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小配子体及小配子的发育均在宿主细胞的带虫空泡内进行,带虫空泡内含有较多的泡内小管以及由小配子体逸出的线粒体和基质小体。多核小配子体是由最初的单核小配子体发育而成。小配子的形成首先是中心粒转变成鞭毛的基粒,此后鞭毛和顶体与小配子体成切线方式长入带虫空泡;几个小线粒体融合成一大线粒体,嵌于核前方一侧,与核一起突入带虫空泡。成熟的小配子体长约6.5μm,有两根鞭毛。鞭毛的横断面为9+2的微管结构。体部由顶体、线粒体和核组成。由顶体的腹侧向后发出4~6根微管,其中只有2~3根延伸到体后部。  相似文献   
82.
达呼尔奥斯特线虫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在我们对北京地区家畜寄生虫的区系普查中,发现绵羊的胃肠道线虫不仅种类多,而且感染的数量也很大,它对北京地区的养羊业危害甚大,为解决此生产问题,继在1978年利用盐酸左旋咪唑进行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时盲肠中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鸡在感染球虫后第7、10、14d时盲肠中的PH值呈显著下降,且氧化-还原电位显著地向氧化相移动 。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所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增强现象可能至少与球虫感染时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85.
10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四种药物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4省市10个鸡场分离到10株柔嫩艾养耳球虫,使用AA肉鸡按每只鸡接种10万卵囊,对马杜霉素、百球清、盐霉素和拉沙里菌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测试。依照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相对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减少率3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30%虫株对马杜霉素和百球清有抗药性,40%虫株对拉沙里菌素有抗药性,70%虫株对盐霉素有抗药性,80%虫株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有抗药性。虫株的抗药谱带有明显的地方性。此外,对抗药虫株的鉴定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首次对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虫卵、第一、三、四期幼虫和成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对各期虫体的口孔、唇片、头乳突,头感器,体表横纹和纵脊等主要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捻转血矛线虫,达呼尔奥斯特线虫及蒙古马歇耳线虫的扫描电镜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观察马杜霉素对球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探讨马杜霉素抑杀球虫的作用机理 ,将马杜霉素按0 .0 0 0 5%浓度混入鸡的育雏饲料中 ,1 2日龄时 ,用该饲料喂给药组的鸡 ,同时 ,另设定 1组不用药对照组 ,在1 4日龄时 ,参加实验的 2个组的每只实验鸡接种对马杜霉素敏感的孢子化的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 2× 1 0 4个 ,感染后 84,96,1 0 8,1 2 0和 1 32 h每组分别捕杀 2只实验鸡 ,取鸡盲肠组织 ,制成超薄切片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鸡体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在马杜霉素作用下超微结构的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发现线粒体表现为数量增多和形态改变。形态改变表现在有的线粒体弯曲为马蹄形或者弓形 ;内部结构的变化为 :有的线粒体内膜和嵴脱落 ,内部形成空泡、膜状结构、螺旋状或者髓鞘样结构 ,有的线粒体的嵴变为与线粒体的长轴平行排列 ,且贯穿线粒体。作者推测马杜霉素等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的作用机理为 :破坏虫体内部结构与抑制虫体的生理机能 2个方面的协同作用达到抑杀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鸡体内用5mg/kg马杜霉素作用于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敏感虫株和抗药虫株,比较裂殖生殖阶段超微结构的差异。敏感株型裂殖体体积变小,所生成裂殖子的数目变小,裂殖子膨胀,裂殖子间(带虫空泡内)微管膨胀,结构模糊,有髓鞘样结构出现;限制膜外突和细胞质分离形成空隙,膜结构模糊,有破损;细胞浆空泡化,出现附加体和髓鞘样结构;少数细胞核的外膜外突和内膜分离,有的部位的核膜模糊、破损。首次发现裂殖子顶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棒状体消失,微线数目减少或者消失;线粒体表现为形态改变,嵴脱落,内部形成空泡、膜状结构和髓鞘样结构,线粒体的嵴与长辆平行排列,且贯穿线粒体。抗药虫株没有发现异常变化。推理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的作用机理为破坏虫体结构和抑制虫体的生理机能两个方面;球虫对该类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是基因突变和药物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裂殖生殖阶段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描述。其第二次裂殖生殖方式为外裂殖生殖,裂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裂殖子逐渐变圆形成裂殖体,此过程中裂殖子的棒状体首先消失,引后锥体和极环消失、最后微浅、淀粉颗粒和折光体消失。裂殖体长大后,细胞膜下陷,将裂殖体分成几个部分,随后裂殖体进行核分裂成多核裂殖体,此后在靠近细胞核处细胞膜加厚外突,临近部位的细胞膜凹陷,同时近突起部位内膜复合体加厚形成极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幼稚裂殖子,幼稚裂殖子后部与残体相连,此过程中裂殖子的锥、极环、微线、棒状体、淀粉颗粒、折光体依次逐渐形成。裂殖子成熟的标志为从残体脱离,裂殖子的膜下微管24根纵向贯穿裂殖子直达顶端和极环相连,裂殖子内部由锥体、锥体前环1、锥体前环2、极环、微线、线粒体、折光体和3-多个棒状体等组成。  相似文献   
90.
为揭示球虫感染对蛋鸡的肠炎沙门氏菌敏感性及鸡蛋的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率的影响而进行了本研究。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蛋鸡生产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蛋及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敏感性均具有增强作用。具体表现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使肠炎沙门氏菌污染蛋壳显著增多(P<0.05);球虫感染鸡所产蛋,无论是新鲜的还是贮存1周后的,其蛋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比仅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鸡所产蛋要高;球虫感染鸡盲肠中的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沙门氏菌数显著增加(P<0.01);球虫感染鸡输卵管中的肠炎沙门氏菌也有增多;球虫感染使泄殖腔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增加鸡群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水平及其垂直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