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进一步探讨旋毛虫P53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免疫剂量为50μg/100μL,每隔10d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10d,每只小鼠以200条旋毛虫肌幼虫攻虫。分别检查感染后7d小鼠肠道内成虫数量、体外培养雌虫所产新生蚴数量以及感染后35d肌肉荷虫量。结果显示:小鼠肠道内成虫、新生蚴和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61.9%、53.45%和71.48%,表明旋毛虫表达P53基因的重组蛋白对小鼠产生了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2.
试验对体外培养的捻转血矛线虫L4期幼虫和自然感染的成虫的H11天然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纯化,并进一步测定了其氨基肽酶活性及酶抑制剂敏感性,为利用捻转血矛线虫天然抗原进行疫苗研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H11蛋白在L4期幼虫和自然感染成虫体内均有表达,且具有氨肽酶M(ApM)活性和氨肽酶A(ApA)活性,其酶活性能被EDTA及邻二氮杂菲等哺乳动物氨肽酶抑制剂所抑制。H11蛋白是寄生阶段虫体的一种酶类,在对H11蛋白进行操作时,应按照相应的酶处理方法进行,以防变性,影响抗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3.
对哈尔滨市正阳楼肉类食品公司1994年-2003 年间屠宰生猪囊尾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囊尾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逐年降低,感染率由1994年的0.63%下降到2003 年的0.08%,检验部位猪囊尾蚴的感染数量逐年下降,囊尾蚴的体积变小;猪囊尾蚴在猪体内的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猪囊尾蚴的寄生部位从多到少依次为深腰肌、肩胛外侧肌、股内侧肌、舌肌、咬肌、颈肌、膈肌、肋间肌、心肌、腹肌和脑。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黑龙江省猪旋毛虫和国际标准株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在猪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和 T.spiralis 在猪体内寄生密度较大的部位是:膈肌、舌肌、咬肌、腓肠肌、肩胛肌、肋间肌、颈肌、前腿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寄生密度较小。  相似文献   
45.
旋毛虫病McAb快速ELISA诊断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cAb 快速ELISA 诊断盒,对感染了4 个旋毛虫隔离种的猪定期检测其血清中抗体出现情况。结果,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T.spiralis)在感染24 d 后、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 T.nativa)31 d 后,可在猪血清中检出抗体;在抗体出现时间上前二者较后二者早7 d 左右。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哈尔滨地区犬旋毛虫在犬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犬旋毛虫在其体内寄生较多的肌肉是咬肌、肠肌和舌肌,而膈肌虫体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47.
1%伊维菌素复方注射液对羊寄生虫的驱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同剂量的1%伊维菌素复方注射液对羊寄生虫进行驱虫试验.结果发现:使用剂量为0.2 mg/kg时,对羊胃肠道线虫、东毕吸虫的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100%,95.69%、85.00%,效果显著.该使用剂量对羊寄生虫的驱杀具有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降低成本、减少对羊只干扰等优点,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建立了绵羊血浆中多拉菌素的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用乙腈作为血浆中蛋白质的沉淀剂和多拉菌素的提取剂,离心后取上清液用旋转真空蒸发器挥干溶剂,用5%乙腈-水溶解残渣后用ODS-C18固相萃取法对提取的多拉菌素进行纯化。用氮气在60℃沙浴中对提取和纯化后的多拉菌素进行干燥。在无水条件下,用三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作荧光衍生化试剂,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对多拉菌素进行荧光衍生化。用荧光HPLC进行检测,检测条件: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流速1.0 mL/min,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75 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20℃。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限为0.1 ng/mL,在1100 ng/mL血浆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的回收率为89.5%100 ng/mL血浆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的回收率为89.5%95.67%;不同浓度水平的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4%和5%。结果显示,本方法样品提取、纯化和衍生化过程准确、灵敏度高、干扰少、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旋毛虫各个时期的驱杀效果。采用多拉菌素浇泼剂按5mg·kg^-1·bw^-1为小鼠背部浇泼给药一次,对小鼠旋毛虫成虫、移行期幼虫和包囊期幼虫进行驱杀。结果表明。多拉菌素浇泼剂对旋毛虫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杀虫率可达99.5%,其次是旋毛虫的移行期幼虫,杀虫效果达96.62%,而对包囊期幼虫的杀虫效果最差,只有31.98%。多拉菌素浇泼剂治疗小鼠旋毛虫的成虫和移行期蚴虫疗效显著,而对包囊期幼虫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该药进一步的广泛应用于家畜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旋毛虫肌幼虫中是否存在谷氨酰胺依赖性抗酸机制(AR4),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肌幼虫谷氨酰胺酶(TsGLS)基因序列设计3条特异性siRNA分子,并通过浸泡法分别导入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沉默效果最佳的siRNA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