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153篇
  115篇
综合类   1100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525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立法加工鱼粉成本低,易制作.其方法是:1选料:食用价值低的小鱼虾或商用生产的废弃物如鱼头、尾、鳃、内脏等,均可用作加工鱼粉的原料.但腌渍过的原料不易采用。2蒸煮:除去污物和杂质,清水洗净沥干.装入布袋扎好口.蒸煮20分钟。3压榨:取出布袋,压去水,直至压干为止。4晒干:将压后的粕块均匀地摊放在席子上晾晒,井时常翻动,直至含水量小于20%。晒干速度力求快.以免腐烂变质。5粉碎:将晾干的粘块粉碎,装入袋中即为成品。注意成品加储期长也要定期晾晒。鱼粉的土法加工@子尹  相似文献   
952.
自5月末以来,市北药开发办公室陆续接到铁力市、桃山局、美溪区北药办及五味子生产专业户电话和来人,反映当地五味子发生急性伤害,给五味子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接到这些信息后,我们立即向市主管领导作了汇报,并根据主管市长和办领导的批示马上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深入到受害地区进行调查、走访,并会同当地技术人员、种植户积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分析采取补救措施,尽力使损失降到最低点.目前,此次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五味子正在逐渐恢复.现将危害的有关情况、初步分析的原因及下步意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3.
根据脲酶水解尿素后释放NH3而使得水溶液pH值升高的原理,通过冷冻离心提取酶液和酸度计测定△pH的方法,测知大豆种子萌发期脲酶的活性,为大豆的合理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合丰25大豆,在底物浓度为0.25 mol·L-1时,脲酶活性最强;辽豆7号,在底物浓度为0.35 mol·L-1时,脲酶活性最强;2个大豆脲酶的最适温度是70℃;大豆种子水培养24 h,脲酶活性最强.合丰25的尿酶活性大于辽豆7号.  相似文献   
954.
鳗鲡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鳗鲡是鳗鲡属鱼类的统称,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1-2]。鳗鲡为洄游性鱼类,具有特殊的生活史,一般在淡水中生活、海水中产卵孵化[3]。鳗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肉多刺少、经济价值高,是世界性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955.
苹果烂果病的综合防治毛元丰王学才尹山云我们对苹果烂果病综合防治是从树体、环境和药剂三方面一齐着手,以壮树为本,优化环境因子为必要条件,化学防治为最终手段,三方面协调进行。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树体既是病菌的载体,又是病菌侵染的客体,只有加强树体管理,才能...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揭示β1-微管蛋白基因(β1-tub)和β2-微管蛋白基因(β2-tub)在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对多菌灵的抗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克隆测序法测定Js449(EC50=7.911μg·m L-1)、Js462(EC50=6.515μg·m L-1)、Js484(EC50=5.031μg·m L-1)、Js506(EC50=8.455μg·m L-1)和Js519(EC50=6.280μg·m L-1)等5个多菌灵抗性菌株的α-、β1-、β2-、γ-tub序列,并与敏感菌株HG-1(EC50=0.552μg·m L-1)进行比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β1-tub和β2-tub在多菌灵胁迫下的抗性菌株Js506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β1-tub和β2-tub的超量表达载体,分别在HG-1中表达。运用split PCR获得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和目标基因的融合片段,并对Js506进行原生质体转化,通过同源重组获得β2-tub的敲除体和互补体。对菌株Js506、HG-1及其突变体分别进行多菌灵敏感性测定、菌落生长观察和致病力测定。【结果】基因比对结果表明,5个抗性菌株的α-、β1-、γ-tub基因序列与敏感菌株的一致。对β2-tub序列比对结果表明,Js449、Js462和Js506菌株的第167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484菌株的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519菌株的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谷氨酰胺(Gln)。5μg·m L-1多菌灵能诱导Js506菌株的β1-tub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10μg·m L-1的多菌灵对Js506菌株的β2-tub表达量影响不显著。β1-tub的超量表达使HG-1突变体的EC50增加至2.839μg·m L-1,抗药性显著增强(P0.05)。β2-tub超量表达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对Js506菌株的β2-tub进行敲除试验,分别获得了2个转化体(△β2tub-Js506-1、△β2tubJs506-2),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确认2个转化体均不含有β2-tub。与野生型菌株Js506相比,敲除体△β2tub-Js506-1(EC50=0.078μg·m L-1)和△β2tub-Js506-2(EC50=0.072μg·m L-1)对多菌灵均表现为超级敏感,且菌落生长变慢,致病力显著下降(P0.05)。对△β2tub-Js506-1进行互补转化获得了2个互补体,β2tub-Js506-C1(EC50=7.521μg·m L-1)和β2tub-Js506-C2(EC50=7.243μg·m L-1),2个互补转化体均使敲除体△β2tubJs506-1基本恢复了抗性、菌落生长速率和致病力。【结论】5个赤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与β2-tub的第167、198、200位密码子突变有关,与α-、β1-和γ-tub序列的突变无关。β1-tub在多菌灵胁迫下诱导表达,且β1-tub的超量表达能增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β2-tub是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所必需的,β1-tub和β2tub均能影响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  相似文献   
957.
一种改进的固相扣除杂交法直接克隆全长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集多种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的优点于一体,自行优化了一种基于固相扣除杂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直接克隆全长差异表达基因的策略.该策略中的所有操作步骤,包括poly (A)+mRNA的分离,cDNA的合成和扣除杂交都是在磁珠上进行的,操作简单易行.扣除杂交是用结合在磁珠上的以oligo(dT)为引物合成的对照材料(Driver)的cDNA第一链,直接扣除加有接头的处理材料(Tester)cDNA第二链中的共有序列.多次反复使用Driver一链与Tester二链进行杂交,能有效去除Tester二链中的共有序列.磁珠的分离能最小限度地减少每次杂交造成的损失.最后一轮扣除后的Tester二链中,含有大量差异表达序列,用Tester二链特有的接头引物进行扩增,能进一步提高扣除效率.该文选用此扣除方法,成功分离到了低温驯化沙冬青幼苗和对照苗2个群体的18个差异表达克隆,其中有4个克隆是全长cDNA序列.经序列分析发现,这些基因都与低温相关,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克隆未知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958.
959.
1996年1月和1997年11~12月用蠕虫学剖检法检查鸭20只、鹅50只,于鸭体发现鸭对体吸虫1种, 于鹅体发现富川棘口吸虫、未定种棘口吸虫、矛形剑带绦虫、鸡蛔虫、异形同刺线虫和鸡异刺线虫等6种,优势种为异形同刺线虫.  相似文献   
960.
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技术研究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F1)间的遗传关系。筛选得到25个随机引物均在亲本和杂交子一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正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090)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5948);反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301)也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089)。说明正反交子代在遗传关系上均偏向各自的母本,对扩增带和聚类图的分析均得到这一结果,表明F1所接受的双亲遗传物质并非完全对等的,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可能更多来自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