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传染性胃肠炎 ( TGE)是一种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属于国际兽疫局 ( OIE)法典中 B类疫病必检的猪传染病。TGEV是一种有囊膜的正链 RNA冠状病毒。目前检测 TGEV的方法主要有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镜技术 ,这些方法对于检测 TGEV和防制 TGE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特异性不强、灵敏性差、耗时长等缺点。c DNA探针、RT- PCR近年来已成为国际上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方法。由于 c DNA探针与临床样品中非相关核酸有一定的非特异性结合 ,尤其是检测粪便、尿液等…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对禽类致病性的分子致病机制,选用A/chicken/Shandong/818/2010和A/chicken/Shandong/196/2011两株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的野生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用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序列,并将其全部克隆于PHW2000双向转录/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将其转入293T细胞,并拯救出2株具有血凝活性的毒株。对拯救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验证后,结果表明拯救出的毒株与2株野生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体外试验证明,拯救毒株与野生毒株在鸡胚和细胞中的复制能力一致;动物试验证明,拯救毒株保持了野生型毒株对鸡和鸡胚的致病力。这两套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研究了病毒变异规律,发现了可能导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强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为流感的监测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我国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主要流行血清型hexon蛋白序列和抗原表位的差异,对43株FAdV-Ⅰ分离株的hexon进行了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DNAStar中Protean预测了4个流行血清型代表株hexon蛋白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同型分离株间hexon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其中FAdV-4分离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hexon蛋白氨基酸序列在第132~289位、第363~507位和第793~878位存在3个主要可变区,分别对应于hexon的L1、L2和L4区。在FAdV-11中,分离株QDPD100808和YTLY081010氨基酸序列在第97-138位区段发生缺失,分离株HNQX120913在第693-720位突变为HVQEHERALRHVHQLARERPVASTQPVS。预测到FAdV-4、FAdV-8a、FAdV-8b和FAdV-11的代表株hexon蛋白分别有40、37、38和37个抗原表位,FAdV-4的特异性抗原表位最多,为16个,FAdV-8a、FAdV-8b和FAdV-11特异性抗原表位较少,分别为3个、6个和3个。研究结果为我国FAdV-Ⅰ主要流行血清型基于hexon基因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1 发病情况 1998年,北京某鸵鸟场饲养的幼鸟发生了以腹泻、消瘦为主的疾病.病鸟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消瘦或生长迟滞,腹泻排水样或血样稀粪,肛门周围粘满排泄物.剖检:胃肠道及肠粘膜充血、出血,尤以小肠最明显.脾肿大呈暗红色.肝肿胀、充血,表面散在针尖状坏死灶及出血点.最急性病例无明显症状突然死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鸵鸟新城疫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源新城疫(ND)强毒株F48E9和鸵鸟源新城疫强毒株O-XJ99-12,对不同免疫状态下2~4月龄鸵鸟进行动物试验。动物发病后经剖检、组织切片、病毒分离等方法证实:鸵鸟源和鸡源新域疫病毒(NDV)毒株,经静脉和黏膜感染非免疫鸵鸟,均可引起特征性的鸵鸟ND症状和病变,对鸡胚致病力强的NDV毒株,对非免疫鸵鸟的致病力也强;鸵鸟ND的免疫临界点,HI抗体效价最低为5log2。  相似文献   
26.
27.
一.以单克隆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RFA)以及基因表达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进入常规化应用,标志着禽病诊断和疫苗研制技术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 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ELISA检测技术,已作为多种禽病的标准诊断方法被OIE等国际组织所采纳。此次会议上,匈牙利,特别是瑞典的学者报道了用单克隆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新城疫病毒、禽腺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以及支原体等病原的特异性抗体的方法,中国学者则报道了用单克隆抗体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新城疫病毒的方法。 本次会议的论文摘要集共收入论文摘要374篇,其中35篇是有关基因和表达方面的文章,占摘要总数的9.36%,研究内容包括PCR检测技术、重组病毒疫苗及其免疫效果、核酸(DNA)疫苗、限制性酶切分析在病原鉴定方面的应用等等。荷兰和德国的学者报道了他们用PCR方法鉴别新城疫病毒致病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本实验以肉用AA雏鸡和蛋用罗曼雏鸡为实验动物,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首次研究了甲壳素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与油乳剂和蜂胶佐剂加以比较,以观察不同免疫佐剂对鸡新城疫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佐剂的疫苗在肉鸡组免疫后5~10 d,蛋鸡组免疫后5~15 d,甲壳素疫苗组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它组;在肉鸡组免疫后15~37 d,蛋鸡组免疫后22~50 d,油乳剂疫苗组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它组.用三种不同佐剂的疫苗免疫后,肉鸡和蛋鸡甲壳素疫苗组的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29.
用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NDV)。研究结果表明RT-PCR可检测出F48E9株、Lasota株、Ⅰ系疫苗株、L株、SY1株等5株NDV尿囊液为阳性,其敏感性可测至10-3倍稀释尿囊液病毒。RT-PCR还能直接检测出发病鸡气管中的NDV。  相似文献   
30.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呈x多形态。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RNA病毒,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lO种蛋白质。猪流感病毒能够在多种动物的细胞和鸡胚增殖。病毒具有血凝活性,但不同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的区分。由于病毒受到抗体的压力很大,因此病毒的变异频繁,其机理涉及分子水平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文章对病毒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分子特性、病毒的蛋白和基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