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通过比较不同成分脱囊液的子孢子脱囊效果和不同蔗糖密度梯度分离纯化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纯化效果来探索较佳的分离纯化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条件。通过试验证明10%鸡胆汁+0.75%(W/V)胰酶脱囊效果最好。75%(W/V)和20%(W/V)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子孢子回收率最高,且纯度最好,染色证明纯化后的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仍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92.
阿维菌素驱除猪疥螨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为试验对象,分别用1%阿维菌素注射液和1%伊维菌素注射液按千克体重0.03mL颈部皮下注射治疗自然感染猪疥螨病,设一不用药组作为对照,观察阿维菌素的驱虫效果。用药后第7天,重复用药一次,用药后第14、21、28天虫体转阴率为100%,并且对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为检测和评价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GM-CSF)在抗球虫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以RT-PCR技术从鸡盲肠扁桃体中克隆获得了ChGM-CSF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其长为435 bp。将试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于12、22日龄时用E. tenella孢子化卵囊进行免疫,分别于设定时间每次取5只鸡采集盲肠扁桃体,以鸡β-actin为参照建立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hGM-CSF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在第1次免疫后的第1天(13日龄,P<0.05)和第2次免疫后的第7天(29日龄,P<0.01),试验组ChGM-CS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第1次免疫后的第9天(21日龄)和第2次免疫后的第3天(25日龄)ChGM-CSF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提示ChGM-CSF参与了鸡体的抗球虫感染过程,为进一步探讨ChGM-CSF的生物学活性及作为鸡球虫病基因工程疫苗佐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
以从发生球虫病的鸡场分离的3个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地理株为实验虫株,选择常用的3种预防性球虫药物: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氨丙啉,以ACI作为敏感性判定标准,进行的药物敏感实验.实验分为13组,包括每个虫株3个药物组和一个感染不用药组,最后设1个不感染不用药组,实验结果表明,河北株和北京昌平株分别对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中度敏感,河北株和北京延庆株对氨丙啉低度敏感,北京昌平株、北京延庆株对氨丙啉敏感,北京延庆株对妥曲珠利不敏感.根据实验结果分别指导畜主换用敏感药物,控制了鸡场球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查明引起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殖场中华绒螯蟹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与组织病理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从患病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利用API ID32E细菌生化鉴定试剂条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以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的药敏特性,并通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患病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肠道等病灶组织的病理特征.[结果]从患病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菌株(HXH1),经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HXH1菌株对健康中华绒螯蟹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6.92×104 CFU/mL,对复方新诺明、杆菌肽、奈替米星、氟苯尼考、多粘菌素B、新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磺胺异噁唑、链霉素和甲氧嘧啶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罗红霉素中度敏感,对多西环素、萘啶酸、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吡哌酸等5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不敏感).与健康中华绒螯蟹相比,患病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和肠道存在明显病理变化,具体表现为:肝胰腺细胞排列极其紊乱,局部可见坏死细胞,细胞核固缩深染;局部肠黏膜上皮组织溶解脱落至肠腔内.[结论]维氏气单胞菌对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引起肝胰腺和肠道等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而造成机体损伤甚至死亡,养殖生产上可选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酰胺醇类渔用抗生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了获得纯净的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裂殖子.[方法]对25日龄白羽肉鸡口服接种 3×105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在其感染后48~124 h取十二指肠末端到卵黄蒂后5 cm处肠段,收集裂殖子并计数,确定分离裂殖子的最佳时间;将所取肠段均分为5段,分别对裂殖子进行计数,筛选分离裂殖子的最佳肠段;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对裂殖子进行纯化并分管收集,确定收集较高纯度裂殖子的最佳时间.[结果]在感染后84 h所收集的裂殖子最多;此外,从空肠中后段及空肠末端肠段中分离出较多数量的裂殖子,占总数的62%以上;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获得44 mL纯度较高的裂殖子.[结论]分离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最佳时间为感染后84 h,最佳肠段为空肠后段,收集1~44 mL洗脱液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裂殖子.  相似文献   
97.
<正>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又称活性微生物制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1])。现有研究证实,蛭弧菌、抗菌芽孢杆菌对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彭氏不动杆菌等南美白对虾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病害具有潜在的防控价值~([2-4])。例如,曹海鹏等~([5])研究表  相似文献   
98.
为了选择适宜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培养的细胞系,本试验首先用DEAE-52纤维素纯化E.maxima第3代裂殖子,然后将其与不同传代细胞系叙利亚幼地鼠肾(BHK)细胞、鸡胚成纤维(DF-1)细胞、猪肾(PK-15)细胞、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分别在37℃和41℃培养,每隔15 min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裂殖子入侵4种细胞所需时长;将裂殖子与4种细胞培养12 h,利用H.E.染色方法比较裂殖子入侵4种细胞的活力;通过比较裂殖子接种时长和接种剂量的试验筛选裂殖子入侵DF-1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41℃培养温度下裂殖子入侵所需时长更短;在37℃和41℃培养温度下,裂殖子对DF-1细胞的入侵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细胞(P<0.05),裂殖子在与4种细胞培养期间均发育为裂殖体并释放出裂殖子,但未发育成卵囊;裂殖子接种DF-1细胞6 h后入侵率极显著高于4 h(P<0.01),接种10 h入侵率最高,但与8 h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细胞数∶裂殖子数为1∶2.5时入侵率极显著增加(P<0.01);在BHK、DF-1...  相似文献   
99.
【目的】旨在评价酵母细胞壁多糖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雏鸡18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雏鸡基础日粮+不攻虫)、阳性对照组(雏鸡基础日粮+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低剂量组(雏鸡基础日粮+酵母细胞壁多糖500mg/kg+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中剂量组(雏鸡基础日粮+酵母细胞壁多糖750mg/kg+攻虫)和酵母细胞壁多糖高剂量组(雏鸡基础日粮+酵母细胞壁多糖1 000mg/kg+攻虫)。14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经口感染5 000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于21日龄和28日龄时,心脏采血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氧化氢酶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于28日龄时摘取各组盲肠并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盲肠的病理变化。【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缓解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病变,还可以显著提高同日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且呈现一定正相关;显著降低其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l...  相似文献   
100.
为评价复方中草药与微生物杀菌剂联用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的大田应用效果。本试验以养殖水质、累积死亡数量、养殖效益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了复方中草药内服(10 g/kg饲料,2次/天)配合微生物杀菌剂全池泼洒(3.75 kg/hm2,1次/10天)在养殖周期为130天时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的应用效果。与中华绒螯蟹的常规养殖方式相比,复方中草药与微生物杀菌剂联用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改善养殖水质,而且能够使中华绒螯蟹的130天平均累积死亡数量降低91.3%,每公顷产量和每公顷产值分别增加40.9%和61.9%,明显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效益。本试验证实了复方中草药与微生物杀菌剂联用对中华绒螯蟹养殖具有显著的大田应用效果,为建立中华绒螯蟹的高效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