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藏川杨引种及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西藏地区引进新树种藏川杨,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主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及1年生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藏川杨是西藏高海拔地区树种,但在河北省仍能较健康生长,且表现出较好的适应特性,应在河北坝上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32.
以五份披碱草属牧草种质为材料,对其8个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量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新品种选育及种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的表现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为6.55%~21.25%,其中节间长度、茎节数、花序长、叶片数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各性状在参试材料间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92%,反映了总体数据的大部分信息;隶属函数分析表明,老芒麦新品系、圆柱披碱草在各供试材料中表现较优,是新品种选育和种植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3.
席文秋  刘谞  孙娜  郑岩  杨占全  马佳 《当代水产》2021,(4):76-77,79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从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向集约化、工厂化模式转变,高密度、低污染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已逐步成为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该模式以人工投饵为主,加之养殖密度高、投饵量大,养殖过程中易产生并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和生物残体等物质,水体中氮素含量超标,并积累了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最终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4.
为了筛选到有效干扰牛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M1)基因特异性siRNA,试验设计并合成3个靶向干扰牛FOXM1的5-羧基荧光素(FAM)标记siRNA,对siRNA转染剂量进行优化,筛选出干扰效果较好的siRNA,并检测干扰FOXM1后MDBK细胞中LC3-Ⅰ/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iRNA的最佳转染剂量为1.5μL(20μmol/L),3个特异性siRNA的干扰效率分别为34.2%、52.0%及72.5%,干扰牛FOXM1基因效果最好的siRNA是siRNA-929,它能够阻止细胞中LC3-Ⅰ型向LC3-Ⅱ型的转化,使自噬过程受到抑制。说明试验成功筛选到干扰牛FOXM1基因的特异性siRNA。  相似文献   
35.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治疗患病水貂提供依据,本试验对山东省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7只疑似患有沙门氏菌病的病死水貂的肝脏和脾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分离纯化方法从样品中分离菌株,并采用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运用K-B药敏法检测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菌株耐药基因及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得到的7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小的杆菌;生化反应检测显示,分离菌株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MR试验、枸橼酸盐、硫化氢试验均表现为阳性,初步鉴定分离菌株为沙门氏菌;PCR产物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7株分离菌均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株沙门氏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和多黏菌素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表现为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7株沙门氏菌共检测出8种耐药基因blaTEM-1、blaCTX-M-1G、aadA1、aac(3′)-Ⅳ、aac(3′)-Ⅱc、aph(4′)-Ⅰa、aph(3′)-Ⅶ和oqxAB,以及基因盒为aadA1、arr-3-aacA4和blaPSE-1的Ⅰ类整合子。综上可知,本试验在送检的7只患病水貂的肝脏和脾脏样品中分离到7株沙门氏菌,分离菌株均为耐药菌株,且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耐药基因呈多样性,且存在位于质粒上的耐药基因扩大了耐药基因的传播范围,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6.
光合作用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并在盐碱胁迫响应中起到积极作用。前期研究将光合途径中野生大豆来源的GsPPCK1和GsPPCK3基因转入苜蓿,所获得转基因苜蓿耐碱性提高。从光合作用和有机酸积累角度探索转GsPPCK1和GsPPCK3基因苜蓿耐碱性增强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碱胁迫9 d后,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转基因株系P1-5、P3-8与未处理相比变化并不显著,分别下降了11.27%、13.30%,而非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了39.11%。转基因株系P1-5、P3-8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胞间CO2浓度(Ci)在胁迫处理后也有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仅为非转基因植株下降幅度的1/2。光合途径中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苹果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正磷酸二激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等关键酶的酶活及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量在碱胁迫处理后均呈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株系P1-5、P3-8 的光合酶活和4种有机酸含量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上升极显著(P<0.01)。PEPC(Medtr4g079860.1)、NADP-ME(Medtr8g014390.1)、NADP-MDH(Medtr1g043040.1)、PPDK(Medtr4g118350.1)及Rubisco(Medtr4g 021210.1)基因的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转基因株系中基因的表达变化较非转基因对照更为显著(P<0.01)。由此表明,在正常情况下,GsPPCK1和GsPPCK3基因的超量表达并未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在碱胁迫下,转基因苜蓿的光合作用受碱胁迫的抑制较小,这一过程可能与PEPC酶的激活有关。另外,光合中间产物有机酸含量的显著上升对维持细胞内pH值的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一、谷子品种
  铁谷选系,由葫芦岛市连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粮草兼收型笨谷,生育期107~110天,为中熟品种,株高170厘米,穗长25厘米,穗粗2.9厘米,穗猫尾形,有刺毛,单穗粒重12~15克,千粒重2.7~2.8克,出米率80%~82%,米金黄色商品性好,煮食有黏性,光滑细腻,口感好,谷草比1∶(1.5~1.7)。抗锈病、抗白粉病、抗风、抗倒伏,成熟不早衰,抗旱耐湿,喜肥水,适应性、丰产性好。2006~2010年在平地种植,平均籽粒产量350~450公斤,谷草亩产650~700公斤,比吨斤谷增产15%~20%;在坡地种植平均籽粒产量300~350公斤,谷草亩产450~500公斤,2009年钢屯镇钢东村刘长林在平地种的铁谷选系亩产527公斤。种植铁谷选系可获得粮草兼收。  相似文献   
38.
光合作用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并在盐碱胁迫响应中起到积极作用。前期研究将光合途径中野生大豆来源的GsPPCK1和GsPPCK3基因转入苜蓿,所获得转基因苜蓿耐碱性提高。从光合作用和有机酸积累角度探索转GsPPCK1和GsPPCK3基因苜蓿耐碱性增强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碱胁迫9d后,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转基因株系P1-5、P3-8与未处理相比变化并不显著,分别下降了11.27%、13.30%,而非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了39.11%。转基因株系P1-5、P3-8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胞间CO2浓度(Ci)在胁迫处理后也有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仅为非转基因植株下降幅度的1/2。光合途径中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苹果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正磷酸二激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等关键酶的酶活及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量在碱胁迫处理后均呈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株系P1-5、P3-8的光合酶活和4种有机酸含量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上升极显著(P0.01)。PEPC(Medtr4g079860.1)、NADP-ME(Medtr8g014390.1)、NADP-MDH(Medtr1g043040.1)、PPDK(Medtr4g118350.1)及Rubisco(Medtr4g021210.1)基因的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转基因株系中基因的表达变化较非转基因对照更为显著(P0.01)。由此表明,在正常情况下,GsPPCK1和GsPPCK3基因的超量表达并未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在碱胁迫下,转基因苜蓿的光合作用受碱胁迫的抑制较小,这一过程可能与PEPC酶的激活有关。另外,光合中间产物有机酸含量的显著上升对维持细胞内pH值的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正常细胞恶性扩增过程中需要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修饰的介入。这些恶性细胞通过抢占信号通道获得生长所需的生物活性,扩散并最终杀死宿主。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细胞有很高的基因重排率,并可对致癌基因产生局部的修饰和置换。端粒学说的形成,对解答肿瘤中致癌基因不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端粒本质是一种核蛋白结构,在每一次DNA复制时都通过自身磨损从而保护了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无论是在老化的组织中,是在与癌症相关的组织增生性疾病中,  相似文献   
40.
高稳系数法对7个新春系列小麦品种稳产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igh Stability Coeffieient Method,简称HSC法)对7个新春系列小麦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春12和新春26是聚合了高产稳产性质的优良春小麦品种。高稳系数法(HSC)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小麦是否具有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