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几年来,竹螟猖撅发生于苏浙皖毗连地区的广大竹区.因此虫为害,重者新竹大量枯死;轻者次年出笋减少,下度新竹眉围降低.1978年春季试验中发现,当将久效磷或氧化乐果注入竹腔后,次日药液即传导至叶部,其上竹粉虱死亡达87.7%,至第9天对初孵若虫,仍有很高的毒力.为了明确内吸传导的方法能否用以防治竹螟,我们搜集了几种毒性较低,药源充足,内吸性能较强与农药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犬病毒性肝炎的综合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本县一养犬户从外地购入德国牧羊犬6只,是否免疫注射不清楚。到达饲养地后没有按规定隔离观察,饲养2周即与原饲养的已按规定进行免疫注射的20只地方犬和2只杂交犬混群饲养。主诉:1999年7月2日3只牧羊犬发病,次日1只病犬死亡,5天后又1只牧羊犬发病。2 临床症状 病犬初期体温升高达40℃以上,以后降至常温以下,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呕吐,腹泄,部分犬阴囊水肿,腹围增大,触摸有波动感,叩诊呈现水平浊音,腹腔穿刺可排出大量液体,有两只犬眼角膜混浊,听诊心动加速达120次/min。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病死犬腹腔积液呈淡红…  相似文献   
13.
栗实蛾属夜蛾科,幼虫蛀害嫩梢、果实,江苏南部板栗产区均有发生。1979年溧阳县因此虫为害,减产25%。寄主除板栗外,还有野生栗。 形态 幼虫:老熟幼虫体氏14~18毫米,体淡红色,腹面淡绿色。头和前胸硬皮板褐色,后者色略浅,前胸及第8腹节气门显较其余各节为大。前胸:前胸盾上有四根毛,α位于β的前下方,δ位置较β略前,γ在α的前下方。ρ及ε在气门上方,ε较做弱。Κ群二毛,在一毛片上,π及γ在同一毛片上。中胸和后胸:α、β、ρ及ε排列成行。Κ群3毛,Κ及η位于同一毛片上,л一毛。第三腹节:α及ρ在一直线上,β在α的后下方,ε较短,Κ在气门后下方,η位于气门前下方。腹部第3~6节各有足一对,臀足一对。趾钩为单序纵带,呈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在松树——阔叶树混交林试验区中,运用伐除枯立木和衰弱木,并加以药剂熏蒸为主,航空喷洒化学农药为辅的措施,使得松树萎蔫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16.
松梢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 H.S.)、豹蠹蛾(Zeuzera sp)、松干蚧(M-atsucoceus matsurae)一旦在林木上营隐蔽性生活后,采用常规喷雾、喷粉的防治方法,难以奏效。打孔灌注内吸农药的方法,虽有较好防效,但有损材质,防碍观瞻。呋喃丹作为一内吸性药剂,施用于土壤后,有效成份被根部吸收,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即输导至植物的各个部分,因而可用来防治茎叶部分的咀嚼和吮吸害虫。根据此药在土壤中残留药效持久的特性,我们进行了试图阻止松梢螟、豹蠹蛾的为害和防治松干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竹类盛产我国南方各省,由于它生长快、产量高,所以其用途不仅用于制作农具、家具、造紙原料和通訊电柱等,而且已用来代替鋼筋、木材,成为建筑工业上的重要原料。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飞跃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竹材用途日益广泛,且亦日趋供不应求,因之  相似文献   
18.
治疗犬病毒性肝炎以输血、利尿为主,辅以中药进行口服,同时参照血液理化指标,对症治疗.对有临床症状的,特别是处于昏迷状态、四肢发凉或已经休克的重病犬,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达83%以上.犬的健康血源广泛易取,操作简便,因此用本法治疗犬病毒性肝炎疗效可靠,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秋南京近郊发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lnerand Burher)Nickle为害以来,累计已枯死黑松5万余株.本病在日本为赤松、黑松林的毁灭性病害.Kobayashi在Hikigawa观察严重受害10年生黑松死亡率的年变化如表1.发病后3—4年死树占全林70%,第7年即全林复灭.南京六·一工地一万余株25年生黑松,1982年发现此病,到1984年死树即占全林60%.松材线虫一生经过卵、幼虫(共四龄)和成虫三个阶段.雌成虫体长960—1310微米,雄成虫体长910—1190微米.交尾后,每雌产卵约100粒.完成一代所需日数:15℃时为12天,20℃时6天,25℃时4天)9.5℃停止发育,超过30℃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南京市近数年防治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经验,提出了在疫区实行彻底的卫生伐,连根挖除病死木,用熏蒸法消灭病木中的天牛幼虫,结合其他综合防治措施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