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湖北某养殖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和临床感染情况,试验采集10份疑似PRRS发病仔猪的肺脏、淋巴结等临床样品,应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的Nsp2部分基因用于定性检测分析,并对扩增的其中2份PRRSV阳性样品进行ORF5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结合不同疫苗毒株开展同源性比对分析。为进一步揭示病因,通过多重PCR方法对10份发病猪的肺脏和12份鼻拭子样品进行了相关致病菌的鉴定,并对其中的2株不同病原菌开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份临床样品中有5份检测到美洲型变异PRRSV,病原阳性率为50%。ORF5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个流行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与以TJM-F92、JXA1-R、HuN4-F112等为代表的高致病性致弱疫苗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6.7%~97.0%;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的同源性分别为87.6%和87.9%;与国内较早分离的经典毒株(CH-1R和R9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9%和87.4%、87.7%。患病猪临床常见感染模式为PRRSV+PM+SS、PRRSV+PM或PRRSV+HPS,2株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药物高度敏感,猪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阿奇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本研究揭示了该场保育猪的发病病原,并从分子水平明确了临床PRRSV与不同疫苗毒株的亲缘关系,为弱毒疫苗的合理选择使用和综合防控PRRS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2.
采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并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中国瘦肉猪新品系。经过五个世代的选育,初步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抗逆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新品系初产母猪产仔数10.63头/窝、产活仔数9.41头/窝、经产母猪产仔数11.50头/窝、产活仔数10.72头/窝,肥育期日增重810.90 g、料肉比2.58∶1、瘦肉率71.03%,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59.05 d,该结果全面达到或超过了育种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套杂交利用,新品系展现出了良好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率,优化的"杜×长大"、"杜×大湖"三元配套系商品猪的料肉比分别为2.69∶1和2.81∶1,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为162 d和167 d,瘦肉率分别为68.98%和67.13%,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性能。累计推广各类种猪3.2万多头,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3.
<正>母猪产科疾病会直接引起繁殖障碍,使母猪生产水平降低,处理不当可使母猪失去饲养价值,甚至死亡,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很多产科疾病一旦发生,即便治好后也会使母猪的生产性能降低。因此在养猪生产中预防与控制产科疾病是十分重要的。1乏情的防治措施初情期延迟,可采用圈舍转移、重新并栏的方法增加刺激,增加与公猪的接触,或增喂青绿饲料等促进其发情。仍不发情可用激素治疗:①一次皮下或肌注孕马血清(PMSG)10~20毫升,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400~600单位诱导发情和排卵;②静脉或肌肉  相似文献   
54.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报道,从遗传、营养、管理、环境和疾病五个方面揭示影响初生仔猪成活率的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为养猪生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培育出高繁专门化母系大白猪,引进一批法系猪,采用早期隔离饲养、免疫监测、药物预防等技术手段后,提高了猪群健康及免疫抗体水平.风土驯化后提高了法系大白猪在华中地区的适应性和繁殖潜力,为今后的育种改良和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为了改善猪肉品质,培育优质猪品系,试验研究了大白、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后代肌内脂肪的肉质作用与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各肉质指标;梅山猪与大白猪杂交可以显著提高杂交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杂种优势率显示肌内脂肪含量具有母本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57.
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对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总产仔数(TNB)、活产仔数(ANB)、初生窝重(LWB)和21日龄窝重(LW21)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0、0.15、0.09和0.14.各性状间(TNB/ANB、TNB/LWB、TNB/L W21、A NB/L WB、ANB/LW21、LWB/LW21)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87、0.74、0.43、0.69、0.59和0.51.  相似文献   
58.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流行于猪群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可以影响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临床上以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为特征.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研究应该包括菌株的分离鉴定、血清和基因分型、药物和疫苗的防治研究等.  相似文献   
59.
以中国大白猪SⅡ系和引入的英系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半封闭的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培育大白猪专门化父系SⅡ1系。经四个世代的选育,新品系母猪产活仔数11.25头/窝,育肥期日增重760g/天,达100Kg体重日龄171天,达100Kg体重膘厚10.19mm,瘦肉率67.42%,饲料消耗2.532,与杜洛克、长白猪、湖北白猪进行配套杂交均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60.
猪舍小环境调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不断增加 ,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 ,与之相配套的养猪环境控制技术就愈发显得重要。只有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优良品种的生产潜能、饲料效率、抵抗力和免疫力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养猪经营者才会得到更多的回报。笔者就温度、湿度、气流、空气污染、光照、饲养密度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猪舍小环境控制。1 温度1 1 保暖由于“小猪怕冷 ,大猪怕热” ,所以对于地处华中地区的武汉来说 ,冬天大猪基本不用特别的保暖措施。而对于初生仔猪 ,由于其机体调节体热机能发育不全 ,皮下脂肪少 ,体格小 ,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散热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