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240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431篇
  110篇
综合类   1047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577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橡胶林生态系统光合有效辐射(PAR)作为生态系统所有生命活动、有机物质合成和产量形成的最基本能量来源,是影响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生产的最重要生态因子,对其时空变异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系统内生理生态因子变化和光合行为,为充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析2010年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PAR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日尺度上,橡胶林不同高度PAR日变化均呈现为相对比较规则的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前后;PAR从林冠顶层向下逐渐减弱,平均日总量全光照条件下(16m高度)最大,为28.89 mol·m-2,到12、8、4 m和2 m处PAR平均日总量分别占85.22%、37.49%、17.48%和13.26%.2)在月尺度上,一年中橡胶林各层PAR月总量在7月达到最大值,在1月或者12月达到最小值.一年中PAR雨季高于旱季,但表现略有差异,橡胶林林冠顶层(16 m)和林冠层(12 m)白昼时段均表现为雨季高于旱季,而冠下3层(8、4 m和2 m)只有正午前后几小时雨季高于旱季,早晚时段则相反.3)橡胶林PAR年总量全光照条件下(16m)最大为10 543.75 mol·m-2,往下逐渐减弱,12、8、4 m和2 m高度的光合有效辐射年总量分别为8 984.92、3 954.61、1 844.86 mol·m-2和l 396.41mol·m-2,分别占到总量的85.21%、37.51%、17.50%和13.24%.4)橡胶林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也因林冠等的遮挡,年内变化明显,各垂直高度也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辛基酚对成年小鼠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组织结构的影响,将25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5只/组),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试验组分别腹腔注射含0.1、1、10、100mg/kg剂量辛基酚的橄榄油,连续处理1周。试验结束后,取附睾、精囊腺及前列腺称重,并观察其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辛基酚处理后附睾、精囊腺及前列腺萎缩,重量下降。附睾管、精囊腺及前列腺管上皮细胞形态出现明显的改变,上皮细胞数量均减少并显示明显皱缩,附睾管管腔内少见成熟精子;精囊腺及前列腺官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少。结果表明,辛基酚可诱发成年雄性动物附睾、精囊腺及前列腺发育异常,且造成其组织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韭园沟小流域选择试验样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水土保持措施等信息提取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Ⅰ副区,开展梯田、沟台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应优于2.5m,开展坡耕地、坝地、退耕荒草地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宜优于2.5m,开展天然草地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可选择2.5m,开展林草植被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宜优于10m。  相似文献   
994.
保水剂在不同铵盐溶液体系中的吸水和吸附铵离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保水剂与NH4+的相互作用,选用聚丙烯酸盐型保水剂(PAA)和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P(AA-AM)),研究了保水剂在系列NH4Cl、NH4Cl-KCl、NH4Cl-CaCl2溶液体系中的吸水行为和对铵离子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铵离子能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并随铵离子浓度的增加,吸水倍率显著降低,相对吸水倍率与NH4+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幂函数的减函数关系;NH4+、K+、Ca2+单一体系,NH4+-K+、NH4+-Ca2+共存体系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按NH4+-K+相似文献   
995.
遥感监测介电常数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获取大范围地表土壤水分时空分布信息,该文开展了微波辐射计/散射计监测介电常数与土壤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微波观测的信号与目标的介电常数密切相关,而土壤含水率是决定土壤介电常数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利用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物理基础。该研究针对土壤介电常数到土壤水分之间的转换问题,利用Dobson半经验模型建立模拟数据库,用建立的模拟数据库对Hallikainen关系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法标定,建立了适用于微波辐射计SMOS(频率1.4GHz)、AMSR-E(频率6.9GHz)和微波散射计ERS-WCS/METOP-ASCAT(频率5.3GHz)监测的介电常数到土壤体积含水率转换的简化模型。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联合验证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6.
果蔬制品冻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藏技术是一种被国际上公认为最常用、最安全、最高效的储运技术.冻藏可以通过降低组织中的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减少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延长储藏期的效果.果蔬组织普遍含水量较高,在冷冻过程中比动物组织更容易形成冰晶,使果蔬在冻融后出现褐变、汁液流失、软化等品质劣变.目前果蔬冻藏相较于保鲜技术还不是一种主要的果蔬贮藏方式,但该技术发展前景良好.本文从果蔬的冻藏技术、速冻技术、果蔬脱水冻藏技术及玻璃态贮藏四方面综述果蔬冻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7.
几种增氧方式对黑臭河湖的治理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荣  裴毅  姚帮松  李旭  肖莹 《农学学报》2016,6(10):36-39
为了解如何更好地治理黑臭河湖,本研究在对比了市面上的几种增氧机械特点后,设置多组对比试验,从水体含氧量的测定和水温的测定出发进行试验,以期对比曝气微孔增氧与机械增氧的区别。用多种不同的增氧方式对同一池塘进行测定(9—10月),获得池塘表层与底层的溶氧量、水温差等指标数据。结果表明,曝气微孔增氧技术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对于水中的溶氧量增加更有效果,同时对于时段性温差明显地区水层表层与底层的温差调节作用明显,有更强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C1qC基因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免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了C1qC基因cDNA全长序列,经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C1qC cDNA全长为916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735 bp,5′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89 bp和3′端非编码区(UTR)92 bp。735 bp的ORF共编码24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26 162.5 U。同源性分析表明,草鱼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相似度最高,达到71%。经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诱导后,草鱼C1qC基因在鳃、皮肤、肌肉、肝、中肾、心脏、头肾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在草鱼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能检测到C1qC mRNA的表达,说明该基因可能在草鱼胚胎和鱼苗的免疫反应和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为今后在草鱼免疫功能方面深入研究C1qC基因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普查和实地观察分析,明确了影响黔东南州稻曲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因素:一是主推杂稻组合抗病性不强;二是多雨寡照、露大雾重、遭受秋风的气候条件与水稻的易感病生育期相吻合.针对病害发生流行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关键时期及时施药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靓巴非蛤幼苗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点,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连续观察并记录了靓巴非蛤浮游期幼虫及稚贝的形态变化过程和生长情况,在显微镜下观测了各个发育时期靓巴非蛤的壳长和壳高。通过图像和文字描述了该贝类早期生活史的形态,并对其生长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靓巴非蛤的早期形态和生长体现了巴非蛤种类的特点。"D"型幼虫期的壳长为164μm,壳高为134μm;面盘脱落期壳长为252μm,壳高为219μm;稚贝附着期壳长为481μm,壳高为403μm;底栖稚贝期壳长1138μm,壳高997μm。与其他帘蛤科种类相比,靓巴非蛤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