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61篇
  62篇
综合类   701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弄清云南苹果产区根际真菌种群与分布,从云南主要苹果产区的6个市(县)采集根部病害样品,观察并记录其在田间的危害症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与纯化获得200份真菌分离物,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序列BLAST比对,同时结合真菌形态分析鉴定分离获得的真菌属种。研究表明,云南苹果根际真菌包含有致病菌、有益拮抗真菌、腐生菌、内生真菌与环境代谢真菌等几种类型。在分离获得的真菌分离物中,根腐病致病菌和拮抗真菌占大部分,分离率分别为31.15%和22.11%,其次为果实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8.04%,叶部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7.04%,腐生菌种群分离率为4.02%,枝干病害的致病菌分离率为2.5%,内生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分离率为1%,木质纤维素降解真菌粗糙脉孢菌分离率为0.5%。此外,研究发现一些功能尚无研究的根际真菌。根腐病优势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分布于马龙、泸西,具有较高检出率,宁蒗次之,其余果园没有检测出此菌;腐皮镰刀菌仅分布在宁蒗、泸西与丽江;引起苹果轮纹病和苹果枝干溃疡病的葡萄座腔菌分布于马龙、昭通、泸西;属于拮抗性真菌的木霉属和毛霉属真菌在云南苹果产区分布广泛。研究推断苹果园根际微生物存在致病菌与生物防治菌之间的互相对抗与斗争。根际腐生,功能不明的微生物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62.
导读:番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一直是浙江省广为种植的蔬菜作物。介绍了越冬番茄全程水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方法、灌溉施肥条件、不同时期水肥一体化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63.
文章分析了宣威市常用的4种猪饲料原料中的蛋白质、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用于生猪养殖效果最好,桥单6号、胜玉607作为饲用玉米的价值更高,板桥街道、西宁街道、普立乡种植饲用玉米营养价值更高,同时绿肥、萝卜可作为生猪养殖饲料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4.
[目的]筛选产β-半乳糖苷酶的芽孢杆菌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株的最佳碳源是乳糖,最佳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Na+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乳糖含量为1.20%,牛肉膏含量为0.63%,蛋白胨含量为1.04%时,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酶活可达3.68 U/ml。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45℃,接种量为2%,振荡培养17 h,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最高,为5.49 U/ml。[结论]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生长旺盛,适宜生长pH值范围广,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主要以化学手段研究生态系统中信息物质的产生、转运、传导、接受及作用机理,是当前国际化学生态学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化学生态学领域中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和植物利己素、互利素等进行害虫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展示了化学信息素在未来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化学信息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6.
以3个不同低温弱光耐性甜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低温弱光下幼苗生长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及其成株期产量水平的差异状况。结果表明:昼夜温度15℃/5℃、光照强度4 000 lx、光照8 h、处理时间15 d是筛选甜椒耐低温弱光材料的适宜选择压力,开展度变化量是最佳的形态鉴定指标,茎粗、株高的变化量可作形态鉴定的参考指标。在此条件下,开展度以及茎粗、株高变化量的大小与材料的低温弱光耐受性的表现相一致。耐低温弱光材料茎的增粗与株的增高明显、叶片萎垂现象轻微,生长受到的抑制程度较轻,且与不耐低温弱光材料在开展度变化指标上的差异显著,易于正确地鉴定出低温弱光耐性材料。  相似文献   
67.
水分胁迫对牡丹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牡丹光合指标及荧光特性变化。[方法]以胡红、洛阳红两种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的水分胁迫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及荧光测定仪测定其光合指标及荧光特性。[结果]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干旱抑制牡丹净光合作用、限制气体交换,改变光合日变化;水分胁迫(特别是水分过量)时牡丹叶片Fo上升,Fv/Fm下降引起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但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下午又逐渐恢复到上午水平。[结论]7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于牡丹的生长;与干旱胁迫相比,水分过多更不利牡丹的生长。两种供试品种中,胡红比洛阳红更耐旱,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68.
陕西礼泉苹果林地和麦地土壤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山  赵景波  龚成双  孔雯雯  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24-6426,6530
根据对陕西礼泉县城郊苹果林和小麦地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礼泉10龄和10龄以上苹果林地土层含水量较低,2m以下土层含水量一般低于12%,发育了长期性轻度土壤干层;麦地平均含水量普遍较高,没有土壤干层发育,但春季2m以上的土层含水量较低,有季节性干层发育。苹果树的种植造成了土层含水量明显降低,表明研究地区的降水量对苹果林的生长有一定的制约,可通过减少果树种植密度、增大行间距、适度溉频等途径减少苹果林地土壤干层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降水少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对麦地采取灌溉措施,减少季节性干层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9.
采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试管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配制两个不同激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组合,研究牡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以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7~14d,生长素浓度较低的诱导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缓慢下降,而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诱导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的外植体表现为缓慢上升;14d以后两种诱导培养基中外植体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21d时达到峰值,接着下降;两种诱导培养基外植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培养到14d时达到峰值;SOD活性变化规律与可溶性糖相似;两种诱导培养基的外植体POD活性在前28d一直下降,28d后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POD活性逐渐上升,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则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70.
张小毅  黄宁  马丽娟  赵繁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43-11244,1137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组分-A1(APS-A1)对甲基异柳磷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EVAPVR)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试验对象,以甲基异柳磷为损伤药物,以APS-A1为保护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结果]APS-A1能明显减轻甲基异柳磷(7μmol/L)对血管EDRR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APS-A1也能降低ECMP的增加,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阻滞丙二醛(MDA)浓度的升高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降低。[结论]APS-A1对甲基异柳磷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