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国内外肉羊业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肉羊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对其研究方向和生产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肉羊育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我国肉羊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42.
家驴由于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性情温顺,采食量小,耐粗饲,持久力强,虽速度不快但步伐稳健,广泛用于骑乘和役用,尤其驴和马的杂种———骡子集马驴的优点为一体,役用性很强,从而更加提高了驴的饲养价值。驴的遗传学研究,对驴遗传资源的有效保存和利用,骡子生殖生理学研究,马驴杂交  相似文献   
43.
一、畜牧业生产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奶牛业,在斯里兰卡发展国民经济的最近一个五年计划(1972-77) 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的要求是改变进口奶品的状况和提高黄油及其它奶制品的产  相似文献   
44.
我国是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人均林地和森林占有量、木材消耗量都排在世界100个国家之后,而且我国现在可采资源已经出现了危机。由于可采资源危机,不仅现有森林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需要,而且导致森工企业出现了经济危困。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国有森工企业应走什么道  相似文献   
45.
动物毛色是一种容易被识别的表型,也可作为筛查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毛色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色素和棕黑色素的分布、比例和产生速率所决定。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各基因间的不同基因型形成多种基本毛色、淡化毛色和花斑。此外,miRNA靶向结合毛色主效基因mRNA,诱导抑制/增强其转录翻译过程,从而调控毛色基因的表达,影响黑色素合成。文章简述了家畜调控毛色的主效基因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野灰位点信号蛋白(ASIP)、原癌基因(KIT)、酪氨酸酶关联蛋白(TYRP)、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和内皮素受体B(EDNRB)的DNA序列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与毛色性状、疾病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毛色形成相关miRNA挖掘鉴定、miRNA调控毛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与毛色基因研究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研究家畜毛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绒毛用羊绒毛生长和生殖活动均有周期性,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作为一类多肽类生长因子,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增殖分化和抗凋亡过程,在毛囊上皮和真皮细胞增殖分化、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卵泡闭锁和胎儿生长发育等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对IGF系统及其对绒毛用羊的绒毛生长、卵泡发育和闭锁以及胎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IGF调控绒毛用羊重要性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光控增绒和埋置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5—8月份)长绒的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并筛选出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以Agilent绵羊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的光控增绒羊皮肤差异表达的99个基因及埋置褪黑激素绒山羊皮肤差异表达的83个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NCBI数据库,利用RStudio程序包和Cytoscape 3.3.0构建差异基因网络并分析。光控增绒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4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5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K25、KAP16-2基因上调促进ISG17、RSRP1、GIMAP1和CYTIP基因的下调,间接促进TNFAIP6基因的下调;CYP17A1、V15和K2-12(K85)基因的上调促进ddit3基因的下调;KAP16-3基因促进CYP17A1基因的同时抑制CYP1A1基因。埋置褪黑激素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2个主网络和7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3个主网络和1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CTNNB1基因的上调促进COL3A1基因的下调;FLT-1基因的上调促进CGA基因的上调和COL1A2基因的下调;PAX6基因的上调促进DOK4基因的上调和LOC101110099基因的下调;P450基因的上调促进BLG基因的下调。光控增绒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角蛋白、角蛋白关联蛋白、CYP17A1、SP-D等2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CYP1A1、COL6A5、LOC100101238、ddit3等13个显著下调基因对光控增绒羊皮肤毛囊提前进入兴盛期有重要作用;埋置褪黑激素的绒山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CTNNB1、PAX6、DOK4、LOC105602529等1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酪蛋白家族、胶原蛋白类、LOC101110099等12个显著下调基因之间的信号传导增强,从而促进绒山羊绒毛进入兴盛期。  相似文献   
48.
概要介绍国内外家畜生产追溯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家畜追溯系统的构成要素,探讨肉羊生产中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目的,提出我国家畜和畜产品生产中可追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家畜和畜产品追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