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青山野生花卉是宝贵的植物资源,对其部分有价值的物种或种类进行引种驯化栽培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学意义。以大青山野生花卉密花香薷为材料,对其种子进行药剂处理,以筛选影响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并指出其栽植管理技术和园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B9是一株分离于甘蔗品种"云蔗99-91"根部的内生菌,笔者对其种属鉴定与促生长机制开展研究,以期应用于甘蔗生产。试验通过传统方法与16S rRNA等看家基因片段测序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透明圈、酸性钼蓝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GFP荧光标记等方法测定与研究B9菌株固氮、溶磷、解钾、产IAA、嗜铁素等生物学活性及在甘蔗苗内的定殖情况;最后通过回接法研究菌液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与甘蔗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9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产生IAA和嗜铁素的能力。用B9菌液处理后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与促进根芽组织生长,同时处理组甘蔗苗株在农艺性状与生理生化水平上明显优于无菌清水对照,并且发现B9菌能在甘蔗根茎叶内稳定定殖。本文鉴定了B9菌的种类和功能,阐明了B9菌的促生长机制和定殖能力,为开发生物菌肥并应用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在兽医药理学的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有案例选择、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单株和多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对鲤(Cyprinus carpio)肠道健康、先天免疫应答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480尾健康鲤随机分为8组, CK (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乳酸乳球菌的7种饲料:G1组(Lactococcus lactis Q-8)、G2组(L. lactis Q-9)、G3组(L. lactis Z-2)、G4组(L. lactis Q-8+L. lactis Q-9)、G5组(Claudin Q-8+L. lactis Z-2)、G6组(L. lactis Q-9+L. lactis Z-2)、G7组(L. lactis Q-8,+L. lactis Q-9+L.lactisZ-2),饲喂60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乳酸乳球菌可显著提高鲤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L.lactis, ZO-1)表达量,且多菌株处理组效果更显著(P<0.05)。此外,所有处理组均显著增加中肠绒毛长度(P<0.05),增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G6组除外)、白细...  相似文献   
85.
为了比较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肉在4℃冷藏与?3℃微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一种提高鲟鱼新鲜品质的贮藏方式,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TVC)、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水分分布状态与肌纤维微观结构等指标的测定,评价了2种温度贮藏对鲟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低温保鲜方式下鲟鱼肉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TVB-N、TBA和菌落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质构指标硬度和弹性及感官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之间出现黏连,肌节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3℃贮藏后期表现尤为明显。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4℃冷藏和?3℃微冻条件下,鲟鱼肉的货架期分别为6 d和18 d。与冷藏相比,微冻可较好地保持鲟鱼肉品质,微生物对鲟鱼肉的腐败进程影响较小,而质构指标则是影响贮藏末期感官评分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针对保护性少耕作业中集深松、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的农艺技术要求,课题组以牵引装置——轮式拖拉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拖拉机牵引附着性能的分析,获得最佳工作参数,明确了影响拖拉机牵引附着性能与牵引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验证了整机动力学分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测试并计算出了配套耕整播一体机下拖拉机的挂钩牵引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等技术参量。结果表明,拖拉机挂钩牵引力随着耕作速度的加快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实际耕作速度在2.64 km/h~8.80 km/h(分别为2.64 km/h、3.52 km/h、4.40 km/h、5.28 km/h、6.16 km/h、7.04 km/h、7.92 km/h、8.80 km/h)范围内变化时,拖拉机挂钩牵引力降幅分别为25%、20%、16.67%、14.28%、12.5%、11.11%、10%,拖拉机耕作速度介于2.64 km/h~4.40 km/h之间,可以发挥较大的挂钩牵引力。拖拉机传动系统效率随着耕作速度的加快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当实际耕作速度在2.64 km/h~8.80 km/h范围内变化时,沼泥地、已耕地、沙壤土条件下拖拉机传动系统效率平均增幅分...  相似文献   
87.
为了建立简易、有效的根肿病生防体系,本研究采用浇灌和喷施枯草芽胞杆菌XF-1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XF-1-gfp,测定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并用野生型菌株XF-1发酵液研究其防治根肿病和挽回产量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XF-1-gfp发酵液后,标记菌在大白菜根、茎、叶等组织内的密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终稳定在约10~3 cfu/g组织;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所有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下降,喷施XF-1发酵液后最佳防治效果为56.4%,浇灌化学杀菌剂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及1×10~7 cfu/mL的XF-1发酵液防效分别为78.6%与70.7%。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喷施XF-1发酵液后防治效果达52.6%,与浇灌化学杀菌剂10%氰霜唑悬浮剂(64.6%)及XF-1发酵液(74.0%)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外,与空白对照、浇灌10%氰霜唑悬浮剂及XF-1发酵液相比,喷施XF-1发酵液后大白菜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74.0%、35.1%及23.6%。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XF-1发酵液是一种有效的防控大白菜根肿病及增产增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香菇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留  刘前进 《食用菌》2000,22(1):11-12
蕈菌菌株的选育有自然选育、单孢选育、杂交选育和细胞融合选育等多种方法。在掌握了分离纯化技术之后,用采集到的野生或栽培的蕈菌,用优良型的菌株组织或孢子进行分离纯菌株,而后进行人工栽培,经多次栽培菌株均能重现优良特性。自然选育缺点是成功率低,即菌株不能再现优良特性或优良特性不稳定。单孢菌株选育较适合于同宗结合的蕈菌(如草菇、双孢菇等)。通过挑取单孢子,再经过人工栽培、生理生化研究等,从中选育出优良菌株。单孢菌株选育方法较简便,但工作量大,盲目性亦较大。单孢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细胞融合选育菌株是近年发…  相似文献   
89.
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分析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的农业生产结构,构建充分体现资源优势,以牛羊为主的农牧结合型调整优化模型.实施该模型,可使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述3市旗种植业总产值分别达到调整前的2.15倍、2.08倍、1.52倍;畜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调整前的1.99倍、1.83倍、1.29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0.
为确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非结构蛋白2(nonstructural protein 2,Nsp2)与宿主细胞蛋白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1(PSMD11)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扩增猪源PSMD1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SMD11,经测序和双酶切验证正确后,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SMD11是否能在IPEC-J2中表达。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检测TGEV Nsp2和宿主细胞PSMD1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EV Nsp2与PSMD11在宿主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扩增了猪源PSMD11基因,大小约为1 474 bp,基因序列经测序比对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SMD11能在IPEC-J2细胞中成功表达PSMD11蛋白;Co-IP结果表明,PSMD11与Nsp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定位试验结果显示,PSMD11与Nsp2的相互作用发生在细胞质中,且细胞中PSMD11蛋白的表达位置并未因Nsp2的表达而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GEV Nsp2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