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5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FB1饲料污染以及动物AFB1中毒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学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就AFB1研究进展并且重点针对AFB1的危害和防控的基础性研究进行概述,并对今后益生菌在黄曲霉素中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望为目前霉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防治的方法从而造成畜牧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瓶颈性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2.
旨在通过对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指标与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初步建立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的预警体系。本试验以能量负平衡为判定标准,BHBA>1.2 mmoI/L,NEFA>0.4 mmoI/L,GLU<3 mmoI/L为发病组,BHBA<1.2 mmoI/L,NEFA<0.4 mmoI/L,GLU>3 mmoI/L为健康对照组,各采集围产期发病组和对照组各25头奶牛的血液并对血中能量代谢、矿物质代谢、微量元素代谢、氧化应激、免疫抑制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并利用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预测疾病,最后利用ROC分析确立分界值和诊断效果。结果显示:发病组奶牛血液中的Ca、GSH-Px、CAT、Ve、Mg、Se、Cu水平小于健康组;发病组奶牛血液中的IL-1、IL-6、CRP、IL-2、HP、TNF-α的水平高于健康组,表明能量负平衡的奶牛机体存在氧化应激并伴有炎症和矿物质代谢紊乱。奶牛血液中的Ca、Mg、GSH-Px、CAT、Cu、Se、Ve与BHBA呈显著的负相关,IL-1、IL-2、IL-6、HP、TNF-α与BHBA呈显著的正相关;奶牛血液中的Ca、Mg、GSH-Px、CAT、Ve、Cu与NEFA呈显著的负相关,IL-2、HP、TNF-α与NEFA呈显著的正相关;奶牛血液中的Ca、GSH-Px与GLU呈显著的正相关,IL-6、HP与GLU呈显著的负相关。经回归分析确定Ca、Mg、GSH-Px、CAT、Cu、Se、Ve、IL-1、IL-2、IL-6、TNF-α、HP、BHBA 13项指标与围产期泌乳奶牛氧化应激相关,经ROC分析确立GSH-Px、CAT、Se、IL-6、IL-2、TNF-α、BHBA 7项指标可作为氧化应激发生的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因此,能量负平衡、VE、Se缺乏、炎性因子增多和矿物质代谢紊乱是奶牛产后氧化应激发生的风险因素,但VE和Ca未成为氧化应激的预警指标。初步证实了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发生的预警指标,为今后更有效的监控和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为了对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奶牛所患疾病进行诊断并治疗,笔者随机选取该牛场39头奶牛,检测牛群酮病和血液生化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饲喂大量青贮的奶牛均患有Ⅲ型酮病,血液生化指标中葡萄糖含量降低,β羟丁酸含量升高(P0.01),钾离子(K~+)、氯离子(Cl~-)含量显著降低(P0.05),尿液pH值偏酸,产奶量较低。采用减少围生期饲料中青贮含量和奶牛产后口服丙二醇500 g/d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随机选取其中12头奶牛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奶牛酮病率降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升高且与治疗前比差异极显著(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治疗前比显著升高(P0.05)。说明饲喂大量青贮饲料会导致奶牛发生Ⅲ型酮病,并伴发肝脏功能受损、能量代谢与酸碱平衡紊乱,还易诱发低钙血症,造成牛场经济损失。通过合理控制饲料中青贮含量和口服丙二醇,可有效预防Ⅲ型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了解2021年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和防控状况。[方法]本文选择105个规模化牧场进行调查,包括酮病发病率、诊断和监测方法、治疗方法、治愈率、防控方法和治疗成本等。[结果]牧场奶牛平均单产为9.7 t,酮病平均发病率为17.9%,高于国外控制目标。大多数牧场奶牛酮病诊断和监测,主要采用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方法,奶牛酮病治愈率无论单一或综合措施都达90%以上,奶牛酮病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措施。[结论]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率控制目标、诊断和监测、治疗和防控仍需更多研究,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为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的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
奶牛乏情是指产后60~90 d没有发情表现的经产奶牛及14~18个月龄不发情的育成牛,机体不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发情状态,导致卵泡发育不良,从而影响机体排卵,引起发情周期紊乱、妊娠推迟,这对奶牛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奶牛出现乏情状态的繁殖性疾病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奶牛产后乏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前,我国采用集约化养殖方式饲养奶牛的场(户/小区)越来越多,为了了解集约化奶牛场的繁殖情况,对密山市某良种奶牛场2004—2006年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饲养管理密山市某良种奶牛场共存栏奶牛2 420头,年产鲜奶8 200 t。该牧场采用国际先进的散栏式饲养模式,奶牛自由卧栏,全混日粮,阶段饲养,自由采食,计算机管理。全自动挤奶机具有仿生性能,并自动脱杯,识别牛号、计量清洗、乳液快速降温,同时具有揭示奶牛发情和生理异常的功能。每年在春、秋两季进行布病、结核的2次检疫,应用精制敌百虫2次驱虫,肌注左旋咪唑预防乳房…  相似文献   
27.
内质网应激(ER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自我防御机制,内质网应激时,首先启动生存途径,但长时间的内质网应激将使细胞凋亡。钙离子(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各种生理及病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2+)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与基础。内质网是细胞中重要的钙库,当细胞受到外源性化合物作用时,内质网内Ca~(2+)代谢失衡,功能紊乱,导致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当细胞中Ca~(2+)耗竭,使得膜上Ca~(2+)通道打开,胞内钙池引发Ca~(2+)内流,使钙池再次充满。论文主要就内质网应激、内质网中钙离子的作用及钙池引发钙离子的内流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究奶牛泌乳早期发生VE亚临床缺乏时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某规模化牛场随机选取背景信息(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产后30 d内的高产奶牛,根据血浆中VE含量结合血液生化指标分为对照组(VE含量4μg·mL-1以上)和VE亚临床缺乏组(VE含量2~3μg·mL-1),每组14头,组内能量代谢、肝功、维生素...  相似文献   
29.
为了明确能量代谢负平衡奶牛血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奶牛能量代谢负平衡特征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从某千头奶牛场选取选择非妊娠、非泌乳、健康奶牛1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在实验期间,一组牛饲喂120%维持(1.48 Mcal·kg~(-1))日粮,另一组饲喂30%维持能量(0.37 Mcal·kg~(-1))日粮(NRC标准),每天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能量代谢特征性指标,其中,血清理化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激素指标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所有检测数据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显示:摄入30%维持能量(0.37 Mcal·kg~(-1))日粮的牛血清FGF-21水平同时显著升高;饲喂120%的维持日粮的牛血清FGF-21水平同时显著降低。实验检测指标中血清FGF-21指标与瘦蛋白(LP)为正相关,与血糖(Glu),β羟丁酸(BHBA)为负相关。结论:实验表明FGF-21与能量密切相关并且在奶牛能量代谢平衡状态的调控中发挥作用,为今后深入探究能量负平衡的发生机理和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武瑞  张洪友  夏成  汤海宽 《猪业科学》2004,21(11):52-53
为了深入研究酮病的发生机理,选择荷斯坦奶牛作实验动物,应用酮粉法和改良式水杨醛比色法随机检测分组,Ⅰ组为10头阳性牛、Ⅱ组为10头对照牛。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血清中的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大于阳性组。由此可知,酮病可导致奶牛血清中NO含量降低、NOS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