系,并按照"发展基础→生产条件→交通条件→服务设施"的思路对各类型乡村进行逐级识别,由此将构林镇的乡村分为特色保护型、城郊融合型、搬迁撤并型、集聚提升型和传统农业型等5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乡村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区域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加硒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加硒量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向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含量的亚硒酸钠,接种培养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和腺苷,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结果]虫草素在加硒量为5.5mg/kg时达到4.50mg/g,虫草酸在加硒量为4.0mg/kg时达到30.06mg/g,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与加硒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加硒可显著提高蛹虫草固体培养物中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但医疗保健功效的提高还需通过动物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