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在柠条膨化中。加入碳酸氢钠作助膨化剂.由于其热分解特性。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增强了密闭膨化机内的高温高压作用,使纤维得以疏松和裂解,大分子的纤维素、木质素膨化裂解为中小分子物质。显著增强了膨化加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碳酸氢钠后,助膨化效果明显,粗纤维、木质素含量显著减少,无氮浸出物含量增加。消化率也提高近1倍;助膨化效果随添加量增加而提高,但过量不仅使成本提高。而且pH值太高,易破坏家畜瘤胃微生物内环境,反而降低消化率不利于其利用。因此,经综合评定认为.以添加1.5%碳酸氢钠助膨化剂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的建设步伐在逐步加快,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公路路基的施工事关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优劣,施工前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要在路基的填土、路基排水、软土路基的处理等方面加以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3.
在陇东旱塬区研究了留茬深松耕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深松耕秸秆覆盖免耕条播的冬小麦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平茬深耕播种处理,产量达6 107.5 kg/hm2,较平茬深耕处理增产22.8%~26.6%。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泾川县中低产田改造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种草种树;推广一膜多用免耕技术;深耕改土,合理轮作倒茬;科学施肥;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加强耕地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苜蓿打捆密度(50、100、150、200 kg·m-3)、打捆含水量(14%~16%、19%~21%、24%~26%、29%~31%)和防霉剂添加量(0%、1%、2%、3%)3个因素开展研究,筛选苜蓿草捆最佳的贮藏方式,为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对苜蓿打捆的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不同处理苜蓿草捆在贮藏360 d后,对其营养物质、饲用价值和体外消化特性3个方面综合研究,确定出苜蓿草捆的最适贮藏条件。试验一:通过不同试验处理对苜蓿干草营养影响试验,从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综合考虑,处理A10(打捆密度100 kg·m-3,打捆含水量24%~26%,CaO添加量3%)、A12(打捆密度200 kg·m-3,打捆含水量24%~26%,CaO添加量1%)、A14(打捆密度100 kg·m-3,打捆含水量29%~31%,CaO添加量2%)和A15(打捆密度150 kg·m-3,打捆含水量29%~31%,CaO添加量1%)在贮藏360 d的苜蓿草捆各项营养指标损失相对较少,其饲用价值也相对较高。试验二:通过试验一筛选出的4个较优处理,以A1(打捆密度50 kg·m-3,打捆含水量14%~16%,CaO添加量0)和A16(打捆密度200 kg·m-3,打捆含水量29%~31%,CaO添加量0)为对照。通过不同试验处理苜蓿干草体外消化试验,在体外培养48 h过程中,处理A14的产气量最高为53.13 mL,显著高于对照(P<0.05);A14的体外培养液在各个时间点的pH都低于其他处理,其pH平均值最低为6.64;A14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为61.05 mol·L-1,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1);A14的粗蛋白(CP)和干物质(DM)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81.21%和66.84%,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从营养物质、饲用价值和体外消化特性综合考虑,苜蓿干草在高水分(29%~31%)、中密度(100 kg·m-3)打捆,并添加2%的氧化钙防霉剂,在贮藏过程中营养保存最完好,饲用价值最高,体外消化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46.
为深入解析影响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我国北方地区生产优质苜蓿干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测定紫花苜蓿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的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相对饲用价值,RFV)等指标筛选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并通过各项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明确影响苜蓿自然晾晒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苜蓿自然晾晒中,影响苜蓿干燥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影响苜蓿叶绿素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和风速;影响苜蓿CP、NDF、ADF及RFV等营养指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其中温度、风速对CP的影响极显著,空气湿度对NDF、ADF及RFV的影响极显著。综合衡量,影响苜蓿干燥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风速。2)通过对各收获期苜蓿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综合分析,在与试验地气候条件相似地区,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是:温度日均值26.29~27.95℃,空气湿度日均值34.74%~36.71%,太阳辐射强度日均值268.36~422.33 W·m^(-2),风速日均值1.59~1.82 km·h^(-1)。  相似文献   
47.
农作物的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性能,增强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为了提高水稻秸秆深埋还田装置的性能,对装置的性能和作业参数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装置埋深、土壤密度和装置行进速度3个影响因素水平,设计了装置性能测试的正交试验,并在实验平台上对不同方案的装置阻力进行了测试。为了有效地采集和保存传感器的数据,提出了一种面向物联网海量传感器采样数据管理的数据库集群系统框架(Io T-ClusterDB),传感器的阻力历次采样值被保存为采样数据序列,可以支持对数据的复杂逻辑查询和分布式索引查询,支并持关键字和时空查询。最后,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水平正交试验的装置阻力数值。实验表明:Io T-Cluster DB具有良好的传感器数据接入与查询处理性能,从而缩短了秸秆深埋装置的整个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8.
传统的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因为水稻长势的不同导致喂入情况有较大的浮动,工作性能不稳定、脱粒装置适应性差,工作性能难以达到最佳状态,且低适应性的脱粒装置难以应对水稻的大规模集约化种植和品种的迅猛更新带来的新挑战。针对传统脱粒装置的局限性,研制了一种齿杆单动可变直径的脱粒滚筒,使脱粒装置既能调节脱粒齿杆的伸长量来调整脱粒间隙,又可以改善水稻物料在脱粒装置的输送效果,提升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工作性能。同时,加工装配样机并进行伸长量调节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齿杆单动变直径脱粒滚筒伸长量调节准确性达到100%,且调节灵活、方便,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9.
黄冈是湖北省重要的蔬菜产区,也是武汉城市圈“菜篮子”供应基地之一。近年来,黄冈以蔬菜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着力于稳链、补链、强链、延链,不断筑起蔬菜产业发展新高地。黄冈蔬菜产业在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指引下,按照省、市、县(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