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31.
为探究芽孢杆菌 (Bacillus) 是否可替代抗生素在方斑东风螺 (Babylonia areolata) 养殖中的应用,在方斑东风螺早期面盘幼虫到稚螺生长发育过程中,使用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B. coagulans)、地衣芽孢杆菌 (B. licheniformis)] 和抗生素 (磺胺甲恶唑) 进行人工调控,研究其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存活、免疫及消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芽孢杆菌和磺胺甲恶唑均促进了方斑东风螺各性状指标的生长,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芽孢杆菌组成活率在后期面盘幼虫阶段之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磺胺甲恶唑组 (P<0.05);芽孢杆菌能够提高机体碱性磷酸酶 (AKP)、酸性磷酸酶 (ACP)、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肪酶 (LPS) 和淀粉酶 (AMS) 活性,丙二醛 (MDA) 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 (T-AOC),并且高于对照组和磺胺甲恶唑组。结果表明,在对方斑东风螺进行苗种繁育时适当使用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 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幼体生长和提高成活率,且效果优于磺胺甲恶唑。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养殖点带石斑鱼死亡原因,从患病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命名为SBY-G.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初步判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SBY-G与哈维氏弧菌菌株(KU364055.1)相似性最高,g...  相似文献   
33.
观测了草金鱼幼鱼(15.76±0.17g)在急性温度变化后耗氧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2h内,急性升温组(20~26℃)的耗氧率表现为先上升后稳定在一定水平后再次上升。而在急性降温后(26~20℃),耗氧率则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次下降。由Q10值可知,急性降温对实验鱼产生的胁迫大于急性升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明确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 algae)感染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在疾病发生及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致病性海藻希瓦氏菌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半滑舌鳎肠道组织中参与疾病发生和免疫应答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共测序获得118657条有效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度聚类后得到6732个OTUs.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以感染前(CG)的健康半滑舌鳎最高,在感染后12 h(12hpi)最低;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前后半滑舌鳎肠道优势菌门无明显变化,但不同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Elizabethkingia、曼噬甲壳菌属(Chitin-ophaga)、Brevinema、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Marivita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在CG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组成中占比最高,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Petrimo-nas、Proteiniphilum和Amin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在12hpi的占比最高,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弧菌属(Vibrio)的相对丰度在感染后24 h(24hpi)的占比最高.半滑舌鳎肠道组织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表现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基因(ALDOA)的相对表达量在24hpi时显著高于CG(P<0.05,下同);磷脂酶B1基因(PLB1)、热休克蛋白70 kD蛋白1A基因(HSPA1A)、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基因(HINT1)和γ谷氨酰转移酶1基因(GGT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G和24hpi;海藻糖酶基因(TREH)的相对表达量在12hpi时显著低于CG和24hpi.[结论]半滑舌鳎感染海藻希瓦氏菌后其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肠道组织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SPA1A和HINT1)及代谢功能相关酶类基因(ALDOA、PLB1、GGT1和TREH)呈差异表达,说明海藻希瓦氏菌感染引起半滑舌鳎肠道微生态紊乱,且肠道组织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和代谢功能相关酶类基因分别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及疾病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35.
研究草鱼肠道不动杆菌,为鱼类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微生态机制研究积累资料。从草鱼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细菌,编号为SW-2,采用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DNA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W-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对葡萄糖、甘露糖、木糖、枸椽酸盐利用等均为阴性;PCR方法扩增SW-2菌株16S rDNA并亚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获得序列长度为1 503 bp,与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7%;进一步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与A.johnsonii亲缘关系最近,自然聚类为一支,从而确定为约氏不动杆菌(A.johns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W-2菌株对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人工回归感染草鱼7 d后未出现发病死亡现象,但是否为条件致病菌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中华绒螯蟹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对其进行投喂,并定期检测其生长性能及消化生理指标 结果显示,蛋白质含量为38%的Ⅰ号饲料对河蟹的壳长、体重及丰满度等生长性能指标的促进作用效果最佳;并且Ⅰ号饲料对河蟹体内消化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组别.由此可见,在中华绒鳌蟹的生长阶段较高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可有效地提高河蟹机体生长性能及消化生理水平  相似文献   
37.
革胡子鲶血液指标及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er)的血液指标,红细胞密度为(29.04±2.12)×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1.21±0.85)×104个/mm3,血红蛋白含量为(7.64±0.69)g/L,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46±0.03)%,红细胞比积为(36.69±0.99)%,红细胞沉降率为(3.40±0.56)mm/h。对革胡子鲶外周血进行涂片观察,在涂片上可区分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但没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中,血栓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3±0.74)%、(4.36±0.65)%、(60.09±1.35)%、(16.62±1.29)%、(14.60±0.79)%。另外,在涂片上还发现了未成熟的红细胞。对肝脏、脾脏、头肾和肾脏4种造血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测定。观察发现,革胡子鲶的头肾、肾脏和脾脏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是主要的造血器官。  相似文献   
38.
流式细胞术比较研究三种对虾血细胞的分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三种对虾的血细胞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其血细胞的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特征的不同将血细胞分群,FSC和SSC二维图分析表明三种对虾的血细胞都可分为三个亚群: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同时还对各种类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个亚群血细胞所占组成比例在三种对虾之间具有相似性。其比例均为:小颗粒细胞最多,约为45%~49%;透明细胞次之,约为26%~28%;大颗粒细胞最少,约为10%~12%。  相似文献   
39.
2016年5—6月份,天津市宁河区某农户养殖的怀头鲶发病,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皮肤出血、溃烂,腹部肿大、肛门红肿外突,偶有烂鳃等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维氏气单胞菌肠炎;使用蒜素、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并补充维生素K3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广西部分猪场的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以及流产胎儿和死胎中的猪瘟病毒(HCV)进行检测.70份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中阳性11份,阳性率达15.7%;52份流产胎儿及死胎材料中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达17.3%.表明广西猪场中有比较严重的健康带毒情况.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25份阳性材料、HCLV和石门毒的引物A1/A2的PCR产物进行分析,发现HCLV、石门强毒和广西流行野毒的RT-PCR扩增产物中均有Rsa工的一个识别序列,但HCLV上的识别序列所在位置不同.本研究表明,用引物A1/A2作RT-PCR检测,并结合RFLP分析技术可把兔化弱毒和流行野毒区分开来,这将对预防猪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