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227篇
基础科学   264篇
  215篇
综合类   1745篇
农作物   260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695篇
园艺   227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利用杂交种掖单22号,研究了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内,延长灌浆期叶片的功能期,尤其是吐丝30d以后的绿叶面积时间,是高产的根本保证;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花后、尤其是吐丝后10~30d干物质积累量是实现高产的核心;最大伤流量与产量呈曲线关系,群体最大伤流量必须确保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52.
气候变化对甘肃胡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81—2000年甘肃全省71站点胡麻产量和生长期(4~10月)气象资料,用EOF、小波分析和积分 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胡麻产量的时空特征,以及不同气象因子对胡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产量分布 由北向南依次递减;在降水量变化一定的条件下,胡麻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变化一定的条件下,胡麻 产量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适时早播可避免胡麻籽粒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应积极试验扩大复 种面积,提高商品量。  相似文献   
53.
以兜唇石斛和齿瓣石斛1年生鲜茎为材料,进行了6项扦插繁殖育苗技术试验,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石斛扦插育苗技术和扦插苗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新疆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纤维品质变化,研究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育种及相关决策做参考。以2011―2015年审定命名的早熟棉花品种(新陆早系列)为对象,按年度对6个主要纤维品质指标进行汇总分析。这5年育成棉花品种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大多在29~30 mm,断裂比强度集中在29.5~31.0 cN·tex-1,缺少长度≥31 mm、断裂比强度>31 cN·tex-1的品种。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B2和A级,长度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及断裂伸长率均较优。育成的品种均以普通陆地棉为主,类型相对单一,纤维品质大多在中等偏上;各年度间品种纤维品质水平相当,缺乏优质棉品种。棉花育种应加强行业间协作,引进种质资源,重视纤维品质的培优;制定科学的育种目标,配套相应的品种审定标准。  相似文献   
55.
一、灌溉参数 灌溉方式为加压滴灌,滴头间距0.3米,毛管间距0.45米,滴头流量3.2升/小时,667米2滴水定额400~500米3,滴水8~12次,灌溉周期4.5~6.5天,每次667米2滴水15~20米3。轮灌组数1组,每轮灌组工作时间3~4小时,日工作20小时。按照水量平衡原则根据不同流量机型确定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56.
新疆超高产棉花叶、铃空间分布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超高产棉花冠层叶面积分布、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叶片空间配置对冠层结构的影响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揭示超高产形成的机理。【方法】定向培育棉花超高产田,系统测定高产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与棉铃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单产皮棉4 000 kg•hm-2超高产棉花吐絮前株高72.3-87.7 cm,主茎平均节间长度为7.15-7.20 cm,中上部节间较长;盛花期至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在冠层上、中、下3层的分布比例为1﹕1﹕1,上部叶片的叶倾角为48.8-53.8、中部41.0-49.3、下部30.1-40.1,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上、中、下层的分布比例为1.5﹕1.5﹕1;至吐絮期,冠层上部的叶面积指数维持在0.95-1.76,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为8.1-13.2 μmol•m-2•s-1,占叶片总群体光合速率的45.9%-59.8%;植株上、中、下部结铃数的比例为1.8﹕1.2﹕1,冠层上层铃数较多,铃库所占比例大。【结论】超高产棉花形成的生理基础在于,盛花期至盛铃后期主茎中上部节间长,叶层间隙及叶倾角大,中下部叶面积指数分布比例高,叶片群体光合速率高且在冠层垂直方向呈均匀分布;吐絮期上层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缓慢,棉铃空间分布与叶片群体光合速率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叶铃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57.
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进行了4年的调查研究,对野生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特点和生物学性状做详细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蜜源植物资源多达148种,其中主要野生蜜源植物46种,隶属19科、34属;辅助蜜源植物90种,隶属33科、64属;有毒蜜源植物12种,隶属9科、10属。从种类构成上看,该区野生蜜源植物的优势科为豆科和蔷薇科,其次是山茶科、唇形科、菊科。  相似文献   
58.
渝西资源圃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时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陷阱法、拍打、网捕3种方法对渝西永川资源圃茶园中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1-12月茶园共调查节肢动物分属3纲16目46科,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演替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很大差异,茶园生长旺盛期(3-7月),物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昆虫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较高,其昆虫群落结构也较稳定;9-10月为茶园物种群落繁衍旺盛,蟋蟀为优势种群;茶园中天敌消长规律与害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9.
选取(25±1)日龄体质量相近[(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1)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和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水平分别提高了10.45%(P0.05)、17.64%(P0.05)、15.24%(P0.05)和17.54%(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0.78%(P0.05)、3.80%(P0.05)、3.50%(P0.05)和5.52%(P0.05)。2)添加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65.87%(P0.05),添加5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肝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提高了13.14%(P0.05)。3)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盲肠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数量(P0.05或P0.01),试验组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25~5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丁酸梭菌可缓解断奶氧化应激,抑制断奶仔猪肠道有害菌生长。  相似文献   
60.
覆盖免耕在休闲期的节水和生育期的调温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免耕覆盖、秸秆还田和常规耕作在休闲期的节水效果研究表明:在夏季休闲期,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多贮水30.62mm,比秸秆还田多23.91mm;在冬季储水灌溉期间,可将储水定额从2100m3/hm2减少到600和975m3/hm2。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表层,5、10、15、20和25cm处温度变化观测发现:免耕覆盖土壤温度在气温较低的8:00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在气温较高的14:00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在19:00气温降低时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降低,使土壤温度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有利于调节农田小气候,创造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