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黄条金刚竹(Sasaella kogasensis'Aureostriatus')是竹亚科东笆竹属(Sasaella)金刚竹的品种之一,叶子具黄条纹,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之一.2015年3月黄条金刚竹在国内出现了自1984年引种以来的首次开花.为了给研究竹类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提供新的资料信息,通过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的方法对黄条金刚竹花序形态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如下.(1)花芽分化初期生长点呈半球形;早期花序上顶端小穗原基先发育,侧生小穗原基后发育,各小穗小花发育顺序从下往上;小花分化由外向内,外稃、内稃和浆片原基先分化,雄蕊和雌蕊原基后分化.(2)黄条金刚竹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类型为连续型,花粉粒多为三细胞型.(3)黄条金刚竹胚珠为倒生胚珠,珠被双层,薄珠心,大孢子四分体呈线性,合点端1个大孢子分化成为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胚囊为蓼型胚囊.研究明确了黄条金刚竹花序建成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表明黄条金刚竹为混合花序,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2.
对彩叶观赏竹种靓竹进行组培快繁研究,以不同季节采集的靓竹鞭芽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最佳灭菌时间筛选,寻求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诱导培养过程中最佳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确定移栽驯化最佳基质,从而建立高效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靓竹最佳采样季节为8—9月,最佳灭菌处理为75%乙醇30 s→无菌水冲洗3~5次→2%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5 min→无菌水冲洗3~5次→滤纸吸干水分接种,灭菌率达67.21%;靓竹丛芽诱导及增殖过程中,利用6-BA、KT、NAA、TDZ不同组合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5 mg/L 6-BA+0.5 mg/L KT,诱导率达87.5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5 mg/L 6-BA+0.5 mg/L KT+0.5 mg/L TDZ,增殖系数达5.05;靓竹丛芽增殖过程中可同时生根,最佳生根培养基与增殖培养基相同,生根组培苗开盖炼苗7d后,移栽至基质为壤土:草炭土=2:1中,成活率可达95%,幼苗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23.
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开花的金佛山方竹竹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方竹的开花特性,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探究金佛山方竹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属于有叶开花类型,其花芽分化的时间为8月份,次年2—3月份进入开花期,小花雌雄同花,有稃片2枚(内稃和外稃),浆片3枚,雄蕊3枚,雌蕊1枚,柱头为短花柱。金佛山方竹每个花药有4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小孢子,其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最终产生2细胞或3细胞型成熟花粉粒;金佛山方竹的花药壁绒毡层为腺质型,发育方式为单子叶型;雌蕊由两心皮卷合而成,为一室子房,有双珠被倒生胚珠,薄珠心,蓼型胚囊,大孢子四分体为一字型线形排列,位于合点端的单胞发育为具有功能的大孢子,再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7胞8核成熟胚囊。  相似文献   
24.
应用竹类叶片性状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竹种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片性状特征及其特征组合对竹种识别准确度的影响,找出分类效果较好的特征组合。以江苏、贵州、云南共16属70种(变种、变型和品种)竹子叶片为试验材料,提取9个叶片性状特征作为原始数据集,引入RBF核函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惩罚系数(C)=1 000,核函数的参数(γ)=0.1。结果表明:当选用9个叶片性状特征进行识别,准确率为86%,考虑到特征组合存在冗余,最终以5个叶片特征(包括叶片的长、宽、面积、周长以及叶面积与周长的比)进行模型训练,识别准确率为81%。以选取的特征组合建立模型,在种水平上,62个竹种的识别精确率达到70%以上,23个竹种的精确率达到90%以上,鹅毛竹和两年生毛竹的精确率达到100%;在属水平上,14个属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0%以上,5个属达到90%以上,倭竹属的准确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5.
金佛山方竹实生苗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2种叶性状变异,表现为宽叶和窄叶。前期研究根据1年生实生苗最大株高(H)、地径(D)及分蘖数(X),将其分为3组(F1:H≥65 cm、D≥5.34 mm、X≥9;F2:65 cm>H≥54 cm、5.34 mm>D≥4.37 mm、9>X≥7;F3:54 cm>H≥45 cm、4.37 mm>D≥3.43 mm、7>X≥4)。利用实地观测、石蜡切片及Python语言分析金佛山方竹2种叶变异类型3个分组2~4年生实生苗的秆性状、叶性状及地下竹鞭生长情况,并比较2种叶变异类型间的性状差异筛选出优良实生苗。结果表明:对于叶性状,不同组间的F1实生苗生长性状优于F2及F3;相同组时,窄叶型叶片面积虽小但数量显著多于宽叶型,且2种类型叶片在叶厚度、表皮厚度、泡状细胞组大小、梭形细胞间空隙长度、叶脉数量及面积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秆性状,不同组间的F1实生苗生长最佳,其次为F2,F3生长表现最差;相同组时,窄叶型实生苗生长的更好,其株高、地径、枝下高、发笋数等明显大于宽叶型。对于地下鞭生长状态,不同组间,仅F1实生苗发育出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