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对四川省阿坝自治州1952-2005年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和其它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20世纪阿坝州对天然林的过度采伐,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随着“林木经济”的结束,生态旅游的兴起,阿坝州的生态环境状况在逐渐好转。但阿坝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化辅助能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模式原始落后,农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发展仍有不可持续的危险。因此必须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实现阿坝州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孜州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甘孜州人均生态足迹为2.3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95hm2,生态赤字为0.38hm2,自然资源消耗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减缓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以菊芋为原料发酵生产甘露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7株乳酸菌发酵菊芋生产甘露醇的能力.其中,有5株乳酸菌无须添加氮源和无机盐,能够有效转化40 g/L糖化菊芋汁中的果糖合成甘露醇.进一步发酵还原糖浓度为169 g/L的浓缩汁时,通过比较甘露醇产量和还原糖利用率,选择了一株能有效转化糖化菊芋汁中果糖合成甘露醇的菌株M-1,可产出80 g/L甘露醇.分析碳源比例对M-1发酵的影响,培养基中果糖和葡萄糖的浓度比为4∶1时,M-1产出甘露醇73.8 g/L,还原糖转化率达74.10 %.进一步证明糖化菊芋汁的糖成分满足需要,可作为甘露醇生产的合适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25.
基于能值分析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对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重要区域--甘南州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甘南州本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农业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效率很低.因此应采取措施优化能值投入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26.
采用浸虫法、夹毒叶片法和叶碟法分别测定了13个含酰腙结构的新型吡唑酰胺衍生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触杀、胃毒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胃毒和拒食活性,其中苯环上含有氯原子、且酰腙一端的取代基含有杂原子且体积较小的化合物 H7的胃毒和拒食活性最好,明显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H7 72 h胃毒作用LC50值为0.6 mg/L(毒死蜱的LC50值为7.4 mg/L);有10个化合物的拒食活性高于毒死蜱,其中 H7 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 最低,为0.6 mg/L,明显低于毒死蜱(AFC50=6.5 mg/L)。供试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无触杀活性。  相似文献   
27.
1犬瘟热病(CD) 根据1994年~1998年门诊统计,CD占犬发病总数的47.1%,治愈率为87.8%,CD临床表现一般分为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28.
为让云南出口型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云南松茸近十年的出口国家、出口数量、出口总额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的出口类型和目标市场、越来越严格的贸易壁垒、物流水平低、大型出口企业缺失,是云南松茸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提出了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规范生产和销售,同时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增强松茸相关科研力度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9.
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洋桔梗ISSR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洋桔梗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含2.5μL 10×PCR buffer、1.5 mmol/L 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引物、30 ng/μL洋桔梗基因组DNA模板及2.0 U的TaqDNA聚合酶。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8个不同基因型洋桔梗材料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该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地检测出其中4个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F1代及F2代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但未能检测出同1个品种F1代2个株系之间或2个转基因株系之间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为探究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富集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理。[方法]本文选用从运城盐湖分离的杜氏盐藻株系Ds-YC011为试材,克隆编码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opene b-cyclase,LYCB)的基因(DsLYCB)并分析其功能。[结果]DsLYCB基因cDNA全长1 910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769bp,编码58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sLYCB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定位于叶绿体。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占39.9%,杜氏盐藻DsLYCB蛋白与雨生红球藻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在高盐(3mol·L~(-1))胁迫下,DsLYCB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胁迫4h时表达量达峰值,为正常对照(1.5mol·L~(-1))条件下的2倍。高盐(3mol·L~(-1))胁迫下,DsLYCB基因上调表达模式与藻细胞类β-胡萝卜素积累增加相一致,预示着DsLYCB在杜氏盐藻类β-胡萝卜素合成积累中起重要作用。[结论]这为解析微藻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机制及遗传修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