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防除以看麦娘和野燕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春季使用15%炔草酸WP 450 g/hm2、3%甲基二磺隆OF300~450 mL/hm2、3.6%二磺.甲碘隆WG 300~375 g/hm2、6.9%精唑禾草灵EW 1 500~2 250 mL/hm2和5%唑啉·炔草酸EC 1 350~1 500 mL/hm2均有较理想的防效,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高于株防效。  相似文献   
22.
不同时期施用锌硅肥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优良食味粳稻代表品种南粳2704和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在移栽期、有效分蘖期、倒四叶期、倒二叶期分别单施锌肥、单施硅肥、锌硅肥配施处理,比较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硅肥相比,不同时期施用锌硅肥均能提高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倒四叶期施用锌肥产量最高,2015年与2016年南粳2704增产4.70%、7.82%,南粳9108增产5.50%、5.39%。各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呈单施锌肥单施硅肥锌硅肥配施。在倒四叶期单施锌肥和锌硅肥配施产量最高,而在有效分蘖期单施硅肥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锌硅肥,均能使稻米的糙米率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同时还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其中以倒二叶期施用锌硅肥显著增加粳稻外观品质。不同时期施用锌硅肥对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处理而异,但均能增加稻米的胶稠度、口感、食味值、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其中以倒二叶期施用锌硅肥效果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最高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与蒸煮食味品质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口感和食味值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在倒四叶期施用锌肥能提高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倒二叶期施用锌硅肥能提高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明确氮肥对水稻脂类合成的影响,为水稻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南粳9108(粳稻)和IR72(籼稻)为材料,设置N_0(0 kg/hm~2)、N_1(90 kg/hm~2)、N_2(135 kg/hm~2)、N_3(180 kg/hm~2)4个施氮处理,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脂类合成及其积累的影响,并分析脂类合成相关酶对粗脂肪、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组分影响。【结果】随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粗脂肪、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对不同品种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言,南粳9108和IR72分别在N_1和N_2处理下亚油酸含量最高,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含量最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南粳910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IR72。进一步分析表明,2个水稻品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脂肪酸合酶(FAS)、3-磷酸甘油脱氢酶(3-GPD)和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酶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结论】氮肥通过提高脂类合成相关酶的活性,进而促进粗脂肪,游离脂肪酸的积累,并影响脂肪酸组分;且在N2处理下,2品种脂类合成相关酶活性大,粗脂肪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24.
<正>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进行规划、施工、管理。这样明显具有易操作性、管理简单、比较符合传统的村民居住习惯,但作者也发现了其中有许多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居民造成不利影响,作者结合国外许多国家的居民居住环境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前瞻性的农村居住环境模型:总体思路:突破旧有传统,打破村庄界限,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新农村规划,高度集中居住,建设较大型居民小区,同时进行多种综合性的管理、服务、生产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5.
26.
梨树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提出玉米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以为玉米实现高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该文对60%氟唑磺隆·唑草酮水分散粒剂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萧县优势禾本科杂草野燕麦以及阔叶杂草婆婆纳、播娘蒿、荠菜、泽漆、麦瓶草等防效较高,且对小麦安全。建议在杂草3~5叶期施用,有效成分量36~45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8.
《乌塘鳢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系闽东水产研究所1991年利用现有鱼虾基地开展的新品种繁殖试验项目,并获得首次人工育苗成功。8月6日,省水产厅邀请省内外专家和省、地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11人,在宁德大黄鱼育苗基地室内池进行现场验收表明:全部点收幼鱼10037尾,平均全长2.78公分、体重0.28克/尾,育苗成活率达57.7%。其受精率、孵化率及稚鱼成活率均较高,取得了人工育苗成功经验。摸索掌握了人工催产、采卵、孵化及苗种培育等育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响应规律,为水稻高产稳产、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在盆栽土培条件下,研究了5种1,2,4-三氯苯(TCB)浓度(0、10、20、40、80 mg kg-1土)对2个水稻品种(宁粳1号,敏感;扬辐粳8号,耐性)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CB的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低浓度TCB (10 mg kg-1)下,扬辐粳8号的株高、鲜重和产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qN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而Fv/Fm和Fv/Fo略有下降;宁粳1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ΦPSII、Fv/Fm、Fv/Fo、qp和产量略有下降,气孔导度显著降低。在20 mg kg-1 TCB处理下,宁粳1号的光合参数、产量、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均显著降低,而扬辐粳8号略有降低,表现出较强耐性;在中高浓度TCB (40 mg kg-1,80 mg kg-1)处理下,2个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株高、鲜重和产量均受显著抑制,且以宁粳1号的降幅较大。TCB对水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不仅与其浓度有关,且存在显著品种差异,耐性水稻品种表现出低浓度TCB处理对其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其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中高浓度TCB处理时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受胁迫程度小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以"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法,设置NaCl浓度为0.60%,以SA浸种+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为缓解方式,分别从光合色素、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三方面探讨SA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SA处理可提高NaCl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调节叶片气孔的闭合程度,改变光合机构,提高光合吸收、耗散以及捕获的能量,使中棉所41号的净光合速率(Pn)提高8.32%~18.76%,中棉所49号提高14.29%~25.19%,其中以0.05 mmol·L-1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为最优,可促使Pn提高18.76%~25.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