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017年1月,新疆博乐某牛场犊牛群出现腹泻疫情,本试验旨在调查病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肛拭子和新鲜粪便样本,先用Speed V-Diar4~(TM)试纸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大肠杆菌F5(K99)的检测,再对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子分群,最后对分离菌进行致病力及耐药性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粪便样本的试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6份样品中共得到6株大肠杆菌和1株爱德华氏菌,分子分群PCR检测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A群占83.3%(5/6),F群占16.7%(1/6)。半数致死量结果显示,只有1株大肠杆菌(菌株XJ-B1)具有致病性,可致小白鼠腹泻和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菌对这18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XJ-B1耐药程度最严重,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多肽类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菌。由此可见,这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本次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也是本试验首次分离到牛源的F群大肠杆菌,该菌的多重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23.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的皮肤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对人类及动物造成极大的影响。内质网应激介导的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可能成为治疗黑色素瘤新的靶点,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主要探讨了其研究机制,为黑色素瘤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牛异食行为(PICA)是以舔食、啃咬一些无营养价值异物为特征的一种异常行为,大多研究认为,PICA是因某些营养素紊乱和生活环境受限所致.业已证明,肠道菌群与宿主营养代谢关系密切,肠道菌群-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与动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日益被揭示.但PICA牛的营养代谢物变化与其...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选择60只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断奶日龄(3月龄断奶)的5月龄健康阿勒泰×特克赛尔杂交F1代羔羊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体重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的8只羔羊分为大体重组(HBW组)4只,平均体重(37.20±2.80)kg;小体重组(LBW组)4只,平均体重(28.24±3.75)kg。测定两组羔羊十二指肠绒毛组织形态学指标、消化酶活性及其黏膜中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载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载蛋白2(GLUT2)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显示,HBW组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LBW组(P< 0.05),而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 0.05);HBW组羔羊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LBW组羔羊(P< 0.05),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LBW组羔羊(P< 0.01),脂肪酶及蛋白酶活性在两组羔羊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HBW组羔羊SGLT1表达量显著高于LBW组(P< 0.05),GLUT2表达量极显著高于LBW组(P< 0.01)。综上所述,反刍动物体重增加与十二指肠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关,这些消化酶及葡萄糖运载蛋白的分子生物学上调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正>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督管理是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在动物以及动物产品运输过程的动物检疫实施监督管理。一般在动物及其动物产品运载频繁的车站、码头、机场、国道等交通要道上设立检疫监督检查站,负责动物检疫监督检查工作。对过往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车辆要查证验物,对在运输途中发生传染病的牲畜及其尸体,要按规定进行处理,对装运病畜的车辆、船只、飞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地区褐牛产业链中大肠菌群的污染分布,分析影响牛肉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方法]用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一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8869-2002)》、《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一大肠菌群计数(GB/T 47893-2008)》对新疆伊犁地区褐牛产业链中的水源、饲草料、屠宰加工环节进行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检测.[结果]地下水和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MPN分布在低的范围里,食槽内的水基本上都分布在高的范围里.饲草料中青贮和青草中的大肠菌群MPN分布在较低范围.屠宰加工环节中,大部分样品的大肠菌群MPN在比较低的范围,但分割肉用具和胴体的大肠菌群MPN在比较高的范围.[结论]食槽饮水模式增加大肠菌群数量,秸秆和精料中大肠菌群的数量较高,分割肉用具中大肠菌群污染最高.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新疆当地牛病毒性腹泻(BV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布鲁氏菌病对引进安格斯牛的影响,对2家牛场新引进的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进行BVD、IBR和布鲁氏菌病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新引进的安格斯牛未检测出BVD抗原、IBR病原核酸、布鲁氏菌感染抗体,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虽未检出BVD抗原,但IBR病原感染抗体阳性率为100%,且PCR核酸阳性率为20%,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率为5%。结果表明,新引进的安格斯牛虽未感染这3种疫病病原,但引进后有较大的感染风险。结果提示,牛场需加强BVD、IBR和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全群免疫,筛选并淘汰感染牛,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场外引进牛只。  相似文献   
29.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还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强化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课程讲授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我国药理学发展、国家对药物管制的相关政策及时事热点问题,深层次解析了《兽医药理学》专业知识,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强化其职业操守培养,同时在社会热点整合式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