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7篇
  14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郎溪种子市场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一个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任何农业科技新技术的载体: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以及社会的稳定.随着<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种子公司独家经营到全面放开经营,这些变化给种子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渗漏与保持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江汉平原连续水耕年限大于100年(老稻田)和由旱耕改为水耕17年(新稻田)的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剖面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力学参数,揭示了2种稻田土壤水分渗漏和保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新稻田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Ks)为32.05cm/d,显著高于老稻田(17.91cm/d)。新、老稻田土壤Ks均表现为耕作层底土层犁底层,新稻田耕作层Ks分别为犁底层和底土层的6.3倍和5.7倍,老稻田耕作层Ks分别是犁底层和底土层的6.9倍和4.0倍。(2)老稻田土壤持水能力高于新稻田,同一剖面不同土层持水能力表现为耕犁底层底土层耕作层。0.03mm当量孔径的孔隙比例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新稻田各层土壤比例大于老稻田。(3)新、老稻田最大有效水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老稻田各土层(32.25%~46.59%)均高于新稻田(26.99%~36.74%)。老稻田平均总库容(135.8mm)大于新稻田(124.4mm),新稻田滞洪库容(11.21~38.74mm)大于老稻田(8.1~60.74mm)。旱耕改水耕加重了水资源的消耗,增加了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索亚热带常绿阔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对氮、硫沉降的响应。 方法 采用氮、硫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方法,设置对照(CK)、低氮(LN,50 kg·hm-2·a-1)、高氮(HN,150 kg·hm-2·a-1)、低硫(LS,200 kg·hm-2·a-1)、高硫(HS,400 kg·hm-2·a-1)、低氮低硫(LNLS)、高氮低硫(HNLS)、低氮高硫(LNHS)和高氮高硫(HNHS)9个处理,分析氮、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影响。 结果 模拟氮、硫沉降1年时间,LN、LNLS和HNLS对木质素残留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LS显著降低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HN、HS、LNHS和HNHS显著增加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降低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氮沉降和硫沉降对木质素降解的交互作用显著。 结论 不同氮、硫沉降水平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及相关酶的影响不同,在氮、硫沉降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氮、硫沉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进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4.
鱼用人工饵料营养价值的评定一般是用以下几个指标。1.鱼体重增加程度,2.饵料系数,3.鱼体生长利用饵料(或总的营养物质)的效率,4.饵料总营养物质或某种营养成分(多数是用蛋白质)的消化率。在应用上述几个指标过程中,往往还伴以测定饵料营养成分以及鱼体在试验期间内营养成分的变化,有的还测定饵料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其进入鱼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粘性卵的脱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有很多养殖鱼类产粘性卵。实践证明,粘性卵脱粘流水孵化较自然产卵孵化具有许多优点,但鱼卵脱粘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尤其是在大批鱼卵脱粘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国内外进行了鱼卵脱粘方法的研究,也摸索出一些方法。本文就有关粘性卵的一些脱粘方法作一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黄河兰州市区段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及多样性,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为黄河兰州段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于2014年秋季(11月)在黄河兰州市区段设定7个调查断面,即市区上游工业集聚区设置3个断面(H1-H3),中游人口集聚区设置3个断面(H4-H6),下游人类活动较少区设置1个断面(H7),每个断面设3个采样点,共计21个采样点,进行浮游动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检出4大类、27种(属),其中原生动物9种(属),占总种(属)的33.3%,轮虫10种(属),占37.1%,枝角类5种(属),占18.5%,桡足类3种(属),占11.1%,种类组成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浮游动物密度为1.88~11.09 个/L,均值为4.64 个/L;生物量为1.3~4.4 μg/L,均值为2.5 mg/L。浮游动物优势种为5种(属),以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的优势度最高(0.539)。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89、0.58和1.94。依据浮游动物密度聚类分析结果,7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可分为2大类群。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质处于轻-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7.
为加快推进陕西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对陕西典型生态养殖大水面冯家山水库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水库共鉴定鱼类4目6科15种,以鲤科鱼类为主。渔获物在数量方面,以麦穗鱼为主,占比63.49%;在体质量方面,以鳙、鲫和鲢为主,占比分别为32.40%,26.97%和19.85%。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70,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48。提出,需增加放养鱼类品种来丰富水体食物链,调整鲢、鳙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逐步降低大银鱼放养量,实现渔业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进行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研究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对河蟹养殖池塘水质及河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含浓缩复合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试验池水质优于对照池。与对照池相比,水体透明度增加26.1%,溶解氧降低22.6%,pH下降5.5%,电导率下降26.0%,氨氮含量降低75.1%,亚硝酸盐含量减少51.4%,河蟹养殖成活率提高了11.5%,河蟹养成规格提高25.0%。研究表明,浓缩复合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养蟹池塘的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可通过调节河蟹免疫系统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9.
秦岭细鳞鲑PIT标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秦岭细鳞鲑是中国特有的冷水性鱼类,属于鲑科,细鳞鲑属,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天然种群稀少,加之近年来栖息地环境日益退化,分布区域缩小,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本实验对452尾秦岭细鳞鲑进行PIT标记,记录体长、体重和体高等生长参数,对标记鱼建档跟踪,方便后期开展亲鱼选育和种质恢复研究。通过一周观察,共收集到脱落芯片3枚,死亡2尾,对比2014年标记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适的标记部位和科学的标后管理,脱标率最低,对标记鱼肌体伤害最小。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2012年陕西省主要水产种质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区渔业水域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陕西省主要保护区渔业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状况良好,营养盐类指标总氮超标较为普遍,部分保护区水域还一定程度受到非离子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的污染。笔者建议应进一步加强营养盐类N、P污染物的治理和预防,有效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生长和栖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