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正念注意量表、自悯量表、时间压力量表和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对8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正念对时间洞察力的影响,以及自悯和时间压力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①正念与自悯、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正相关;正念对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悯对时间压力有负向预测作用.②自悯与时间压力分别在正念与时间洞察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悯与时间压力在正念与时间洞察力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由此可见,正念除了可以直接影响时间洞察力,还可以通过自悯与时间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时间洞察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南北疆部分疫区马匹携带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抗体情况,运用实验室已构建保存的地方虫株重组Bc48为靶抗原,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Bc48转化至BL21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出36 KDa的重组蛋白。经KCl法切胶纯化重组蛋白后作为rELISA包被抗原,对阿克苏、伊犁、和硕等7个区域的随机采集样品(n=256)进行马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c48重组抗原能够精确识别马驽巴贝斯虫标准阳性和阴性血清;所检测的临床样品中,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19.5%,其中,南疆2个地区(和硕、阿克苏)马驽巴贝斯虫病阳性率分别为30%、9%;北疆5个地区(昭苏种马场、伊犁卡拉苏、洪纳海乡、阿尕什敖包乡和富蕴县区域)马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12.5%、17%、5%和35%。本次调查结果为新疆驽巴贝斯虫防控措施及疫苗和驱虫药的使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表达马驽巴贝斯虫新疆伊犁株Bc48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GenBank中马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新疆株Bc48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把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N-flag中,将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取pCMV-N-flag-Bc48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进行真核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为15ku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相一致;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验证,能特异地识别相应抗原,其抗体效价可达1∶128 000,说明该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真核表达质粒在293T细胞中表达Bc48蛋白。本试验可为进一步研究马驽巴贝斯虫功能基因及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在虫株的分类学研究及候选疫苗的研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以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discolor)、山光杜鹃(Rhododendron oreodoxa)、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pingianum)、大钟杜鹃(Rhododendron ririei)和绒毛杜鹃(Rhodo-dendron pachytrichum)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条件、培养温度及赤霉素浓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利用野生杜鹃资源、提高杜鹃繁育技术、培育抗逆新品种、扩大园林应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5种杜鹃种子均存在后熟期,喇叭杜鹃、海绵杜鹃、绒毛杜鹃储藏6个月为宜,山光杜鹃、大钟杜鹃储藏3个月为宜;-20℃与4℃储藏有利于减慢种子活力下降速度;5种杜鹃种子萌发适宜的培养温度为15~20℃;200~600mg· 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杜鹃种子有利于提升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宋晶晶 《新农业》2005,(3):35-35
“针眼”在医学上叫麦粒肿、眼睑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麦粒肿有内、外两种,外麦粒肿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特点是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010年分别从东北春麦区黑龙江、辽宁等省的不同地点采集的白粉病菌标样中分别分离纯化得到了56、76个单孢子堆,并分别鉴定出27、29个生理小种.其中2009-2010年2年中共出现44个小种,即1、3、7、11、13、15、21、25、27、33、37、57、75、77、111、113、133、221、217、231、311、333、401、407、403、411、413、421、423、433、437、441、453、467、501、611、613、631、633、657、667、677、711、731号小种.在2009-2010年,411号均为优势小种,2年内分别占23.2%、22.4%;其次是611号,2年内分别占14.3%、18.4%;其他类型如11号、27号等均只占10%以下.结果表明,当前小麦白粉病菌的优势由过去的15号变为毒力更强的411号,整体高毒力类群上升为绝对优势,达68.4%以上.  相似文献   
18.
马梨形虫病是由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新疆发病率更高,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对区域性马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了解2018年新疆昭苏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昭苏县18个乡镇的马全血及血清各858份,采用PCR和间接ELISA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18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3.87%和2.80%;间接ELISA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50%、10.14%和2.56%;不同年龄阶段筛查结果显示,在6岁以下的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马匹的马梨形虫感染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次获得的昭苏县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一线数据,可为当地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小麦秆锈病的防治指标,在小麦自然生长条件下,以绵阳11号、浙麦1号和龙麦30号3个具有不同抗感性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病情与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分别构建了3个品种开花期病情(X2)与产量损失率(L)之间的回归方程,其中高感品种绵阳11号的方程为:L=-1.689+1.185X2 (R=0.981,SLx...  相似文献   
20.
小麦白粉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及其防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9年以来,从山东、甘肃等11省采集土样74份,通过稀释平板法共分离菌株198株,其中真菌46株,细菌68株,放线菌84株.通过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小麦离体叶药效试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3株防效较好的菌株.将所筛选的3个菌株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放线菌DL26和PJ2对小麦白粉病抑制能力较强,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