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242篇
  170篇
综合类   1025篇
农作物   167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550篇
园艺   238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从烟草中克隆到1个受甲基茉莉酸和水杨酸双重诱导的糖基转移酶基因GT-MS,将其翻译起始位点5'上游800+1启动子序列取代pCAMBIAl301质粒的35S启动子,构建GT-MS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得到阳性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T-MS启动子在拟南芥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及不同器官均有表达,但主要是在维管组织表达,且韧皮部的表达高于木质部.MeJA和SA诱导后GUS活性增强,Gus基因RNA表达量成倍增加.表明GT-MS启动子与在烟草中相似,在拟南芥中也受MeJA和SA诱导.  相似文献   
992.
在摸清线状匍匐茎蔗草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和分布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茬口模式、翻耕深度等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藤草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状匍匐茎蔗草在水稻播种后即出苗,3个月内持续快速增长,每周平均增加391.57株/m^2;线状匍匐茎藤草在田间呈集群分布;与水稻-麦子-水稻茬口相比,西瓜-麦子-水稻茬口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蔗草发生量85%以上;线状匍匐茎藤草随土层翻耕深度的增加发生数量逐渐减少,使用农机具田间翻耕深度14~16cm较浅耕(8~10cm)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藤草发生量64.4%。  相似文献   
993.
百喜草体细胞低温筛选变异体SRAP分子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为禾本科雀稗属植物,原产拉丁美洲,现已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澳洲、非洲、日本及中国广泛引种栽培.20世纪80年代末江西省从台湾引种百喜草,目前百喜草已被农业部列为农业新草种进行推广,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东、江西、福建等省引种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相似文献   
994.
在摸清线状匍匐茎藨草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和分布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茬口模式、翻耕深度等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藨草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状匍匐茎藨草在水稻播种后即出苗,3个月内持续快速增长,每周平均增加391.57株/m~2;线状匍匐茎藨草在田间呈集群分布;与水稻-麦子-水稻茬口相比,西瓜-麦子-水稻茬口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藤草发生量85%以上;线状匍匐茎藨草随土层翻耕深度的增加发生数量逐渐减少,使用农机具田间翻耕深度14~16 cm较浅耕(8~10 cm)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藨草发生量64.4%.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SYBR-Green 1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PCV2ORF2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通过常规PCR扩增PCV2ORF2基因,将鉴定正确的ORF2基因片段克隆入pTG19-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Green 1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并做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PCV2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解曲线特异,相关系数为0.9988,最低检测的拷贝数为1拷贝/25μL,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结论】建立了检测PCV2的SYBR-Green 1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PCV2感染程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加味麻杏石甘汤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40羽15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0羽,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每羽滴鼻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0.3mL,建立人工感染模型,于攻毒48h后分别以0.01%利巴韦林和0.6%、0.4%、0.2%加味麻杏石甘汤进行干预,统计各组死亡率及药物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18、21、24、27、30日龄时各组雏鸡血清中IBV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加味麻杏石甘汤可明显提高雏鸡IBV抗体水平,对IB的总有效率达90%~95%,治愈率为82.5‰~87.5%.  相似文献   
997.
甘蔗花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甘蔗花叶病的症状与危害、致病病毒、发病规律、病毒检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98.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999.
天南星别名南星、白南星等,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等症。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一直为紧俏药材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霜霉病是莴笋、生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不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几乎都有发生.病害严重时,大量叶片变黄或变褐枯死,植株长势弱,造成减产.除危害莴笋、生菜外,还能侵染油麦菜、菊苣及数种野生菊科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