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1.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筛选3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60日龄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添加2和4g·d-1牛至精油组(Ⅰ组和Ⅱ组)。饲喂3个月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1)Ⅰ组母羊和Ⅱ组公羊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母羊(P<0.05),其他血液生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2)各部位肌肉脂肪酸以油酸(C18:1n9c)和棕榈酸(C16:0)为主;背最长肌中,对照组母羊MUFA、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而n-6PUFA含量显著低于该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SF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及对照组、Ⅰ组公羊(P<0.05),Ⅱ组母羊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及对照组、Ⅰ组母羊(P<0.05),Ⅰ组公羊UFA含量显著低于Ⅱ组公羊(P<0.05);半腱肌中,对照组公羊PUFA、n-6PUFA及n-3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n-6/n-3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3)各部位肌肉c9t11-CLA含量均为母羊高于公羊,且Ⅰ组母羊c9t11-CL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和母羊背最长肌c9t11-CL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公羊和母羊(P<0.05),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因动物性别、组织部位、添加剂添加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其肌肉CLA含量,且4g·d^-1添加量效果优于2g·d^-1。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紫雏菊提取物对育肥羔羊胃肠道发育及其内容物分布的影响。选用30只90日龄萨福克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基础日粮+100 mg/kg紫雏菊提取物,育肥60 d后每组选择接近组平均活体质量的4只育肥羊屠宰,测定其胃、肠道相对质量,胃、肠道内容物相对质量。结果表明:(1)饲喂紫雏菊组瘤、网胃相对质量最大。其中,瘤胃相对质量分别为瘤胃指数1.88%,%总胃质量57.52%,%总胃肠道质量29.67%;网胃相对质量分别为网胃指数0.40%,%总胃质量12.36%,%总胃肠道质量6.36%;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组瓣胃、皱胃相对质量最大:瓣胃相对质量分别为瓣胃指数0.55%,%总胃质量为16.17%,%总胃肠道质量为7.55%;皱胃相对质量分别为皱胃指数0.78%,%总胃质量为22.97%,%总胃肠道质量为10.68%;肠道(小肠、大肠)指数以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组最大,分别为2.66%和1.24%,紫雏菊组最小,分别为2.16%和0.91%,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组小肠相对质量(%总胃肠道质量)最大(36.39%),紫雏菊组最小(34.12%);小肠相对长度(%肠道总长)紫雏菊组最大(83.21%)。(2)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布情况表明,饲喂紫雏菊组瘤胃内容物分布相对较多,分别为%活体质量10.82%,%总胃内容物质量90.57%,%总胃肠道内容物质量71.14%;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组网胃内容物分布相对较少,分别为%活体质量0.13%,%总胃内容物1.19%,%总胃肠道内容物0.92%;饲喂紫雏菊组小肠内容物分布相对最少,分别为%活体质量0.99%,%总肠道内容物30.66%,%总胃肠道内容物6.54%。结论:育肥羔羊饲喂紫雏菊提取物可促进瘤网胃发育,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可刺激瓣胃、皱胃及肠道(小肠和大肠)的发育;饲喂紫雏菊可使瘤胃内容物分布量增大,小肠内容物分布量减少;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可使网胃内容物分布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祁连山牧区四季草地的合理利用,在降低夏草场载畜量的同时合理利用闲置的冬草场,以实现四季牧场的季节性草畜平衡。试验将夏季部分细毛羊羔羊转移至冬草场,后监测转场后各草场的情况,以及羔羊和母羊体重指标变化状况,并计算不同草场载畜量及牧户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降低夏草场载畜量后,可分别提高夏草场和冬草场鲜草产量18.5和3.5kg/hm~2,由于试验组羔羊转移至冬草场后被强制断奶,试验组母羊30d的平均日增重达到215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羊(P0.01);同时提高牧户纯收入940元。  相似文献   
14.
播量与留茬高度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播量和留茬高度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栽培草地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评价了肃南牧区3个不同播量处理的老芒麦在5种留茬高度处理下的再生性能,产量性状和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3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播量对老芒麦再生性能、草产量、粗蛋白质产量、ADF和NDF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而对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各指标均在播量S2(45kg·hm-2)处理下表现最好。留茬高度则对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且各指标均在留茬高度H6(6 cm)处理下表现最好。两者的互作对再生强度、草产量和ADF含量影响极显著。总体而言,肃南牧区老芒麦栽培草地的利用,在播量45 kg·hm-2、留茬高度6 cm时,不仅再生性能好、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肉品质是现代肉羊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结构及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的影响,为通过饲养水平调控肉脂型绵羊肉品质,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出生日龄接近((3.0±0.5)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16±0.54)kg)、臀型一致的阿勒泰羊30只,随机分为3组,自由采食60 d后,分别按照50%(0.25 MJ/W0.75×d-1)(NL组)、100%(0.5 MJ/W0.75×d-1)(NM组)、150%(0.75 MJ/W0.75×d-1)(NH组)的维持代谢能饲喂30 d后屠宰,取背最长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2%醋酸铀-枸橼酸铅双染色法染色,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肌肉组织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肌球蛋白重链I (myosin heavy chain,MyHC 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re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蛋白表达量。【结果】(1) 阿勒泰羊摄入50%、100%和150%的维持代谢能时,三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0.67 kg、13.33 kg和203.00 kg,差异显著(P<0.05);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NH组、NM组显著大于NL组(P<0.05);肌内膜厚度NH组显著小于NL组(P<0.05);肌束肌纤维数量、肌束纤维面积、肌束膜厚度以及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2) 饲养水平对肌质网终池面积、脂滴面积以及肌质网终池、肌原纤维、肌质的面积比都有影响,肌质网终池面积和面积比NH组显著大于NM和NL组(P<0.05),脂滴面积NH组显著大于NL组(P<0.05);肌质面积比NM组显著大于NH和NL组(P<0.05);线粒体、糖原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 饲养水平对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影响,PPARγ的蛋白表达强度、阳性面积和阳性率NL和NM组显著低于NH组(P<0.05);MyHCⅠ蛋白表达强度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大,但是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育肥期可通过饲养水平控制肌肉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类型组成,从而按照生产需要调控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放牧型甘肃高山细毛羊短期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省肃南县康乐草原,以5月龄放牧型甘肃高山细毛羊为研究对象,开展60 d的短期育肥试验。试验期间试验组从夏草场转入冬草场放牧,并辅以少量补饲;对照组按照传统饲养模式从夏草场转入春秋草场,自由放牧。结果表明,短期育肥的放牧羔羊育肥后体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羔羊(P<0.01),短期育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畜牧业;牧区以草定畜,异地育肥,实现畜草平衡发展;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立畜牧业安全生产体系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放牧强度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以10年围封、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处理下的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放牧强度对4个优势种牧草营养价值年际、月际变化和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了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 Sergiev)的粗蛋白(CP)和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Rehder)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降低了锦鸡儿的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4种优势牧草CP和DMD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规律,即多雨年份CP和DMD显著高于干旱年份(P<0.05),6月份牧草返青季CP和DMD含量显著高于9月份牧草枯黄季(P<0.05),而NDF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4种优势牧草CP、DMD和NDF受到放牧强度、年际变化、月际变化和种的相互影响。因此,建议对围封高寒草甸进行放牧,并在干旱年份和牧草生长季末家畜转场或补饲,实现祁连山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祁连山高寒牧区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以山地草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草原3个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测定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个类型草地的植被特征、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差异明显,均为高山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草原(P<0.05);群落多样性、草本植物高度差异明显,均为山地草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P<0.05);小灌木平均高度差异明显,为高寒草甸草原>高山草原>山地草原(P<0.05);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较大,其中以高寒草甸草原最为丰富;pH值变幅较大,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相反,即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土壤pH值低,反之亦然;全氮含量较高,都为1~2级(>0.2%);全钾含量居中,山地草原为2级(2.5%~3.0%),高山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为3级(2.0%~2.5%);全磷含量最低,均为3~4级(0.05%~0.10%),全量养分表现出以低磷高氮富钾为特征;速效养分以贫磷为特征;土壤保肥能力较强;各类型草地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关性各有特点;总体看来,高山草原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群落的生产力也最高,但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低。磷在祁连山高寒牧区很缺乏,建议在进行草原管理和人工饲草种植时补充磷素。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甘肃中部旱区萨寒杂交一代羔羊断奶日龄对采食量、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小尾寒羊×萨福克羊初生羔羊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公羔15只,母羔10只),分别于45日龄(Ⅰ组)、60日龄(Ⅱ组)、75日龄(Ⅲ组)和90日龄(Ⅳ组)(对照组)断奶,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60日龄断奶对羔羊后期采食量影响相对较小,而45日龄断奶对羔羊造成的伤害较大,对其后期发育严重不利。(2)45日龄前各处理组体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20日龄时Ⅱ组羔羊体重(27.25 kg±0.349 k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0日龄前各处理组间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出生~120日龄日增重Ⅱ组Ⅰ组Ⅲ组Ⅳ组(分别为0.20 kg,0.19 kg,0.18 kg,0.17 kg);断奶日龄对羔羊体尺影响不大。(3)羔羊饲养利润Ⅱ组(330.66元)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组母羊繁殖效率经济效益(1 256.49元)最高。说明在甘肃中部旱区萨寒杂交一代羔羊选择60日龄断奶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