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52.
乳突类圆线虫人工培养初试陈刚(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孔繁瑶,蒋金书,韩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100094)作者对1.丝状幼虫的消毒和脱皮方法;2.不同培养基和不同附加因子对丝状动虫体外培养的影响;3.最佳培养气相组成及pH值;4.二步培...  相似文献   
53.
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盐霉素对兔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球虫病主要危害1—3月龄的幼兔,多发且危害严重。据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等地的报道,兔群的平均感染率在90%以上,病兔的死亡率可高达60%,感染后体重减轻12—27%,耐过的病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防治该病,国内外曾采用磺  相似文献   
54.
55.
采用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从实验感染大白鼠血液中提纯伊氏锥虫,-20℃反复冻融,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制成可溶性抗原,经Sephadex G—50脱盐后进行DE—52纤维素氯化钠梯度离子交换层析从中纯化变异表面(?)蛋白。经鉴定是一种分子量为30KD,富含碱性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纯度。免疫原性试验证实是伊氏锥虫广西骡株的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56.
前言北京市门头沟山区的羊只感染胃肠道寄生线虫颇为严重,不仅感染率高,而且感染强度大、种类多,严重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常不时发生死亡,气候骤变,死亡率更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门头沟山区发  相似文献   
57.
乳牛滴虫病     
北京双橋国营農場在本年6月於蒲氏桿菌病阴性乳牛羣中發現有早期流產現象,經檢驗証明係胎体滴虫(Trichmonas foetus)所致,其經过情形如下: 乳牛184号,4歲,荷蘭种,曾經多次配种未姙,本年1月8日由本場1号公牛配种,第一次受胎(双胎),4月28日陰門有脓排出,29日流產1胎兒,胎兒及胎膜完整,色澤正常。30日又流產一胎兒,5月9日發情,陰道紅腫。6月10日中監所張計舒同志等第一次用林氏液冲洗陰道鏡檢發現有滴虫存任,惟數量不多。  相似文献   
58.
寄生于中国马属动物的圆形线虫(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寄生于我国马属动物的七种圆形线虫,它们是:Craterostomum mucronature(Ihle,1920),Gyalocephalus capitatus Looss,1900,Cylicocgclus radiatum(Looss,1900),C.brevicapsulatum(Ihle,1920),Cylicodontophorus bicoronatum(Looss,1900),C.euproctus(Boulenger,1917),和Schulzitrichonema asymmetricum(Theiler,1923).  相似文献   
59.
斯氏艾美耳球虫子孢虫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氏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呈香蕉形,外被三层膜组成的表膜,有前后极环;顶复合器具典型结构,棒状体为8根;核一个,位于虫体前半部,含一个偏心核仁;相当于核中部水平位置的表膜上,见有一微孔;折光体在核后,呈球形,约占子孢子纵长的2/5;尾部常见一兔尾巴式的结构,构成方式类似阿米巴的伪足,是由被表膜的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胞质中见有许多管泡状线粒体和一些电子致密体。  相似文献   
60.
以大家畜和小鼠感染试验比较了我国南、北两大疫区伊氏锥虫株及南方疫区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感染南方疫区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马属动物和牛的临床及血检变化极为相似,感染后者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比感染前者的长16h,但两虫株致病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感染北方疫区动基体株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比感染南方株的长,与感染南方疫区动基体株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无动基体株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北方疫区虫株致病力弱于南方疫区虫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